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一般情況:經常頭暈,頭痛,胸悶,昏厥...
病情描述發病時間、主要癥狀、癥狀變化等):目前一般情況:經常頭暈,頭痛,胸悶,昏厥輔助檢查:昨天查出頸椎4-6節骨質增生,不知是否有直接原因病史:做過腦部磁共振,動態心電圖,無殊。
-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孫占娟 主治醫師
連云港市第一人民醫院
三級甲等
風濕免疫科
-
頸椎骨質增生一般常見于上班族或是長期伏案或是低頭工作者。隨著年齡的增長,骨質增生發病率增高。它是一種 正常的生理退化現象。再加上頸部一個姿勢勞累的長期刺激,使關節軟骨逐漸出現變性,關節磨損,而其外圍軟骨面便代償性增殖肥厚,日久就形成骨質增生。
2018-11-02 07:22
-
-
回答2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尹君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耳鼻喉科
-
疾病概述:骨質增生癥(一)概念骨質增生癥又稱為增生性骨關節炎、骨性關節炎(OA)、退變性關節病、老年性關節炎、肥大性關節炎,是由于構成關節的軟骨、椎間盤、韌帶等軟組織變性、退化,關節邊緣形成骨刺,滑膜肥厚等變化,而出現骨破壞,引起繼發性的骨質增生,導致關節變形,當受到異常載荷時,引起關節疼痛,活動受限等癥狀的一種疾病.分原發性和繼發性兩種.(2)好發人群多發生于45歲以上的中年人或老年人,男性多于女性,常用腰部活動的重體力勞動者及運動員易患此病,最常見于膝、髖、腰椎、頸椎、肘等關節.(3)病因1.原發性骨關節病是由于年齡增長、長期勞累,導致骨關節退行性改變、韌帶松弛,肌肉力量下降,關節的穩定性受到影響,關節的周圍形成骨刺,從而引起關節炎.2.繼發性骨關節病多因關節創傷、發育畸形等導致關節面不平、受力不均而引起本病.骨質增生癥屬中醫的"痹證"范疇,亦稱"骨痹".中醫認為本病與外傷、勞損、瘀血阻絡、感受風寒濕邪、痰濕內阻、肝腎虧虛等有關.(4)病理組織學改變1.病理學:不規則的軟骨損害,在負重區域的軟骨下骨硬化、囊腫,邊緣骨贅增生,干骺端血流增加及不同程度的滑膜炎.2.組織學:早期軟骨表面碎裂、軟骨細胞增生、軟骨面縱向裂開、結晶沉積,同時存在著軟骨修復、骨贅增生;晚期出現軟骨的徹底破壞,表現為軟骨硬化、軟骨消失及軟骨下局灶性骨壞死.3.生物力學:關節軟骨的可伸張性、抗壓力、抗剪切力及軟骨通透性降低.軟骨水分增加,過度腫脹,軟骨下骨硬化.4.生化改變:蛋白聚糖的含量(濃度)下降,其分子大小和聚集度改變,膠原纖維的大小、排列以及基質大分子的合成和降解均出現異常改變.(5)臨床表現1.頸椎骨質增生:病因:年齡因素、慢性勞損、外傷、咽喉部炎癥、發育性椎管狹窄、頸椎的先天性畸形、代謝因素、精神因素等均能引起頸椎骨質增生.臨床表現:頸項部有強硬的感覺、活動受限、頸部活動有彈響聲,疼痛常向肩部和上肢放射,手和手指有麻木、觸電樣感覺,可因頸部活動而加重.不同的病變累及不同部位,就出現不同的癥狀,晚期可導致癱瘓.頸椎骨質增生嚴重者還會引起頸椎病性高血壓、心腦血管疾病、胃炎、心絞痛、吞咽困難等..2.