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動癥的癥狀
我女兒從小就好動,除了看電視精神較為集中外,其余時間很難集中。最近,她班主任反映(孩子上一年級)我女兒上課做小動作和同學說話的現象時有發生,且老師說話批評也起不了多大作用,往往好不了十分鐘又是猴子屁股坐不住,現在老師讓她一個人坐,因為怕影響別的同學學習。請問這是不是有多動癥的傾向,如果是我該帶孩子做什么檢查呢?
-
回答5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谷印亮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理療科
-
多動癥的癥狀表現http://www.5191.com2004-1-1420:00:02來源:網友推薦近年來,多動癥(MBD)一詞已為越來越多的中國人所使用。不少好動的孩子都被家長、老師視作患了多動癥。但他們中的許多人并不真正了解多動癥的含義,只是從字面上輕易地將此理解為兒童多動的病癥。其實,多動并不是多動癥的唯一癥狀,MBD的英文本義也不是多動癥。 一、多動癥的癥狀 什么是多動癥?MBD是什么意思?兩者又是什么關系呢?早在1845年,德國醫生霍夫曼第一次將兒童活動過度視作病癥。此后,許多精神病學家、兒科專家、心理學家及教育家從不同的角度,對這類兒童行為問題進行了更深入的研究。1947年,斯特勞斯等認為多動癥是由腦損傷引起的,故將該癥命名為“腦損傷綜合癥”。格塞爾和阿姆特魯德在1949年對此提出了新的看法,認為這種癥狀是“腦輕微損傷”的結果。在之后的近二十年間,不少學者在對具有這一病癥的患兒實施神經系統檢查時發現,約有半數出現輕微動作不協調,以及平衡動作、共濟運動和輪替動作等障礙,但沒有發現癱瘓等腦損傷引起的其他體癥,故認為多動癥不是腦輕微損傷的結果,而是由腦功能輕微失調所引起的。于是,(1962年各國兒童神經科學工作者聚會牛津大學,決定在本病病因尚未搞清之前,暫時定名為“輕微腦功能失調”(MinimalBrainDysfunction),MBD就是這種病癥的英文縮寫。1980年,美國公布的《精神障礙診斷和統計手冊》(DSM---Ⅱ)中,將此命名為“注意缺失障礙”(AttentionalDeficitDisder),簡稱ADD。 由于診斷標準不一,各國對多動癥發病率的統計結果也差異較大。美國報道兒童的發病率為20%,而我國的統計結果是患病率不超出10%,其中男孩大大多于女孩,兩者比例約為9:1。 二、多動癥的臨床表現 1.注意障礙 患兒注意力難以集中,干什么事情總是半途而廢,即使是做游戲也不例外。環境中的任何視聽刺激都可分散他們的注意。患兒進小學后,在課堂上癥狀表現更為明顯,坐在教室里總是東張西望,心不在焉,集中注意聽講的時間很短,他們無論是看連環畫或看電視,都只能安坐片刻,便要站起來走動。 2.活動過度 患兒往往從小活動量就大,有的甚至在胎兒期就特別好動。隨著出生后身體機能的發展更顯得不安分。學會了走就不喜歡再坐,學會了爬樓梯后就上下爬個不停。進幼兒園后,這些兒童也不能按正常要求的時間坐在小凳上。到了學校,大部分孩子因受制約而增加了對自己活動的限制,多動癥患兒過度活動則更為明顯。上課時他們小動作不斷,甚至全站起來在教室里擅自走動。一放學便像利箭一般沖出學校。這樣的兒童走路蹦蹦跳跳,到了家里翻箱倒柜,忙個不停,即使晚上睡覺也經常不停翻動身子,磨牙,說夢話。多動癥兒童中約有一半會出現動作不協調,不能做系紐扣、系鞋帶等精細動作,不會用剪刀。另外還可能出現斜視;發音不清、常流口水等行為特征。 3.感知覺障礙 表現為視一運動障礙、空間位置知覺障礙、左右辨別不能,經常反穿鞋子,聽覺綜合困難及視一聽轉換困難等。 4.情緒和行為障礙 多動癥患兒情緒不穩,極易沖動,對自己欲望的克制力很薄弱,一興奮就手舞足蹈,忘乎所以,稍受挫折就發脾氣、哭鬧。他們在學校會經常主動與同學爭吵或打架,行為沖動而不顧及后果。如不顧危險從高處跳下;想喝水時不顧杯子里的水是涼是燙,抓起就喝。這些沖動有時會導致一些災難性的行為結果。 5.社會適應不良 患兒常表現為個性倔強,不愿受別人制約或排斥小伙伴,所以很難與其他同齡兒童相處,不得不常找比自己年齡小的兒童游戲。 6.學習困難 雖然多動癥兒童的智力大多正常或接近正常,但學習成績卻普遍很差。由于他們上課、做作業都不能集中注意,情緒容易波動,這就嚴重影響了學習效果。感知覺方面的一些障礙也會導致一些學習困難,如視-聽轉換障礙會使患兒閱讀困難,而空間位置知覺障礙和左右辨別不能會使兒童在學習算式和一些算術符號時發生困難。寫字、畫畫、手工等學習活動也會受到這些感知障礙的嚴重影響,留級生中多動癥患兒占了相當的比例。 目前對多動癥的治療主要是藥物治療。所選用的藥物大多是一些精神興奮劑,如哌醋甲酷(Ritalin)、右旋苯丙胺(Dexedrine);苯異妥因(Pemoline)等,這類藥物的副作用不很嚴重,服用后可使患兒注意渙散狀況有所改進,攻擊性行為減少。但僅靠藥物是遠遠不夠的,因為這種病癥原本就存在著生理及心理的多重病因,所以在使用藥物療法時還需要結合一系列的心理治療。 三、心理治療方法 1.