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3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史東岳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全科
-
這種情況很可能是急性胃腸炎引起,治療還是需要治療原發病.這種情況很容易出現脫水,需要及時補液.抗感染,止吐等治療.注意休息.觀察體溫,血壓等變化.
2015-12-28 10:50
-
-
回答2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李增沛 主治醫師
南陽市第一人民醫院
三級甲等
五官科
-
這個一般不要在吃東西后馬上就吃藥,可以間隔開點時間,也別一次喂多了醫生詢問:
2015-12-28 07:29
-
-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王慶松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全科
-
孩子患病時嘔吐是最常見的癥狀之一,嘔吐不僅使孩子非常痛苦還會影響孩子進食,家長也會為此十分緊張,因此家長應該學會初步判斷引起嘔吐的原因.在各種原因中最主要的有:1,喂養或進食不當:新生兒期喂奶過多,奶的配方不當,吃奶時吞入大量空氣;嬰兒及幼兒一次進食量較多或食物不易消化.2,消化功能異常:全身感染性疾病,如果患有上呼吸道感染,支氣管炎,肺炎及敗血癥等疾病時,在高燒,惡心,食欲減退的同時,常伴有嘔吐.3,消化道感染性疾病:胃炎,腸炎,痢疾,闌尾炎等疾病,由于局部刺激可引起反射性嘔吐,此時多會伴有惡心,腹痛及腹瀉等其它消化系統癥狀.4,神經系統疾病:腦炎,腦膜炎,頭顱內的出血或腫瘤以及顱腦外傷等中樞神經系統疾病也能引起嘔吐,以嘔吐前無惡心并呈噴射性為特點,但往往同時伴有神經系統的其它癥狀,如頭痛,精神萎靡,嗜睡,甚至抽風,昏迷等.5,精神因素:有些孩子可能會因為某些原因造成的精神過度緊張或焦慮引發嘔吐,再發性嘔吐這種病有時也與精神因素有關.6,中毒:包括各種中毒,如食物中毒,有毒動物,植物中毒及藥物,農藥中毒等,幾乎都有嘔吐癥狀,但不同的毒物中毒又有其各自的臨床特點,可供鑒別.7,其他:內耳的前庭功能失調或美尼爾氏病(內耳膜迷路積水)嘔吐比較劇烈,但多伴有眩暈,視物旋轉;小兒先天性消化道畸形,如胃扭轉,肥大性幽門梗阻等,此外,腸蛔蟲癥病兒發生腸梗阻或膽道蛔蟲時嘔吐也比較嚴重.家長了解了上述各種引起嘔吐的原因,即可結合自己孩子的表現進行分析,心中有了數,也就可以遇“吐”不慌了.嘔吐患兒如何護理?嘔吐可見于很多疾病,如腦子有病,胃腸道有病,上呼吸道感染,吃的東西不合適等.孩子嘔吐時,家長要注意以下幾方面:①要讓孩子坐起,把頭側向一邊,以免嘔吐物嗆入氣管.②嘔吐后要用溫開水漱口,清潔口腔,去除臭味.嬰兒可通過勤喂水,清潔口腔.③勤喂水,少量多飲,保證水分供應,以防失水過多,發生脫水.水溫應冬季偏熱,夏季偏涼,溫水易引起吐.④注意飲食,不要吃得太多,盡量少食多餐.不要吃油膩酸辣食品,以免刺激胃腸.吐后應先用流食,半流食(如大米粥或面條),逐漸過渡到普通飲食.⑤注意觀察嘔吐情況,嘔吐與飲食及咳嗽的關系,嘔吐次數,吐出的胃內容等.⑥盡量臥床休息,不要經常變動體位,否則容易再次引起嘔吐.小兒的嘔吐常見于消化功能紊亂,所以當小兒出現嘔吐時,首先要暫時禁食,讓消化道有一個休息的時間,可先給些淡糖鹽水或淡茶水,過幾個小時或1~2天也就好了.如果乳兒偶于吃奶后有吐,可能是吞咽了空氣,下次喂食時應將奶頭塞沒,不讓吞咽空氣,吮完后可抱起小孩輕拍背部,讓空氣排出后取右側臥位,并略抬高上半身.如經常在吮奶后嘔吐,但一般情況正常,可能有幽門痙攣,應在醫生指導下,讓小兒吃些解痙藥;一般營養情況受到影響時,要防幽門肥大,應請醫生檢查.如果反復劇烈嘔吐,吐出黃水,一般護理仍不見好轉,要防腸梗阻.如果同時伴有其他發熱等情況,應該把詳細情況向醫生介紹.如發現嘔吐物異常時,應將嘔吐物一并帶給醫生,以便參考分析嘔吐原因,及時正確處理.兒童出現周期性嘔吐怎么辦?周期性嘔吐多發生于3~10歲的兒童,誘發原因往往有飲食不規律,食后過度活動或精神刺激等.如果周期性嘔吐不出現嚴重合并癥,一般沒有什么危險,隨著孩子年齡增長,嘔吐會逐漸趨于痊愈.當孩子嘔吐時,應少量飲些果汁,糖鹽水,并禁食4~5小時.平時父母應教育孩子飲食有規律,飯后不要劇烈運動,在飯桌上不要訓斥孩子,這對減少孩子周期性嘔吐是有益的.以上幾點你不妨參考一下,祝寶寶健康快樂!嘔吐則是一種病理現象,常見于急性腸炎,胃炎,幽門痙攣,肥厚,狹窄,肺炎,腦膜炎等疾病.其主要特點是同時伴有惡心,腹壓增高,吐奶次數頻繁,嘔吐量較多,常含有奶塊和胃內容物,甚至混有綠色的膽汁,有時嘔吐呈噴射狀.由于原發疾病的存在,病兒在嘔吐時常常表情痛苦,哭鬧不止.家長發現孩子有嘔吐癥狀時,必須予以高度重視,及時去醫院診治.正常小兒的基礎體溫為36.9℃~37.5℃.一般當體溫超過基礎體溫1℃以上時,可認為發熱.其中,低熱是指體溫波動于38℃左右,高熱時體溫在39℃以上.連續發熱兩個星期以上稱為長期發熱.上述基礎體溫是指的直腸溫度,即從肛門所測得,一般口腔溫度較其低0.3℃~0.5℃,腋下溫度又較口腔溫度低0.3℃~0.5℃.若高燒38.5度以上,請立即讓醫生確診是病毒感染的,還是細菌感染的,病毒感染就用抗病毒藥(如:利巴韋林),細菌感染的就用抗菌素(如頭孢類),不要急于退燒,燒只是表象,要把病因找出來.
2015-12-28 04:01
-
其他網友提過類似問題,你可能感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