小兒右胸燒傷 10%,治療中傷面情況異常,怎么辦?
我家小兒用開水燒傷右胸達10%,保姆聽人說在創傷面抹點油,然后再撒點堿面可不讓傷口起泡,結果醫生說是輕二至三度.現在經治療,傷面邊緣痂脫落后下面是濕的、發白,是否是有化膿的跡象問題嚴重嗎?現在仍住在醫院(我們這是個小地方),醫生每2天給抹一次藥然后包扎,到目前為止已經十二天了。請問這樣可行嗎?
-
回答2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軒存旺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全科
-
小兒燒傷是常見的意外傷害,燒傷面積達 10%且已治療十二天,傷面邊緣痂脫落后濕且發白,可能是多種原因造成的,如感染、組織修復不良、滲出液殘留等。 1. 感染:燒傷創面容易滋生細菌,如果沒有做好清潔和消毒,可能導致感染,出現化膿。表現為創面紅腫、疼痛、滲出增多、有異味等。 2. 組織修復不良:小兒的皮膚再生能力較強,但如果燒傷深度較深,可能影響組織的正常修復,導致創面愈合緩慢。 3. 滲出液殘留:燒傷后創面會有滲出液,如果沒有及時清理,可能積聚在痂下,使創面看起來濕且發白。 4. 藥物作用:治療中使用的藥物可能影響創面的外觀和恢復情況。 5. 個體差異:每個小兒的身體狀況和恢復能力不同,也會影響創面的愈合。 對于小兒燒傷后的創面恢復情況,需要綜合判斷。家長應積極配合醫生的治療,保持患兒創面清潔,注意營養支持,促進創面愈合。如果對治療有疑問,可與醫生充分溝通。
2025-02-19 17:31
-
-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谷印亮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理療科
-
1、注意皮膚清潔衛生。燒傷創面剛愈合時,仍有少量分泌物和藥痂,細菌容易快速繁殖,加上表皮薄嫩,結構和功能都不完善,容易發生感染、破潰。在此期間,可使用中性清潔劑進行清洗,清洗后使用抗疤痕藥物等治療。2、避免過度磨擦和過度活動。由于疤痕表皮結構和功能不完善,表皮較易受到損害,一些不恰當的治療可能加重損傷。在應用抗疤痕藥物時,不宜過度用力按摩,也不宜過長時間按摩,這樣會造成表皮與纖維板層分離形成水皰或血皰,關節部位過度活動,同樣會導致表皮松動分離,起水皰。3、下肢燒傷后,不宜過早下地活動.由于疤痕表皮薄弱,其下血管結構及功能又不完善,不能抵抗重力的內壓,在站立時下肢創面會因毛細血管破裂而發紫,甚至出血,這樣會加重疤痕增生。一般在3個月左右下地活動比較適宜。在下地前最好使用壓力套保護,這樣可減輕疤痕充血。4、水皰應及時引流,避免感染形成潰瘍。新生表皮由于各種刺激,易發生松動,形成水皰,出現水皰后若不及時正確處理,往往發生感染,形成潰瘍。在出現水皰后,可用絡合碘消毒皮膚,用無菌剪刀剪開水皰,引出積液。一般應在水皰消退潰瘍愈合后再實施抗疤痕治療。5、在專科醫生指導下,采取綜合措施控制疤痕增生,防止攣縮。到目前為止,還沒有一種特效方法能完全阻止燒傷后疤痕增生,疤痕防治仍然以綜合治療為主。6、早期預防,持之以恒。燒傷疤痕的形成過程,大致可分為增生期、穩定期、消退期,增生期持續的時間從3個月至2年不等,大多數在半年左右。但由于多種原因,如潰瘍、疼痛、沒有耐心或方法不當等,某些患者常常不能堅持疤痕康復治療,引起疤痕增生與攣縮。7、正確把握手術整形時機,防止殘疾。對于功能部位的疤痕攣縮,如手部疤痕、眼部疤痕、頜頸部疤痕,在疤痕穩定后應盡早手術,特別是兒童,更應早治療,可適當提前整形。否則,可引起關節、骨骼發育異常及血管神經短縮,導致殘疾。
2015-12-26 16:45
-
其他網友提過類似問題,你可能感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