自我控制訓練 這一訓練的主要任務是通過一些簡單、固定的自我命令讓患兒學會自我行為控制。例如出一道簡單的題目讓患兒解答,要求患兒命令自己在回答之前完成以下四個動作:停------停止其他活動,保持安靜;看------看清題目;聽------聽清要求,最后才開口回答。這一方法還可以用來控制患兒的一些沖動性行為。例如帶孩子過馬路時,要求在過馬路之前完成停、看、聽等一系列動作。由于在訓練中,動作命令是來自于患兒內心,所以一旦動作定形,患兒的自制力就能大大提高。在進行自我控制訓練中要注意訓練順序,任務內容應由簡到繁,任務完成時間應由短到長,自我命令也應由少到多。 2.放松訓練 用這一方法來治療兒童的多動行為是近年來的一種新嘗試,效果頗佳。由于多動癥患兒的身體各部位總是長時間處于緊張狀態,如果能讓他們的肌肉放松下來,多動現象就會有所好轉。放松訓練可采用一般的放松法,或使用在有關醫生指導下的生物反饋法。訓練時間要集中,可以一連幾天,從早上一直訓練到晚上,其間除了患兒吃飯、休息外,其余時間都按計劃進行訓練。在施行放松訓練時,每小時放松15分鐘,患兒一達到放松要求就給予物質獎勵。其余45分鐘可安排患兒感興趣的游戲,但一到放松時間就必須結束游戲。 3.支持療法 這一療法單獨使用效果并不明顯,主要是與其他治療相結合,用來幫助患兒解脫受挫折以后的情緒抑郁和由學習困難而導致的自尊心不足。在實施過程中,父母和教師要對患兒進行鼓勵,幫助他們樹立信心,一旦病情有所好轉,就給予獎勵。 對待多動癥患兒,除了實施藥物治療和專門腦心理訓練外,家長和教師還要做到以下幾點: (1)明確疾病性質。克服對患兒粗暴、冷淡、歧視的態度,做到相互協作,耐心而有計劃地進行教育。 (2)要求適當。一開始對患兒的要求不能與一般孩子一樣,只能要求將他們的行動控制在一定范圍內,隨后再慢慢提高要求。 (3)滿足患兒的活動需要,對他們過多的精力要給予渲泄的機會。可指導他們參加跑步、踢球等有系統程式的體育訓練,同時要勸止一些攻擊性行為。 (4)做到生活規律化。家長、教師督促患兒遵守作息制度。在兒童吃飯、做作業時,家長要控制環境,不要主動去分散他們的注意,以培養患兒一心不二用的好習慣。
2015-12-30 06:39
-
-
回答4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劉浩慶 醫師
肇慶市大旺開發區醫院
一級
全科
-
您好考慮孩子小一般不診斷的大于3歲的孩子可以考慮考慮孩子是否缺鋅建議化驗微量元素看看如果是積極治療吃點葡萄糖酸鋅或是甘草鋅平時注意飲食均衡營養不要偏食
2015-12-30 05:22
-
-
回答3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王海龍 醫師
邢臺市威縣第二人民醫院
二級甲等
內科
-
你好!首先祝你家孩子早日恢復健康!我來給你談談“小兒多動癥”的問題。多動癥是一種常見的兒童心理疾病,這類孩子智力一般正常,但存在與實際年齡不相符合的注意力渙散、活動過多、沖動任性、自控能力差的特征,以致影響學習。多動癥的發病率為3%左右,男孩約為女孩的4--9倍。“是藥三分毒”,以下給你介紹幾則成功治愈“小兒多動癥”的食療秘方:1)百棗雞蛋湯 取百合60克,紅棗4枚,雞蛋2個。將百合、紅棗加水400毫升,大火燒開,打入雞蛋,煮至熟,下白糖,調勻。分2次服。2)咖啡 用咖啡適量。按普通濃度沖好1杯咖啡,適當加糖或奶。給患兒飲用,每日2--3次。 以上回答如果滿意,請不要辜負我的一好意,及時點擊“采納為答案”。
2015-12-29 18:58
-
-
回答2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楊東銀 醫師
安都衛生院
一級
內科
-
治療多動癥現在大多數是服用利他林藥片,當然多動癥患兒進行藥物治療是很重要的。單加強教育方法的引導,如加強集中注意力的培養,培養有規律的生活習慣,培養患兒的自尊心和自信心也不可偏廢,設法把過多的精力引導出來。第三可用行為獎勵法。第四在飲食上少食含酪氨酸食物,少食含甲基水楊酸的食物,如排面、糕點、西紅柿、蘋果、桔子等;少食含鉛、含鐵豐富的食物,如肝臟、豆類、花生、禽血、瘦肉等。
2015-12-29 15:25
-
-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吳志全 主治醫師
河北醫科大學附屬平安醫院
二級甲等
兒科
-
您好,多動癥的癥狀表現在很多方面,但是往往容易被家長忽視或者誤導,等發現孩子病情的時候已經到了晚期,因此對多動癥的癥狀認識是非常必要的。下面我來為您解答一下: 多數多動癥的癥狀表現在嬰幼兒時期表現就是易興奮、多哭鬧、睡眠差、不容易養成大小便定時習慣。隨年齡的增長,多動癥的癥狀動作不協調,注意力不集中或集中時間很短,知為無目的,情緒易沖動而缺乏控制能力,上課不遵守紀律和學習困難。多動癥患兒智能正常,但因精神集中,聽覺辨別能力差和語言表達能力差,學習能力較一般低,以上就是多動癥的癥狀表現了。
2015-12-29 13:12
-
其他網友提過類似問題,你可能感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