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張潤 主治醫師
南方醫科大學珠江醫院
三級甲等
神經外科研究所
-
手腳腿反復長紅疹子,導致這種癥狀的常見原因有蕁麻疹,過敏性紫癜等。也有可能是因為蚊子咬或者是蟲子,或者是其他過敏原導致的皮膚改變,這些疾病都是皮膚科比較常見的疾病,多與個人的體質有關系。建議你盡快去醫院皮膚科進行就診,日常生活中要注意避免吃辛辣,容易引起過敏的食物。
2019-01-03 19:54
-
-
回答3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趙蕾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內科
-
你好,根據你描述的情況考慮這個以神情呆滯為主要表現的
2015-12-30 15:36
-
-
回答2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谷魁廣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內科
-
1.本病的臨床表現與Pick病相同,多于50~60歲發病,起病隱襲,進展緩慢,早期出現人格改變、言語障礙及行為異常,如Klüver-Bucy綜合征。如有家族史,則CT和MRI顯示額、顳葉萎縮,遺傳學檢查發現多種tau蛋白基因編碼區或10號內含子相關突變,病理檢查無Pick小體和Pick細胞,即可確診。2.原發性進行性失語(primaryprogressiveaphasia,PPA)是語言功能進行性下降2年或以上,其他認知功能仍保留正常,與AD及其他額顳癡呆明顯不同。病理上也表現為以額、顳葉萎縮為主,無Pick小體。Mesulam(1982)首先報道6例慢性進行性失語不伴癡呆病例,Weintraub等(1990)命名為原發性進行性失語。主要臨床特點是:(1)通常65歲前發病,緩慢進行性失語,不伴其他認知功能障礙,可合并視覺失認、空間損害或失用等,日常生活能力可保留完好。(2)病程可長達10年以上,語言障礙可單獨存在數年,6~7年發展為嚴重失語或緘默,仍能保持生活自理,最終出現癡呆,部分病例初期表現為進行性失語,病情進展快,短期內發展成Pick病、運動神經元病或皮質基底核變性等。(3)神經系統檢查無陽性體征,MRI顯示優勢半球額葉、顳葉和頂葉明顯萎縮,SPECT顯示左側顳葉及額葉或雙側額葉血流量降低。目前額顳癡呆和Pick病尚無統一的診斷標準,以下標準可作參考:1.中老年人(通常50~60歲)早期緩慢出現人格改變、情感變化和舉止不當,逐漸出現行為異常,如Klüver-Bucy綜合征。2.言語障礙早期出現,如言語減少、詞匯貧乏、刻板語言和模仿語言,隨后出現明顯失語癥,早期計算力保存,記憶力障礙較輕,視空間定向力相對保留。3.晚期出現智能衰退、遺忘、尿便失禁和緘默癥等。4.CT和MRI顯示額和(或)顳葉不對稱性萎縮。5.病理檢查發現Pick小體和Pick細胞。具備1~4項,排除其他癡呆疾病,臨床可診斷為額顳癡呆,如有家族史、遺傳學檢查發現tau蛋白基因突變可確診;具備1~5項可確診為Pick病。無Pick小體和Pick細胞是額顳癡呆與Pick病的主要病理鑒別點
2015-12-30 13:27
-
其他網友提過類似問題,你可能感興趣
針對上述提問,推薦就醫問藥相關內容,希望幫助您更好解決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