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癌有哪些癥狀?如何醫治?
有個朋友檢查說是胃癌早期,見他沒什么啊,平時他的身體很好的,怎么會得胃癌早期呢,我想了解一下得了胃癌早期有哪些癥狀?好做好防御措施。
-
回答5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郭立軍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內科
-
您好,胃癌的臨床表現 (一)胃癌各期癥狀 1,早期胃癌70%以上無明顯癥狀,隨著病情的發展,可逐漸出現非特異性的,類同于胃炎或胃潰瘍的癥狀,包括上腹部飽脹不適或隱痛,泛酸,噯氣,惡心,偶有嘔吐,食欲減退,消化不良,黑便等. 2,進展期胃癌(即中晚期肺癌)癥狀見胃區疼痛,常為咬嚙性,與進食無明顯關系,也有類似消化性潰瘍疼痛,進食后可以緩解.上腹部飽脹感,沉重感,厭食,腹痛,惡心,嘔吐,腹瀉,消瘦,貧血,水腫,發熱等.賁門癌主要表現為劍突下不適,疼痛或胸骨后疼痛,伴進食梗阻感或吞咽困難;胃底及賁門下區癌常無明顯癥狀,直至腫瘤巨大而發生壞死潰破引起上消化道出血時才引起注意,或因腫瘤浸潤延伸到賁門口引起吞咽困難后始予重視;胃體部癌以膨脹型較多見,疼痛不適出現較晚;胃竇小彎側以潰瘍型癌最多見,故上腹部疼痛的癥狀出現較早,當腫瘤延及幽門口時,則可引起惡心,嘔吐等幽門梗阻癥狀.癌腫擴散轉移可引起腹水,肝大,黃疸及肺,腦,心,前列腺,卵巢,骨髓等的轉移而出現相應癥狀. (二)胃癌病人體征 絕大多數胃癌病人無明顯體征,部分病人有上腹部輕度壓痛.位于幽門竇或胃體的進展期胃癌有時可捫及腫塊,腫塊常呈結節狀,質硬,當腫瘤向鄰近臟器或組織浸潤時,腫塊常固定而不能推動,女性病員在中下腹捫及腫塊,常提示為krukenbe瘤可能.當胃癌發生肝轉移時,可在腫大的肝臟觸及結節狀塊物.當腹腔轉移腫塊壓迫膽總管時可發生梗阻性黃疸.有幽門梗阻者上腹部可見擴張之胃型,并可聞及震水聲,癌腫通過胸導管轉移可出現左鎖骨上淋巴結腫大.晚期胃癌有盆腔種植時,直腸指檢于膀胱(子宮)直腸窩內可捫及結節.有腹膜轉移時可出現腹水.小腸或系膜轉移使腸腔縮窄可導致部分或完全性腸梗阻.癌腫穿孔導致彌漫性腹膜炎時出現腹肌板樣僵硬,腹部壓痛等腹膜刺激癥狀,亦可浸潤鄰近腔道臟器而形成內瘺. (三)胃癌常見并發癥 1,當并發消化道出血,可出現頭暈,心悸,柏油樣大便,嘔吐咖啡色物. 2,胃癌腹腔轉移使膽總管受壓時,可出現黃疸,大便陶土色. 3,合并幽門梗阻,可出現嘔吐,上腹部見擴張之胃型,聞及震水聲. 4,癌腫穿孔致彌漫性腹膜炎,可出現腹肌板樣僵硬,腹部壓痛等腹膜刺激癥. 5,形成胃腸瘺管,見排出不消化食物.胃癌的治療 胃癌是我國最常見的惡性腫瘤,發生于胃的任何部位,半數以上發生于胃竇部,胃小彎及前后壁,其次在賁門部,胃體區相對較少.胃癌的治療主要有手術,放射治療,化療和中醫藥治療. 胃癌治療至今早期仍以手術為主,術后根據不同的病理檢查結果,輔以藥物治療,但中晚期一定要采用中醫保守治療,減輕病人痛苦,延緩壽命,提高生存質量, 一,手術治療 由于胃癌診斷和治療水平的提高,手術適應證較前相應擴大.目前除了原發灶巨大,固定,腹內臟器廣泛轉移,伴血性腹水呈惡液質者外,只要患者全身情況許可,即使鎖骨上淋巴結轉移,肝臟有轉移結節等,均應爭取剖腹探查,切除原發病灶,減輕癥狀.根據國內11734例胃癌手術的統計,手術率為81.8%,總切除率為49.7%.近年來癌瘤切除率已提高至75%左右,主要是Ⅱ,Ⅲ期胃癌切除率的提高. 