腰椎骨質增生:▲臨床表現:好發部位,以腰3、腰4最為常見.臨床上常出現腰椎及腰部軟組織酸痛、脹痛、僵硬與疲乏感,甚至彎腰受限.如鄰近的神經根受壓,可引起相應的癥狀,出現局部疼痛、發僵、后根神經痛、麻木等.如壓迫坐骨神經可引起坐骨神經炎,出現患肢劇烈麻痛、灼痛、抽痛、串痛、向整個下肢放射.▲病變發展及分類:(一).從時間上分,腰骨質增生可分為3個階段.第一階段為隱蔽階段,實際已經出現了增生部位,增生的厚度或長度僅在1~2毫米左右.此時對人的活動尚不構成影響,且無自我感覺,或稍有感覺也不體現為明顯的癥狀.所以,在隱蔽期一般不能引起人們的注意.這一階段大約持續1~2年的時間.第2階段為明顯階段,骨質增生的長度超過5毫米以上,對人體活動有明顯的影響.左邊椎間盤增生時,人體向左傾斜和彎曲,左邊的肢體即引發酸、痛、麻感.反之亦如此.有的人處于正常體位時也會產生一些癥狀,這說明某處神經長期受壓迫.此階段如果沒有得到根本的治療,則可能長期痛苦,以至影響正常的生活活動.這一階段可延續多年,以至一直進入第3階段.第3階段為癱瘓或運動障礙階段.一般骨質增生部位多、增生長度超過10毫米以上,多年得不到很好的治療,導致癱瘓或行走困難.這種情況在臨床上比較少見.(2)、從形態上分,腰椎骨質增生可分為4種.1、膨出狀:臨床上最普遍,即在骨質外層增厚,使表面層膨出.稱之為椎間盤膨出,也叫突出或肥大.2、角狀增生:在椎間盤的上角邊處形如牛角盤的突出,且向上挑,邊沿有尖狀突出,最易產生嚴重的癥狀.一般發生在頸、腰椎間盤上.3、柱狀增生:發生在活動角度較大的小關節部位,如指關節、膝關節等處.局部癥狀比較明顯但影響不大,痛苦也較少.但有個別人在腰椎處也長出長達20毫米的柱條骨體,影響十分嚴重.4、粒狀贅生體:發生在經常活動的大拇指與掌的活動關節處,在關節縫外贅生一粒球狀骨體,粒徑可達4~6毫米左右.影響其手指正常工作,甚至無力.在膝關節處也可以出現此現象.3.膝關節骨質增生:▲發病原因:3.1外傷因素由于損傷、膝關節畸形或炎癥等因素造成膝關節負重力線的改變,使膝關節面有效負重面積減少,關節面受力不均勻,沖擊力集中部位易發生關節軟骨的損傷,并造成骨小梁微小骨折(亞骨折),出現骨質塌陷,隨后則出現軟骨下骨硬化現象.同時,由于膝關節骨質增生患者的關節軟骨基質和關節滑液成分發生改變,失去了軟骨的彈性和周圍滑液的潤滑作用,故使軟骨易受磨損.而膝關節周圍骨贅增生是關節損傷的一種修復現象,機體為增加關節負重面積,降低承受壓力而出現代償性骨贅增生.3.2自身免疫反應膝關節軟骨受到機械性等因素破壞后,關節軟骨細胞、粘多糖及膠原蛋白的"隱蔽抗原"暴?/div>2014-12-1104:14:18向我提問
2015-12-30 09:58
-
其他網友提過類似問題,你可能感興趣
-
Q: 腰椎骨刺有哪些有效的治療方法 -
Q: 頸椎骨質增生頸椎曲度變形怎樣治療 -
Q: 體內含鈣過量會引發骨質增生嗎? -
Q: 手腳晚上麻木伴腰椎骨質增生如何處理? -
Q: 腳膝蓋關節骨質增生應采取哪些保護措施 -
Q: 骨刺是如何形成的? -
Q: 骨質增生有哪些癥狀表現? -
Q: 如何有效治療膝關節大量骨刺? -
Q: 老人膝關節骨刺怎樣有效治療? -
Q: 如何應對骨質增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