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閆振文 副主任醫師
中山大學孫逸仙紀念醫院
三級甲等
神經科
-
痙攣性斜頸是一種局限性肌張力障礙疾病,表現為頸部肌肉不自主收縮,導致頭頸部異常姿勢。治療藥物包括肉毒毒素、抗膽堿能藥物、苯二氮?類藥物、多巴胺受體拮抗劑、肌松劑等。身體健康為重,一旦感到不適,應及時就醫,避免自行診斷用藥帶來的風險。
2018-12-27 19:18
1.肉毒毒素:通過抑制神經肌肉接頭處乙酰膽堿的釋放,緩解肌肉痙攣,效果較好,但需重復注射。
2.抗膽堿能藥物:如苯海索,可減輕肌肉痙攣,但可能有口干、視物模糊等副作用。
3.苯二氮?類藥物:如地西泮,具有鎮靜、抗焦慮和肌肉松弛作用,長期使用可能產生依賴性。
4.多巴胺受體拮抗劑:如氟哌啶醇,能改善癥狀,但可能引起錐體外系反應。
5.肌松劑:如乙哌立松,可緩解肌肉緊張,但可能導致乏力等不良反應。
痙攣性斜頸的治療藥物選擇需根據患者的具體情況,在醫生的指導下進行。同時,藥物治療可能存在一定副作用,患者應密切觀察自身癥狀,如有不適及時就醫。
-
-
回答6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劉保福 主治醫師
威縣常屯衛生院
一級甲等
婦產科
-
痙攣性斜頸,這種病目前確實沒有特效的藥物,由于病因不明故無有效的預防措施臨床上最主要的是積極地進行治療理療和按摩有時能暫時緩解痙攣例如在頭旋轉的同時對同側下頜施加可感覺到的輕度壓力(感覺的生物反饋技術)雖然藥物對抑制張力障礙性運動有效有效率為25%~33%但其緩解疼痛方面作用更佳抗膽堿能藥物(如苯海索,芐托品)及苯并氮窧類有效肌肉松弛劑(如氯苯氨丁酸)及環類抗抑郁藥(如阿米替林)較少使用上述藥物應從小劑量開始,逐漸增加到有效安全的水平要注意其副作用.當癥狀發展到一定程度時或保守治療效果越來越差時可選擇手術治療手術治療至今尚處于發展階段尚無標準的手術方式手術治療的關鍵是建立在對痙攣肌群的認識目前國際上流行的外科治療方式中選擇性周圍神經切斷術最為流行雙側頸神經根切斷術,副神經微血管減壓術和選擇性頸后伸肌切斷術取得了良好效果.
2015-12-28 22:00
-
-
回答5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尹君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耳鼻喉科
-
現在新出一種藥叫B型肉毒桿菌毒素最長出現的不良反應是口干和吞咽異常肉毒桿菌神經毒素毒性比較啊是已知自然界最毒的物質之一用量應該注意如果真的想試用可以和當地醫生仔細詢問一下
2015-12-28 18:38
-
-
回答4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張建國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中醫科
-