胃癌手術種類有: 1.根治性切除術:根治性切除手術有根治性切除和擴大根治性切除兩種術式. (1)根治性切除范圍應包括原發病灶,連同胃遠端的2/3或4/5,全部大,小網膜,十二指腸第一部分和區域淋巴結以及局部受浸潤的臟器整塊切除,胃或十二指腸斷端無癌細胞殘癌. (2)擴大根治性切除范圍除了上述內容外,還要切除全胃或鄰近受侵犯的橫結腸,肝左葉,脾臟,胰體尾和賁門左,脾脈管旁的淋巴結等.以上兩種手術方式的選擇直至目前尚無統一意見,主要分歧點是胃切除范圍和淋巴結清除的范圍. 為了提高胃癌治愈率,應根據具體病情來選擇手術式,不能硬性規定.如癌瘤位于胃竇部及遠端小彎側,行根治性胃切除為宜;當病期晚伴有深部淋巴結轉移或胃體部癌,彌漫浸潤性癌時應考慮行擴大根治術.擴大根治性手術雖然能提高一定的療效,但手術死亡率,術后并發癥仍較根治術為高.此術式不能取代根治術. 2.姑息性切除術:凡胃癌已有腹膜或淋巴結廣泛轉移時,而原發腫瘤可以切除,病人一般情況能耐受手術者,可以放阡姑息性胃切除術.這種手術可以減輕病人中毒癥狀,消除因癌瘤引起的梗阻,出血或穿孔等并發癥.術后再輔以化療,中藥治療,可以延長病人的生存期. 3.短路手術:適用于晚期胃癌不能手術切除,同時伴有梗阻的病人. 如幽門竇部癌合并幽門梗阻者可作結腸前或結腸后胃空腸吻合術.胃賁門癌伴有梗阻時可作空腸食管側側吻合術,后者常需開胸才能完成手術,手術適應證應嚴于前者.一般捷徑手術不能提高療效,但能減輕病人痛苦,提高其生存質量. 手術固然能切除癌腫,但還有殘癌,或區域淋巴結轉移,或血管中癌栓存在等,復發轉移幾率非常高.運用中藥術后長期治療,可以防止復發和轉移 二,放射治療 放射并發癥較多,甚至引起部分功能喪失;對于晚期腫瘤患者,放射治療效果并不完好.同時體質較差,年齡偏大的患者,繼續放療只能導致虛弱的生命更加垂危,加速了患者死亡.胃腺癌放射敏感性低,單獨放療或與化療綜合治療后腫瘤縮小50%以上的只占60%,腫瘤完全消失者僅10%,因此,胃癌不能單獨用放療來根治,放療在胃癌治療中的作用主要是輔助性的或姑息性的.多用于綜合治療,放療的主要形式有術前放療,術中放療,術后放療和姑息性放療等四種.據文獻報道術前放療可使根治手術切除率提高2%左右,使中晚期胃癌5年生存率提高1%~2.5%. 三,化學治療(化療) 胃癌切除術后除少數病人外,大多需行術后化療.其原因系術后可能殘存有癌細胞,或者有的胃癌手術難以完全清除,或者通過淋巴或血液系統存在轉移病灶.實踐證明胃癌術后配合化療與單純性手術比較,前者生存期要長,術后復發較少.這就是醫生為什么常常在術前給病人安排化療的道理. 四,中醫治療 中晚期胃癌手術的可能性不大,即便能夠手術也僅為姑息性的局部切除,臨床上,中晚期胃癌的治療多采用放化療聯合中醫藥治療的綜合手段,以充分結合各治療方法的優勢.中藥認為本病多屬于"反胃","胃脘痛"的范疇.病機是由于飲食不節,憂思過度,脾胃損傷,運化失司,痰濕內生,氣結痰凝久則成積. 五.胃癌的西醫治療 胃癌的治療原則是:早期發現,早期診斷,早期治療. 胃癌治療方案的選擇:①I期胃癌可視為早期癌,以根治性手術切除為主.一般不主張輔助化療.②Ⅱ期胃癌可視為中期,根治性手術切除為主,術后常規輔以化療,生物治療.③Ⅲ期胃癌已是進展期,手術以擴大根治性切除為主,術后更應強調化療,放療,中西醫結合療法等綜合性療法.④Ⅳ期胃癌屬晚期,多數病例已不能切除原發或轉移灶,以非手術治療為主. 六.免疫治療: 免疫治療的適應證包括:①早期胃癌根治術后適合全身應用免疫刺激劑;②不能切除的或姑息切除的病例可在殘留癌內直接注射免疫刺激劑;③晚期病人伴有腹水者適于腹腔內注射免疫增強藥物.
