頸動脈竇綜合征?
我得了肺囊性纖維化,醫生是說我沒什么大礙,可是我自己還是很擔心,畢竟現在家里都要我一個人支撐,心情很不好,想了解下這個病。頸動脈竇綜合征?
-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李斌 主治醫師
滁州市第一人民醫院
三級甲等
骨外科
-
你好,根據你的描述頸動脈竇綜合征,好,頸動脈竇綜合征分為心臟抑制型,單純性血壓降低型,混合型,和原發性腦型。頸動脈竇位于頸內動脈的分叉部,該部形成擴張即稱為頸動脈竇,內有壓力感受器,經舌咽神經與延髓的孤束核、迷走神經背核相連。刺激頸動脈竇可影響動脈血壓、心率、心肌做功、心輸出量、動脈阻力及靜脈容量。以上是對于這個問題的回答,如有疑問,可面診咨詢。
2019-01-01 20:18
-
-
回答6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劉保福 主治醫師
威縣常屯衛生院
一級甲等
婦產科
-
頸動脈竇綜合征的表現較多,可分為以下幾種臨床類型。1.心臟抑制型刺激頸動脈竇時出現心室停搏≥3s,心室停搏常由整個心臟驟停引起但偶爾也可出現阻滯的P波,此型約占頸動脈竇綜合征患者的60%~80%左右,此型患者的暈厥發作是由于反射性心臟收縮功能不全而致腦缺血。2.單純血壓降低型刺激頸動脈竇時出現收縮壓降低≥6.7kPa(50mmHg),此型約占頸動脈竇綜合征患者的5%~11%左右,此型暈厥以瘦長型個體為主,暈厥發作是由于血壓過低引起腦缺血。3.混合型刺激頸動脈竇時,心臟抑制和血壓降低均出現,一般以按摩頸動脈竇時心率減慢50%以上,收縮壓降低5.3kPa(40mmHg)以上作為此型的診斷標準,此型約占頸動脈竇綜合征的30%左右。4.原發性腦型刺激頸動脈竇時,盡管無明顯的心率及血壓變化,但患者出現暈厥或暈厥先兆的癥狀,常極為短暫,常見于頸動脈大腦前動脈及椎-基底動脈系統的阻塞性病變患者,常伴自主神經功能紊亂的癥狀,一般因突然轉動頭部或衣領過緊而誘發,此型暈厥的發作機制未明,可能為腦血管收縮而引起腦缺血的一種暈厥,此型發作時,腦電圖顯示在頸動脈竇受壓一側可顯示慢頻高幅波,而對側則出現抽搐或痙攣性局限性神經征象。
2015-12-28 21:49
-
-
回答5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趙蕾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內科
-
你好,根據你的描述頸動脈竇綜合征你好,頸動脈竇綜合征分為心臟抑制型,單純性血壓降低型,混合型,和原發性腦型。
2015-12-28 21:29
-
-
回答4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楊東銀 醫師
安都衛生院
一級
內科
-
你好,頸動脈竇位于頸內動脈的分叉部,該部形成擴張即稱為頸動脈竇,內有壓力感受器,經舌咽神經與延髓的孤束核、迷走神經背核相連。刺激頸動脈竇可影響動脈血壓、心率、心肌做功、心輸出量、動脈阻力及靜脈容量。
2015-12-28 13:21
-
-
回答3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李華卿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中醫科
-
您好,頸動脈竇綜合征是一組自發地突發性頭昏、乏力、耳鳴以至暈厥的臨床綜合征。其發作性的頭暈、甚至暈厥現象多因為轉動頸部、甚至是過緊的衣領刺激頸動脈竇而引發。在臨床上治療這種疾病保守的方案效果不是很好,如果是單側發病的可以考慮通過手術進行治療,越有3/4的病人在手術以后會恢復正常。
