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4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薛祖洋 醫師
冠縣人民醫院
二級甲等
兒科
-
血小板減少性紫癜的病因較為復雜,主要包括免疫因素、感染因素、遺傳因素、藥物因素以及其他因素等。 1.免疫因素:自身免疫功能紊亂,產生抗體破壞血小板,如系統性紅斑狼瘡、類風濕關節炎等自身免疫性疾病。 2.感染因素:常見的有病毒感染,如肝炎病毒、風疹病毒等;細菌感染,如幽門螺桿菌感染等。 3.遺傳因素:部分患者存在遺傳易感性,家族中有類似疾病患者,發病風險可能增加。 4.藥物因素:某些藥物可導致血小板減少,如磺胺類藥物、利福平、肝素等。 5.其他因素:如惡性腫瘤、電離輻射、脾功能亢進等也可能引發血小板減少性紫癜。 總之,血小板減少性紫癜的病因多樣,明確病因對于制定有效的治療方案至關重要?;颊呷舫霈F相關癥狀,應及時到正規醫院就診,進行全面檢查和診斷。
2025-02-19 23:37
-
-
回答3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趙蕾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內科
-
特發性血小板減少性紫癜過去一直被認為是原因不明的出血性疾病,近年來的大量研究已證實本病與免疫反應有關,故應稱為自身免疫性血小板減少性紫癜(亦簡稱ITP)。
2015-12-27 04:27
-
-
回答2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張建國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中醫科
-
引起血小板減少常見有以下三種情況:①血小板生成減少,常見于再生障礙性貧血和急性白血病等血液病,以及應用某些化療藥物后,此時常伴有貧血和白細胞減少。
2015-12-27 01:44
-
-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賀濤 主治醫師
河北省邢臺市威縣人民醫院
二級甲等
內科
-
發病機制原發性或特發性血小板減少性紫癜,急性型可能系抗病毒抗體與血小板膜發生交叉反應或免疫復合物黏附于血小板所致。慢性型與自身產生抗血小板抗體有關。繼發性或癥狀性血小板減少性紫癜是造血系統疾病、藥物、感染、其他如播散性血管內凝血、多次反復輸血的溶血反應、血管瘤等引起的系列反應。
2015-12-26 20:13
-
其他網友提過類似問題,你可能感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