2015-12-28 19:18
-
-
回答4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谷魁廣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內科
-
你好,一般不會的,不要擔心.現在認為胃病是由幽門螺旋桿菌通過消化道傳染.建議在當地醫生指導下采用胃炎四聯療法:最常用的四聯療法如下:藥物組合,劑量和用法:(1)枸櫞酸鉍鉀+阿莫西林+甲硝唑+奧美拉唑或(2)枸櫞酸鉍鉀+紅霉素+甲硝唑+奧美拉唑(3)枸櫞酸鉍鉀+四環素+甲硝唑+奧美拉唑.任選上述一組藥物服用,7~14日為一療程.在當地醫生針對性使用.一療程結束后,要繼續單獨服用枸櫞酸鉍鉀6周,注意阿莫西林要皮試啊.這個方案可以殺滅幽門螺旋桿菌,保護胃黏膜.堅持服用.防止復發.一定要禁煙,酒,咖啡,茶,辛辣食物.少吃含淀粉內的食物如:土豆芋頭粉絲粉條紅薯等涼粉,不要吃蘇打餅干等,少食多餐,定時進餐,不要吃過于堅硬和不消化的食物.疼痛時加上654-2.久治不愈,復發原因多數是幽門螺旋桿菌沒有被殺滅!沒有注意飲食!所以一般有家族多人同時患病的現象.如果不能耐受甲硝唑或替硝唑可以去掉.
2015-12-28 18:35
-
-
回答3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張俊相 住院醫師
威縣婦女兒童醫院
二級甲等
外科
-
(一)胃癌各期癥狀 1,早期胃癌70%以上無明顯癥狀,隨著病情的發展,可逐漸出現非特異性的,類同于胃炎或胃潰瘍的癥狀,包括上腹部飽脹不適或隱痛,泛酸,噯氣,惡心,偶有嘔吐,食欲減退,消化不良,黑便等. 2,進展期胃癌(即中晚期肺癌)癥狀見胃區疼痛,常為咬嚙性,與進食無明顯關系,也有類似消化性潰瘍疼痛,進食后可以緩解.上腹部飽脹感,沉重感,厭食,腹痛,惡心,嘔吐,腹瀉,消瘦,貧血,水腫,發熱等.賁門癌主要表現為劍突下不適,疼痛或胸骨后疼痛,伴進食梗阻感或吞咽困難;胃底及賁門下區癌常無明顯癥狀,直至腫瘤巨大而發生壞死潰破引起上消化道出血時才引起注意,或因腫瘤浸潤延伸到賁門口引起吞咽困難后始予重視;胃體部癌以膨脹型較多見,疼痛不適出現較晚;胃竇小彎側以潰瘍型癌最多見,故上腹部疼痛的癥狀出現較早,當腫瘤延及幽門口時,則可引起惡心,嘔吐等幽門梗阻癥狀.癌腫擴散轉移可引起腹水,肝大,黃疸及肺,腦,心,前列腺,卵巢,骨髓等的轉移而出現相應癥狀. (二)胃癌病人體征 絕大多數胃癌病人無明顯體征,部分病人有上腹部輕度壓痛.位于幽門竇或胃體的進展期胃癌有時可捫及腫塊,腫塊常呈結節狀,質硬,當腫瘤向鄰近臟器或組織浸潤時,腫塊常固定而不能推動,女性病員在中下腹捫及腫塊,常提示為krukenbe瘤可能.當胃癌發生肝轉移時,可在腫大的肝臟觸及結節狀塊物.當腹腔轉移腫塊壓迫膽總管時可發生梗阻性黃疸.有幽門梗阻者上腹部可見擴張之胃型,并可聞及震水聲,癌腫通過胸導管轉移可出現左鎖骨上淋巴結腫大.晚期胃癌有盆腔種植時,直腸指檢于膀胱(子宮)直腸窩內可捫及結節.有腹膜轉移時可出現腹水.小腸或系膜轉移使腸腔縮窄可導致部分或完全性腸梗阻.癌腫穿孔導致彌漫性腹膜炎時出現腹肌板樣僵硬,腹部壓痛等腹膜刺激癥狀,亦可浸潤鄰近腔道臟器而形成內瘺. (三)胃癌常見并發癥 1,當并發消化道出血,可出現頭暈,心悸,柏油樣大便,嘔吐咖啡色物. 2,胃癌腹腔轉移使膽總管受壓時,可出現黃疸,大便陶土色. 3,合并幽門梗阻,可出現嘔吐,上腹部見擴張之胃型,聞及震水聲. 4,癌腫穿孔致彌漫性腹膜炎,可出現腹肌板樣僵硬,腹部壓痛等腹膜刺激癥. 5,形成胃腸瘺管,見排出不消化食物.一,手術治療 由于胃癌診斷和治療水平的提高,手術適應證較前相應擴大.目前除了原發灶巨大,固定,腹內臟器廣泛轉移,伴血性腹水呈惡液質者外,只要患者全身情況許可,即使鎖骨上淋巴結轉移,肝臟有轉移結節等,均應爭取剖腹探查,切除原發病灶,減輕癥狀.