2015-12-28 12:08
-
-
回答2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孔書雪 醫師
河北省邢臺市威縣人民醫院
二級甲等
內科
-
(一)治療 頸動脈竇綜合征,一旦伴有反復的暈厥發作或暈厥先兆,即必須經過有效治療,否則,可能有25%的患者可發生意外損傷,如骨折、燒傷、顱腦外傷等。頸動脈竇綜合征的治療措施包括一般措施、藥物治療、起搏治療和外科治療等多種方法,可根據患者的發作次數及嚴重程度不同而選用。 1.一般措施避免刺激頸動脈竇,平時應保持情緒穩定及禁止穿衣領較高較緊的衣服。發作時立即將病人置于平臥位。 2.藥物治療 (1)阿托品0.4~0.6mg,3~4次/d口服,或皮下注射,部分患者可有效地預防發作。 (2)麻黃素硫酸麻黃堿15~30mg,肌內注射;或25mg,3~4次/d口服。 (3)苯巴比妥(苯巴比妥鈉)15mg,3次/d口服。 (4)硫酸苯丙胺5~10mg,3次/d口服。 (5)升壓藥物去氧腎上腺素(新福林)、異丙腎上腺素1∶1000腎上腺素0.3~0.5ml肌內注射。 (6)普魯卡因局部封閉。 3.起搏治療 (1)適應證對于心臟抑制型頸動脈竇綜合征:起搏治療是最有效的治療措施。Sugre等對20例反復發生暈厥的頸動脈竇綜合征患者植入永久性人工心臟起搏器,術后平均隨訪41個月,15例病人的癥狀消失,僅4例病人有暈厥復發,但發作次數明顯減少。1989年美國心臟協會(AHA)和美國心臟學會(ACC)聯合成立的心臟起搏特別工作組(TaskForce)所制定的植入心臟起搏器指南示反復發生暈厥者都是起搏治療的指征。但必須注意,單純血壓降低型和原發性腦型則無助于癥狀的緩解。因此,中國生物醫學工程學會心臟起搏工程委員會與《起搏與心臟》雜志聯合討論小組推薦的最佳適應證是頸動脈竇刺激引起反復發作性暈厥或在無任何藥物抑制竇房結和竇房傳導功能情況下輕壓頸動脈竇引起3s以上的竇性停搏者。而雖有反復發作性暈厥,但心臟抑制反應不明確,或不能誘發,或體位及其他激發試驗引起暈厥伴有心動過緩,應用臨時起搏有效者,也可植入永久性人工心臟起搏器,但其必要性尚待商討而以下三種情況不需植入人工心臟起搏器:①頸動脈竇刺激雖可引起心臟抑制反應,但不產生暈厥或暈厥先兆等癥狀;②頸動脈竇刺激引起高敏心臟抑制反應,但癥狀不典型或較輕微;③反復暈厥、眩暈或頭昏,但無心臟抑制反應。 (2)起搏方式:由于70%的頸動脈竇綜合征患者在發生竇性停搏時同時伴有房室傳導阻滯,因此不適宜行心房起搏。VVI起搏雖可有效地消除頸動脈竇綜合征發作的心動過緩,但有17%的患者仍有明顯的低血壓反應,即所謂起搏器效應(pacemakereffect)同時,約80%的患者可發生室房傳導,易發生起搏器綜合征,進一步引起血壓下降。因此,頸動脈竇綜合征患者的最佳起搏方式是房室順序起搏。并且晚近Keating等報道房室順序起搏聯合麻黃堿及普萘洛爾(心得安)尚可有效地治療混合型頸動脈竇綜合征。 4.外科治療采用外科手術去除頸動脈竇上的神經可使75%以上的患者癥狀減輕或消失。一般行單側手術,否則術后可發生體位性低血壓或高血壓危象。 (二)預后 頸動脈竇綜合征患者的預后取決于暈厥發作的程度和是否合并有嚴重的心臟疾病。Brignole等報道,頸動脈竇綜合征的5年生存率為66%。心臟起搏治療并不能提高5年生存率,暈厥的再發率為16%。年死亡率為7.3%,其中66%死于心血管疾病,9%為猝死。第1,3,5,7年的預計累積生存率分別為92%、80%、66%和53%。
2015-12-27 22:26
-
其他網友提過類似問題,你可能感興趣
針對上述提問,推薦就醫問藥相關內容,希望幫助您更好解決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