您好!痙攣性斜頸是指原發性頸部肌肉不隨意收縮引起的頭頸扭轉和轉動為表現的癥侯群,以成人肌張力障礙局限型發作最為常見.目前其確切病因不清楚,認為是一種神經性疾病.70%~90%的病人在40~60歲之間發病,起病緩慢,病情逐漸加重,很少會自行消退或緩解.頭頸部肌肉不能控制的異常運動,往往雙側肌群受累,但受累程度常不對稱,致使頭部偏向一側作扭轉運動.此病在活動時或工作緊張時加重,睡眠時癥狀減輕或消失.癥狀經常是突然出現,表現為“頸部的牽拉或拖拉”,或者是頭部的不隨意轉動或急轉.非典型癥狀可導致誤診為關節炎,頸神經根病,精神性疾病,帕金森或顳下頜關節綜合征等.治療上除了藥物治療,還可以選擇手術治療:1)肉毒桿菌毒素:應用肉毒素的化學去神經法極大地改變了痙攣性斜頸病人的預后.與以前所有的治療方法相比,肉毒素在短時間內使患者癥狀改善率提高,并且,該藥物治療的副作用較少.胸鎖乳突肌,斜方肌,頭夾肌和肩胛提肌是常注射的部位.通常建議應用合適的小劑量療法,用藥間歇不短于3個月. 2)藥物治療:藥物一般用來輔助肉毒素.藥物的特殊用途可能是防止并發癥.抗膽堿能藥,苯二氮卓類藥,巴克諾芬(γ-氨基丁酸類似物),替格里托(氨甲酰苯卓制劑)和苯海拉明在一定的病人中都有效.抗膽堿能藥,苯二氮卓類藥,巴克諾芬是最常用的. 3)外科治療:對于那些肌張力障礙是持續的,對大量藥物和肉毒素注射無效的和伴有顯著性功能障礙的患者,需要手術治療.自從Minnius在1641年做了受累的胸鎖乳突肌的切斷術以來,已經嘗試了許多種不同的手術方式.如:肌切開術,神經切除術,脊神經根切除術,丘腦切開術等.選擇性去除張力障礙肌肉的外周神經支配法是最常見的手術方法.如選擇性頸副神經切斷術,脊神經前根切斷術或肌切斷術聯合應用. 基于微血管減壓治療,如三叉神經,單側面肌痙攣,眩暈及舌咽神經痛等顱神經疾病方面的經驗.H.DJho和P.J.Jannetta嘗試了微血管減壓用于治療頸攣性斜頸.通過頸副神經,上頸神經根和腦干的顯微外科減壓術取得了較為顯著的效果.在術后5~10年的隨訪研究中發現其治愈率高達65%,另有20%的病人僅殘留有輕度的癥狀,只有10%左右的病人癥狀沒有改善.他們認為成人型特發性微血管減壓可能是一種頭部抑制反射的異常.無論是處于頸副神經和上頸神經根的外周原因,還是腦干神經的中樞原因,血管壓迫都可以導致頭部反射控制的紊亂.研究發現,最常見的受壓血管為椎動脈或小腦后下動脈. 我們多選擇顯微血管減壓術和神經切斷術結合的方法,即盡可能使頸部活動功能不受限制,同時解除痙攣性斜頸.根據患者頸部肌肉受累范圍,采取副神經顯微血管減壓術,頸1~3神經根切斷術和頸4~5神經后根切斷術,所有患者均收到良好的治療效果.我們認為,此手術可以使大多數的痙攣性斜頸患者得到康復.
2015-12-28 18:20
-
-
回答3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邢學法 主治醫師
冠縣辛集中心衛生院
一級
外科
-
你好,痙攣性斜頸是由頸肌陣發性不自主收縮引起頭向一側扭轉或陣發性傾斜.本病病因仍不清楚,目前推測有3方面的原因可能導致此病發生:腦基底節病變,頸椎關節和臨近關節的炎性病變,頸神經和脊髓前角的動脈壓迫.內科治療效果不滿意.而在外科治療中的硬膜下頸神經前根和副神經脊髓根切斷術以及副神經根顯微血管減壓術效果較好,有效率在85%-90%左右.顯微血管減壓術不造成神經損傷,為功能恢復性治療.由于顯微血管減壓術尚需要大宗病例的隨訪觀察,因此現在多選擇顯微血管減壓術和神經切斷術結合的方法,即盡可能使頸部活動功能不受限制,同時解除痙攣性斜頸,可收到良好的治療效果.