根據國內11734例胃癌手術的統計,手術率為81.8%,總切除率為49.7%.近年來癌瘤切除率已提高至75%左右,主要是Ⅱ,Ⅲ期胃癌切除率的提高. 胃癌手術種類有: 1.根治性切除術:根治性切除手術有根治性切除和擴大根治性切除兩種術式. (1)根治性切除范圍應包括原發病灶,連同胃遠端的2/3或4/5,全部大,小網膜,十二指腸第一部分和區域淋巴結以及局部受浸潤的臟器整塊切除,胃或十二指腸斷端無癌細胞殘癌. (2)擴大根治性切除范圍除了上述內容外,還要切除全胃或鄰近受侵犯的橫結腸,肝左葉,脾臟,胰體尾和賁門左,脾脈管旁的淋巴結等.以上兩種手術方式的選擇直至目前尚無統一意見,主要分歧點是胃切除范圍和淋巴結清除的范圍. 為了提高胃癌治愈率,應根據具體病情來選擇手術式,不能硬性規定.如癌瘤位于胃竇部及遠端小彎側,行根治性胃切除為宜;當病期晚伴有深部淋巴結轉移或胃體部癌,彌漫浸潤性癌時應考慮行擴大根治術.擴大根治性手術雖然能提高一定的療效,但手術死亡率,術后并發癥仍較根治術為高.此術式不能取代根治術. 2.姑息性切除術:凡胃癌已有腹膜或淋巴結廣泛轉移時,而原發腫瘤可以切除,病人一般情況能耐受手術者,可以放阡姑息性胃切除術.這種手術可以減輕病人中毒癥狀,消除因癌瘤引起的梗阻,出血或穿孔等并發癥.術后再輔以化療,中藥治療,可以延長病人的生存期. 3.短路手術:適用于晚期胃癌不能手術切除,同時伴有梗阻的病人. 如幽門竇部癌合并幽門梗阻者可作結腸前或結腸后胃空腸吻合術.胃賁門癌伴有梗阻時可作空腸食管側側吻合術,后者常需開胸才能完成手術,手術適應證應嚴于前者.一般捷徑手術不能提高療效,但能減輕病人痛苦,提高其生存質量. 手術固然能切除癌腫,但還有殘癌,或區域淋巴結轉移,或血管中癌栓存在等,復發轉移幾率非常高.運用中藥術后長期治療,可以防止復發和轉移 二,放射治療 放射并發癥較多,甚至引起部分功能喪失;對于晚期腫瘤患者,放射治療效果并不完好.同時體質較差,年齡偏大的患者,繼續放療只能導致虛弱的生命更加垂危,加速了患者死亡.胃腺癌放射敏感性低,單獨放療或與化療綜合治療后腫瘤縮小50%以上的只占60%,腫瘤完全消失者僅10%,因此,胃癌不能單獨用放療來根治,放療在胃癌治療中的作用主要是輔助性的或姑息性的.多用于綜合治療,放療的主要形式有術前放療,術中放療,術后放療和姑息性放療等四種.據文獻報道術前放療可使根治手術切除率提高2%左右,使中晚期胃癌5年生存率提高1%~2.5%. 三,化學治療(化療) 胃癌切除術后除少數病人外,大多需行術后化療.其原因系術后可能殘存有癌細胞,或者有的胃癌手術難以完全清除,或者通過淋巴或血液系統存在轉移病灶.實踐證明胃癌術后配合化療與單純性手術比較,前者生存期要長,術后復發較少.這就是醫生為什么常常在術前給病人安排化療的道理. 四,中醫治療 中晚期胃癌手術的可能性不大,即便能夠手術也僅為姑息性的局部切除,臨床上,中晚期胃癌的治療多采用放化療聯合中醫藥治療的綜合手段,以充分結合各治療方法的優勢.中藥認為本病多屬于"反胃","胃脘痛"的范疇.病機是由于飲食不節,憂思過度,脾胃損傷,運化失司,痰濕內生,氣結痰凝久則成積. 五.胃癌的西醫治療 胃癌的治療原則是:早期發現,早期診斷,早期治療. 胃癌治療方案的選擇:①I期胃癌可視為早期癌,以根治性手術切除為主.一般不主張輔助化療.②Ⅱ期胃癌可視為中期,根治性手術切除為主,術后常規輔以化療,生物治療.③Ⅲ期胃癌已是進展期,手術以擴大根治性切除為主,術后更應強調化療,放療,中西醫結合療法等綜合性療法.④Ⅳ期胃癌屬晚期,多數病例已不能切除原發或轉移灶,以非手術治療為主. 六.免疫治療: 免疫治療的適應證包括:①早期胃癌根治術后適合全身應用免疫刺激劑;②不能切除的或姑息切除的病例可在殘留癌內直接注射免疫刺激劑;③晚期病人伴有腹水者適于腹腔內注射免疫增強藥物.以上是對“胃癌有哪些癥狀?如何醫治?”這個問題的建議,希望對您有幫助,祝您健康!
