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5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劉浩慶 醫師
肇慶市大旺開發區醫院
一級
全科
-
再生障礙性貧血患者出現鼻出血和身體虛弱,可能與骨髓造血功能衰竭、血小板減少、血管壁異常、感染、免疫異常等有關。 1.骨髓造血功能衰竭:骨髓造血干細胞數量減少和(或)功能異常,導致全血細胞減少,包括血小板減少,易引起出血和身體虛弱。 2.血小板減少:血小板數量不足,影響凝血功能,增加出血風險,進而導致身體虛弱。 3.血管壁異常:血管壁結構或功能異常,使血管脆性增加,容易破裂出血。 4.感染:患者免疫力下降,易發生感染,感染可加重身體虛弱。 5.免疫異常:自身免疫機制紊亂,攻擊造血細胞,影響造血功能。 再生障礙性貧血患者出現鼻出血和身體虛弱,需要及時就醫,明確病因,采取針對性治療。治療包括免疫抑制治療、促造血治療、造血干細胞移植等。常用藥物有環孢素、雄激素、抗胸腺細胞球蛋白等。同時要注意預防感染,避免受傷。患者應前往正規醫院的血液內科就診,遵循醫生的建議進行治療和康復。
2025-02-20 19:45
-
-
回答4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劉保福 主治醫師
威縣常屯衛生院
一級甲等
婦產科
-
一般再障分為急性再障和慢性再障.一般急性再障最好的治療方法是造血干細胞移植,慢性再障可以選擇雄激素治療.所以建議你先查清楚是什么樣類型的在治療.一般預后還是比較好的.建議你要注意孩子的營養,防治感染.
2015-12-27 03:16
-
-
回答3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申蘭闊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全科
-
再生障礙性貧血(aplasticanemia,AA,簡稱再障)是一種獲得性骨髓造血功能衰竭,骨髓造血功能低下,外周血全血細胞減少,臨床表現為貧血,出血和感染的一組綜合病征.根據臨床表現及血液學特點可分為重型(SAA)和非重型(NSAA)再障.國內曾分為急性型:SAA-Ⅰ慢性型:SAA-Ⅱ,NSAA一.支持及對癥治療(一)注意個人衛生,預防感染(二)對癥治療輸血,止血,控制感染,護肝治療二.骨髓移植國外:1961年予再障患者輸同基因骨髓,救活了患者.1972年輸同種異基因骨髓首獲成功.至今見于文獻報道的約有800余例,其中30%-50%的患者輸入的骨髓能夠生長,5年存活率57%±4%.條件:年齡
2015-12-26 18:02
-
-
回答2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谷印亮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理療科
-
您好,一般再生障礙性貧血貧血根據患者的病情,血象,骨髓象等分為重型再障和非重型再障.重型起病急,進展快,病情重.而非重型,起病和進展較緩慢,貧血,感染和出血的程度較輕.如果治療得當,非重型患者多數是可緩解甚至治愈的.生活護理:希望上述信息能給你帶來幫助,祝早日康復!
2015-12-26 14:53
-
-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楊東銀 醫師
安都衛生院
一級
內科
-
您好,一般再生障礙性貧血貧血根據患者的病情,血象,骨髓象等分為重型再障和非重型再障.重型起病急,進展快,病情重.而非重型,起病和進展較緩慢,貧血,感染和出血的程度較輕.如果治療得當,非重型患者多數是可緩解甚至治愈的.希望上述信息能給你帶來幫助,祝早日康復!
2015-12-26 11:40
-
其他網友提過類似問題,你可能感興趣
針對上述提問,推薦就醫問藥相關內容,希望幫助您更好解決問題
什么是再生障礙性貧血? 再生不良(低下)性貧血,又稱再生障礙性貧血(aplastic and hypoplastic anemia)是一組由于化學、物理、生物因素及不明原因引起的骨髓造血功能衰竭,以造血干細胞損傷,外周血全血細胞減少為特征的疾病。臨床上將無原因可查者稱為原發性再障,有病因可查者稱為繼發性再障。據國內統計前者占再障病例的70%~80%,后者約占12%~30%。國外報道各占50%左右。另有一些再障(如Fanconi綜合征和暫時性骨髓抑制)的病程和預后均不同于慢性繼發性再障。再生障礙性貧血在我國發病不多,每年0.74/10萬人口,其中每年有0.14/10萬人口為重型再障。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