2015-12-28 14:27
-
-
回答2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郭立軍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內科
-
嗜睡是一種神經性疾病,它能引起不可抑制性睡眠的發生.嗜睡是一種過度的白天睡眠或睡眠發作.這些睡眠階段會經常發生,且易發生的時間不合適宜,例如當說話,吃飯或駕車時.盡管睡眠可以發生的任何時間,但最常發生的是在不活動或單調,重復性活動階段.自療措施方法一:觸覺刺激困倦思睡時,用具有芳香氣味的牙膏刷牙漱口,并用冷水洗臉,提高機體神經系統的興奮度,從而達到消解春困的目的.方法二:視覺刺激走出室外,到郊外,湖畔,泉側,海濱,山巔,舉目眺望.如果長期在室內,也可在室內添置一些色彩艷麗并富有生機的飾物以及花草,給人以一種賞心悅目之感;良好的視覺刺激,有利于消除嗜睡.方法三:味覺刺激吃點苦酸麻辣的食品,亦可泡杯濃茶或咖啡,以解困意.方法四:嗅覺刺激困倦時,可聞聞風油精,清涼油,花露水以及點燃的衛生香味道,可驅除困意,振作精神.如果能因地制宜,在居室,陽臺或庭院中種養一些有芳香味又可提神的時令花草,對緩解乏意也有益處.方法五:聽覺刺激困倦時,常聽些曲調優美明快,有激勵振奮人心作用的音樂或歌曲,以愉悅身心,或者欣賞一些相聲,小品,笑話及喜劇影視,在獲得歡笑中,興奮神經,驅除困意.一旦出現嗜睡現象,就不容易消除.大多數情況下可以通過治療,有規律的小睡和良好的睡眠習慣成功地控制解決這些嗜睡狀.目前沒有預防嗜睡的方法.避免能帶來嗜睡現象的條件可能會有助于減少發生嗜睡的頻率.如果你有嗜睡現象而且癥狀不能用藥物來控制住,你應該從不駕車,不抽煙等方法以避免受傷.嗜睡的主要癥狀——白天過多的睡意可以用好幾種方式來治療,如服用興奮劑象modafinil(Provigil),甲苯(Ritalin和其他品牌名)或右旋安非他命(Dexedrine),以及白天有規律地進行小睡.猝倒和睡眠癱瘓可用三環抗抑郁劑來治療.猝倒也可以通過服用羥基丁鈉鹽來治療,盡管這種藥物的服用需要嚴格控制,因為它被娛樂界濫用.對于因自尊,感情支持相關而產生的問題進行心理咨詢是很重要的,尤其對那些嗜睡的人來說,因為他們不能完全發揮自己的潛能,可能被家人和同齡人認為懶惰,不愿意活動.方法一:生活節奏要規律要克服嗜睡,首先生活節奏要把握好,不要三天兩頭一時沖動要學習就熬通宵,睡覺時間時早時晚,應養成比較有規律的生活習慣.實踐證明,對冬日里養成的生活習慣作適當調整,使機體逐漸適應氣溫上升的氣候,是解除嗜睡的關鍵一環.例如,冬天為保暖,通常會關門閉戶,到了春天就要經常開門窗,使室內空氣流暢;起居方面也要注意保證一定的睡眠時間.足夠的睡眠有助消除疲勞.方法二:多運動大地春回,萬物復蘇的時節,應多走出戶外活動,進行一些適量的健身鍛煉項目,可有效地改善生理機能,使身體呼吸代謝功能增大,加速體內循環,提高大腦的供氧量,嗜睡就會緩解.比如清晨信步漫行,做操,跑步,打太極拳對于振奮精神十分有益.方法三:飲食調理痙攣性斜頸電針治療(一)取穴主穴:天容,容后,天窗,臂臑.配穴:陽白,合谷.容后穴位置:下頜角后方,耳垂后凹陷直下1.5寸處.(二)治法每次取頸肌痙攣較突出之同側頸部主穴一個和雙側臂臑穴,另酌取配穴一個(同側).頸部主穴和配穴,針刺入得氣后,略作提插捻轉,接通電針儀.其中,頸部穴接負極,配穴接正極.具體要求如下:天容穴,直刺5~8分,電針時頭向針刺側轉動并有同側聳肩運動;容后:直刺0.5-1寸,電針時頭向針側轉動;天窗:直刺5分或向上斜刺1寸,電針時針側有仰頭及聳肩動作.臂臑穴,向內下方斜刺1.5寸,待有酸脹等得氣感后,作捻轉結合小提插運針1分鐘,留針,不接電針.通電或留針時間為20-30分鐘.每日或隔日1次.15次為一療程,未愈者停針3-5天后繼續下一療程.(三)療效評價以上法共治8例,結果均獲痊愈.其中4例,經7-9年隨訪,都未復發.
2015-12-28 05:43
-
其他網友提過類似問題,你可能感興趣
-
Q: 痙攣性斜頸能否預防? -
Q: 痙攣性斜頸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
Q: 痙攣性斜頸一定要做手術嗎? -
Q: 痙攣性斜頸怎樣進行診斷檢查 -
Q: 痙攣性斜頸有哪些有效的治療辦法 -
Q: 痙攣性斜頸手術存在的風險大不大 -
Q: 痙攣性斜頸有哪些典型癥狀 -
Q: 痙攣性斜頸有什么樣的危害? -
Q: 痙攣性斜頸應如何有效治療 -
Q: 痙攣性斜頸要做哪些檢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