2015-12-28 07:46
-
-
回答2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任立存 主治醫師
淮北口腔醫院
其他
內科
-
你好,胃癌早期大多無明顯的癥狀,因而很難被發現,但一些小細節還是能夠幫助我們來識別的,如上腹部疼痛,上腹部飽脹感,食欲減退,突然出現食欲減退,有厭食感,以厭食肉類尤其是肥肉為甚,約有50%病人存在原來愛吃肥肉而今突然厭惡的現象。由于進食少并厭食,病人可在短期內很快消瘦下去。消化道出血,有的病人早期也可有黑便的情況。
2015-12-28 03:12
-
-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李華卿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中醫科
-
早期癥狀有:上腹部疼痛,上腹不適,胃悶脹,食欲不振,消化不良,常有泛酸,燒心、惡心、嘔吐、噯氣或黑大便等癥狀。少數患者沒有明顯消化系統癥狀,但可能出現不明原因的體重減輕、消瘦和疲倦無力。其實早期胃癌的癥狀不是很特殊,尤其是和胃潰瘍及十二指腸潰瘍,僅靠癥狀感覺很難區分。至于預防方面,您需要知道的是引起胃癌的原因是多方面的,遺傳因素是需要考慮的內容之一。所以胃癌的下一代或其他血親應比普通人更應該要預防疾病的產生。多吃蔬菜水果,參加適當運動,養成有規律的生活作息,吃一些人參皂苷等天然的抗癌食物。需注意的是人參皂苷成分比較復雜,最好是能服用里面專門的抗癌分子,如Rg,Rh等,其中尤以含量為16.2%以上的人參皂苷Rh2(護命素)的抗癌活性最強。人參皂苷Rh2不僅能夠抑制癌細胞的增殖,還能抗疲勞,預防各類疾病;又因為高效無毒副作用而適合所有人群使用。
2015-12-27 23:43
-
其他網友提過類似問題,你可能感興趣
針對上述提問,推薦就醫問藥相關內容,希望幫助您更好解決問題
什么是胃癌? 胃癌(gastric cancer)是胃上皮來源的惡性腫瘤,世界上胃癌發病率約17. 6/10萬,據統計占我國消化道惡性腫瘤的首位,在全身癌腫中占第三位。男性居多,男女患者比例為2~3:1。發病年齡多在40歲以上。據世界衛生組織2000年的統計,42%的胃癌患者在我國,其原因可能與飲食習慣、生活環境、幽門螺旋桿菌(HP)感染等因素有關。胃癌發病有明顯的地域性差別,在我國的西北與東部沿海地區胃癌發病率比南方地區明顯為高。好發年齡在50歲以上,男女發病率之比為2:1。由于飲食結構的改變、工作壓力增大以及幽門螺桿菌的感染等原因,使得胃癌呈現年輕化傾向。胃癌可發生于胃的任何部位,其中半數以上發生于胃竇部,胃大彎、胃小彎及前后壁均可受累。絕大多數胃癌屬于腺癌,早期無明顯癥狀,或出現上腹不適、噯氣等非特異性癥狀,常與胃炎、胃潰瘍等胃慢性疾病癥狀相似,易被忽略,因此,目前我國胃癌的早期診斷率仍較低。胃癌的預后與胃癌的病理分期、部位、組織類型、生物學行為以及治療措施有關。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