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張潤 主治醫師
南方醫科大學珠江醫院
三級甲等
神經外科研究所
-
手臂以及上肢有針尖大小的紅點兒,不疼不癢,導致這種癥狀的常見原因有過敏性紫癜,血小板減少性紫癜等,也有可能是過敏性的皮疹引起的。這種情況建議你盡快去醫院皮膚科做一個血常規的檢查。以明確診斷,針對性的治療,以免延誤病情。同時也要注意休息,避免勞累。
2019-01-03 19:40
-
-
回答4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楊東銀 醫師
安都衛生院
一級
內科
-
結核性腦膜炎是由結核桿菌引起的腦膜非化膿性炎癥.常繼發于粟粒結核或其它臟器結核病變.既往以小兒多見,常為肺原發綜合征血源播散的結果,或全身粟結核的一部分.成年發病率占半數以上,以青年發病率較高,但也可見于老年.除肺結核外,骨骼關節結核和泌尿生殖系統結核常是血源播散的根源.部分病例也可由于腦實質內或腦膜內的結核病灶液化潰破,使大量結核桿菌進入蛛網膜下腔所致.結核性腦膜炎的主要病理變化是在軟腦膜和蛛網膜上有結核結節形成,病灶周圍有炎癥和纖維蛋白性滲出物,并有干酪壞死,常以腦底部最為明顯.在蛛網膜下腔內,有多量的黃色混濁膠樣滲出物積聚,主要由漿液,纖維素,巨噬細胞,淋巴細胞組成.圍繞腦干,可壓迫和損害就近的顱神經,引起相應的顱神經受損癥狀.病變嚴重者可累及腦皮質而引起腦膜腦炎,引起多發性腦軟化.未經適當治療而致病程遷延的病例,由于蛛網膜下腔滲出物的機化而發生蛛網膜粘連,可使第四腦室下中孔和外側孔阻塞,引起腦積水.根據臨床及病理,可將結核性腦膜炎分為四型:1腦膜型:以高顱壓及腦膜刺激征為主要表現.2腦內結核瘤型:病灶位于腦實質內,有局灶性腦定位癥狀和體征,如癲癇,單癱等.3脊髓為主型:此型為腦膜炎治療不當轉變而來,也有發病即屬此型者,有脊神經根癥狀或截癱,尿便失禁等.4混合型:此型同時具備腦膜炎和腦內結核瘤型的特征.預防及預后:加強鍛煉,增強體質,保持樂觀,勞逸適度,使正氣旺盛,減少發病.積極治療原發結核,徹底清除結核病灶,防止繼發感染.1預防接種:接種卡介苗,不但預防肺結核等的發生,而且在新生兒時期接種卡介苗,使結核性腦膜炎的發病率明顯降低.2對于已患結核核性腦膜炎的病人,應住院治療,住院時間不少于3~6個月.3本病預后不良,病死率15%以上.預后好壞主要決定于治療的早晚及其神志狀態,有神志障礙者,死亡率明顯升高.4另外,老年人,幼兒死亡率亦較高.
2015-12-30 00:44
-
-
回答3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許宗彥 主治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內科
-
(一)典型結腦的臨床表現可分為三期: 1.前驅期(早期)約1~2周,一般起病緩慢,在原有結核病基礎上,出現性情改變,如煩躁,易怒,好哭,或精神倦怠,呆滯,嗜睡或睡眼不寧,兩眼凝視,食欲不振,消瘦,并有低熱,便秘或不明原因的反復嘔吐.年長兒可自訴頭痛,初可為間歇性,后持續性頭痛.嬰幼兒表現為皺眉,以手擊頭,啼哭等. 2.腦膜刺激期(中期)約1~2周主要為腦膜為及顱內壓增高表現.低熱,頭痛加劇可呈持續性.嘔吐頻繁,常呈噴射狀,可有感覺過敏,逐淅出現嗜睡,意識障礙.典型腦膜刺激征多見于年長兒,嬰兒主要表現為前囟飽滿或膨隆,腹壁反射消失,腱反射亢進.若病情繼續發展,則進入昏迷狀態,可有驚厥發作.此期常出現顱神經受累病狀,最常見為面神經,動眼神經及外展神經的癱瘓,多為單側受累,表現為鼻唇溝消失,眼瞼下垂,眼外斜,復視及瞳孔散大,眼底檢查可見視神經炎,視乳突水腫,脈絡膜可偶見結核節結. 3.晚期(昏迷期)約1~2周意誤障礙加重反復驚厥,神志進入半昏迷,昏迷狀態,瞳孔散大,對光反射消失,呼吸節律不整甚至出現潮式呼吸或呼吸暫停.常有代謝性酸中毒,腦性失鐵鈉綜合征,低鉀積壓癥等水,電解質代謝紊亂.最后體溫可升至40℃以上,終因呼吸循環衰竭而死亡.
2015-12-29 22:21
-
-
回答2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孟慶福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全科
-
你好:結核性腦炎的治療要規范,用藥要足量,并且要聯合用藥,療程要足,一般是9個月到一年,期間病情會變化.從你說的情況看應該就是結核性腦炎.治療方案應該是他的主治醫生為他制定.
2015-12-29 10:15
-
其他網友提過類似問題,你可能感興趣
針對上述提問,推薦就醫問藥相關內容,希望幫助您更好解決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