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不知道到底是什么原因引起的這邊不適,以前不舒服的時候讓這一側的面部都有點不適,包括耳朵這邊,最近做了針灸,好像好了一點,但是還是沒有完全好,我想咨詢一下是淋巴出了問題還是怎么樣,現在就是有時候沒有癥狀,有時間有點僵硬不舒服?
我不知道到底是什么原因引起的這邊不適,以前不舒服的時候讓這一側的面部都有點不適,包括耳朵這邊,最近做了針灸,好像好了一點,但是還是沒有完全好,我想咨詢一下是淋巴出了問題還是怎么樣,現在就是有時候沒有癥狀,有時間有點僵硬不舒服?
-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王喆 主任醫師
沈陽市紅十字會醫院
三級甲等
神經外科(腦外科)
-
從您現在所描述的,第一個關注點是頸部的小結節,自覺為淋巴結。如果位于皮下,多考慮皮脂腺囊腫、毛囊炎、痤瘡未發等。如果再深一些,觸摸到橢圓形可滑動質軟或稍硬的多為淋巴結。b超可以明確是否為淋巴結或淋巴結的性質。醫生憑借經驗對結節的觀察及觸摸也可以初步判斷其性質。如果淋巴結質地柔軟或稍韌、活動好、與周圍分界清晰考慮炎性增大,多與皮膚軟組織感染等相關,痤瘡發作也可能是其增大的原因之一。一般只需解決局部感染問題即可。如長期存在、多為慢性,一般無需處理。
2018-12-25 07:15
-
-
回答3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尹君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耳鼻喉科
-
您好,根據你的訴說,寶寶一般的化膿性腦膜炎需要14天左右就會康復的,但是3至5天是嚴重期,所以要特別注意,寶寶要注意飲食和環境溫度的變化,以免著涼誘發或是加重腦炎,多飲水,一般的腦炎只要治療及時是不會造成后遺癥的,所以要及時發現及時治療,不要延誤病情,治療青霉素*皮試和清開靈輸液治療就可以了。
2015-12-30 20:53
-
-
回答2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黃飛龍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婦產科
-
您好化膿性腦膜炎(簡稱化腦),系由各種化膿菌感染引起的腦膜炎癥。小兒尤其是嬰幼兒常見。自使用抗生素以來其病死率已由50%~90%降至10%以下,但仍是小兒嚴重感染性疾病之一。其中腦膜炎雙球菌引起者最多見,可以發生流行,臨床表現有其特殊性,稱流行性腦脊髓膜炎。流行性腦脊髓膜炎(簡稱流腦),是由腦膜炎雙球菌引起的化膿性腦膜炎。多見于冬春季,兒童發病率高。腦膜炎雙球菌為革蘭氏陰性菌,由呼吸道侵入人體,在上呼吸道繁殖產主大量內毒素,在抵抗力低下時病原體侵入血液,繼而侵入腦膜,形成化膿性腦膜炎。病變主要在中樞神經系統。早期和輕型病例,炎性滲出物多在大腦頂部表面,以后逐漸蔓延,使全部大腦表面、基底部、脊髓被一層膿液覆蓋。蛛網膜下腔充滿漿液膿性分泌物,腦橋前面、第四腦室底及橋腦與小腦之間尤甚。腦膜表面的血管極度充血,常有血管炎,包括血管與血竇的血栓形成,血管壁壞死、破裂與出血。以上僅供參考。
2015-12-30 08:59
-
其他網友提過類似問題,你可能感興趣
針對上述提問,推薦就醫問藥相關內容,希望幫助您更好解決問題
什么是化膿性腦膜炎? 化膿性腦膜炎(purulent meningitis)是由各種細菌經不同傳播途徑所致的腦脊髓膜的急性化膿性感染(簡稱化腦)。是嚴重的顱內感染,常與化膿性腦炎或腦膿腫同時存在。臨床上表現為起病急驟,發熱、頭痛、嘔吐、驚厥、意識障礙和腦膜刺激征陽性,以及腦脊液膿性改變為特征。本病是嬰兒常見的感染性疾病。導致本病的病原菌種類與發病年齡有關,新生兒以大腸埃希菌、金黃色葡萄球菌性腦炎多見;嬰幼兒以肺炎球菌、流感嗜血桿菌性腦炎多見;3歲以上患兒則以金黃色葡萄球菌性腦炎多見。本病多數起病急、病情重,易于出現驚風、昏迷,有較高的病死率和后遺癥發生率。臨床上習慣根據病原體及腦脊液改變分為化膿性和非化膿性。迄今對本病的診治雖已有很大進展,但其病死率及神經系統后遺癥仍然較多,因此在兒科臨床工作中凡見到嬰幼兒發熱伴有意識狀態改變、易激惹及外周循環不良者,均應注意除外本病。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