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球震顫危害
患者性別:女患者年齡:23詳細病情及咨詢目的:醫生你好!我是一名在校女大學生,今年23歲,患有先天性眼球振顫,曾經在醫院檢查過,醫生說我的雙眼正視的時候幾乎不振顫,而側視時有振顫,由弱視,近視都是75度,我想問一下我的這種情況是否嚴重,是否有手術的可能,保守療法有哪些。另外,由于我現在正在緊張復習考研,用眼的時候很多,眼睛總是處于疲勞狀態,不知道這種狀態能否使病情加劇,平時應注意哪些方面,比如飲食什么的。再有時關于遺傳,我父母,2個兄弟的眼睛均正常,只有我一人患先天眼球振顫,不知這種情況是否是遺傳引起的,如果男方正常,是否對后代有影響。我現在因為眼球振顫很苦惱,原本很活潑,自從知道這病以后就變得不愿意與人接觸,不敢照相,怕別人看出來,希望醫生幫幫我,十分感謝!本次發病及持續的時間:出生至今病史:無
-
回答4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尹君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耳鼻喉科
-
眼球震顫不是一個獨立的疾病,而是一種臨床表現,因此首先要針對病因進行對癥治療。對先天性特發性眼球震顫,可采取手術治療。將其休止眼位移向正前方,以增進視力,減少或抑制眼球震顫的出現。我院有多位臨床經驗豐富的醫師常年坐診,各項技術成熟,設備先進齊全,歡迎前來我院就診。
2015-12-30 08:04
-
-
回答3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郭立軍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內科
-
您好,先天性眼球震顫又稱先天性特發性眼球震顫,是一種表現復雜、危害較重、其病因尚待揭示和難以治療的疾病。此病發病較早,臨床上以眼球的規律性擺動為主要表現,可造成弱視、側視及固視困難等,嚴重影響視功能。先天性眼球震顫患者眼外肌的本體感受器及肌纖維本身均有明顯的組織形態的超微結構及光鏡下的改變。主要表現為,本體感受器中出現大量的髓樣體、脂褐素及線粒體數目減少、腫脹、內嵴斷裂等現象,梭內肌纖維出現變性、紊亂及壞死,大量膠原纖維增生。感受器內出現感覺神經末梢變形及脫髓鞘現象。有些感受器結構完全紊亂,神經成分缺如,梭內肌纖維大量變性、溶解,肌節結構消失,均質化和空泡變。眼外肌本身也有改變,肌小節長度不等,肌漿網明顯擴張,胞漿內出現較多的自噬體,以及由此形成的脂褐素、髓樣體等殘余小體。同時,胞漿內出現大量脂滴。
2015-12-30 05:15
-
-
回答2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邢學法 主治醫師
冠縣辛集中心衛生院
一級
外科
-
根據其家系發病特點,符合性連顯性遺傳規律,故家族性先天性眼球震顫的診斷成立。因本病病情終生無明顯變化,故臨床上暫無特異性治療方法。其治療原則包括:①屈光不正者可戴鏡矯正;②伴有斜視、頭頸偏斜者可配戴三棱鏡;③手術減弱有關眼外肌的力量,以減輕眼球震顫程度人類的鐘擺型眼球震顫是由X染色體上的顯性基因控制的,半乳糖血癥是是由常染色體上的隱性基因控制的,一個患鐘擺型眼球震顫的女性與一個正常男性婚配,生了一個患半乳糖血癥的男孩(眼球正常),他們生的第二個孩子是兩病兼發的男孩的幾率1/8
2015-12-29 18:42
-
-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谷魁廣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內科
-
先天性眼球震顫是以眼球持續水平性、鐘擺型震顫為特點的一種疾病,通常眼球本身無特殊改變。其確切發病機理尚不明了,但有較強的遺傳性,常染色體、性染色體顯性和隱性遺傳方式都有報道,但以性連顯性遺傳方式較多,同家族中多人患病,自幼眼球呈水平性、鐘擺型震顫,側方注視時振幅增大,多伴有與眼球震顫有關的不同程度的視力障礙。本文家系中4代有7例自幼出現眼球震顫,且代代相傳,男性患者傳給女兒(兒子不發病),女性患者傳給女兒和兒子中的半數,故女性患者多于男性。本文家族中無近親婚配史,所有患者眼球震顫均呈水平性、鐘擺型,側方注視時振幅增大,其眼球震顫頻率不同,并伴有不同程度的視力障礙,色覺、眼外、眼底及全身檢查正常。
2015-12-29 17:15
-
其他網友提過類似問題,你可能感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