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滋病的主要癥狀??
我在網上看我的癥狀和艾滋病差不多,惡心,頭暈。因為我前兩天扎點滴,沒扎好,拔出來,重新找血管(在另一個手)在手上消毒,把針里的空氣放出來,就扎了進去。會不會啊
-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楊典秋 副主任醫師
臨沭縣人民醫院
二級甲等
皮膚科
-
你好,在感染艾滋病病毒數周(4~8周)內可能出現一些急性早期病狀,如淋巴結腫大、皮疹、盜汗、頭痛、咳嗽等,有的與一般感冒差不多。有高危行為的人若出現以下癥狀可高度懷疑感染了艾滋病,如長期低熱、慢性腹瀉、體重下降、咳嗽、盜汗等。以上是對于這個問題的回答,如有疑問,可面診咨詢。
2018-12-21 10:57
-
-
回答6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肖起濤 主治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內科
-
艾滋病的臨床癥狀最常見的是反復出現的低熱,伴有寒戰,消瘦,疲乏無力,繼之極度嗜睡無力,不能支持平常的體力活動.慢性腹瀉是某些艾滋病患者十分明顯的早期臨床表現.另有淋巴結腫大,皮膚損害,中樞神經系統癥狀.你的情況建議去醫院明確診斷.
2015-12-31 09:09
-
-
回答5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申蘭闊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全科
-
艾滋病臨床表現有四種類型.A,肺型:表現缺氧,呼吸困難,胸痛和X線檢查呈彌漫性肺部浸潤.肺部感染占艾滋病癥狀的50%,其中卡氏肺囊蟲引起的肺炎占80%.B,中樞神經系統型:約30%艾滋病病例出現此型,由病原體感染中樞神經系統或腫瘤,血管并發癥及中樞系統的腦損害,出現頭痛,意識障礙,癡呆,抽搐以及局灶性和周圍神經功能障礙,導致嚴重后果.C,胃腸型:水樣便瀉,每天10-20次,失水.養分消耗與丟失,體重減輕,衰弱.病原體主要為隱孢子蟲.D,發熱原因不明型:因病原體感染,出現高熱,不適,乏力及全身淋巴結腫大.針對您的情況,希望您能盡快到醫院檢查治療,以免耽誤治療時間. D,發熱原因不明型:因病原體感染,出現高熱,不適,乏力及全身淋巴結腫大.
2015-12-31 05:13
-
-
回答4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劉浩慶 醫師
肇慶市大旺開發區醫院
一級
全科
-
你好:艾滋病的臨床癥狀多種多樣,一般初期的開始癥狀象傷風,流感,全身疲勞無力,食欲減退,發熱,體重減輕,隨著病情的加重,癥狀日見增多,如皮膚,粘膚出現白色念球菌感染,單純皰疹,帶狀皰疹,紫斑,血腫,血皰,滯血斑,皮膚容易損傷,傷后出血不止等;以后漸漸侵犯內臟器官,不斷出現原因不明的持續性發熱,可長達3-4個月;還可出現咳嗽,氣短,持續性腹瀉.你的這種情況屬于皮膚過敏,你應該去皮膚科看看.
2015-12-31 01:56
-
-
回答3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吳志全 主治醫師
河北醫科大學附屬平安醫院
二級甲等
兒科
-
一,感染早期的癥狀:艾滋病病毒感染后的臨床表現多數無特異性.感染早期的臨床表現很象感冒的癥狀,包括發燒,無力,頭痛等.困此,很多感染者當出現這些癥狀時還以為是感冒,而沒有意識到是艾滋病病毒感染.早期的感冒樣癥狀一般幾天就會過去.當感染者的血液中出現能檢查出的抗體后,感染者就沒有癥狀了,可以正常工作和生活.除了檢查血液外,其它檢查都不能診斷一個人是否感染了艾滋病病毒.有些人還可發生腹瀉.這種癥狀通常持續1-2周后就會消失,此后病人便轉入無癥狀的潛伏期.潛伏期病人的血液中有艾滋病病毒,血清艾滋病病毒抗體檢查呈陽性反應,這樣的人稱艾滋病病毒感染者,急性感染期多發生于感染后2-6周,主要表現為流感樣癥狀,發熱,頭痛,肌關節痛,咽痛,皮疹,全面身淋巴結腫大,有的像單核細胞增多征.有的出現腦膜炎癥狀,有的病人此期輕微,持續3-14天,進入無癥狀期,病人持續發熱,淋巴結腫大,消瘦.血象正常,或淋巴細胞減少,血液中可HIV抗原,但血清抗體陽性時間延遲,一般輸血感染后2-8周,性交2-3個月.
2015-12-31 00:05
-
-
回答2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黃飛龍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婦產科
-
1,一般性癥狀持續發燒,虛弱,盜汗,全身淺表淋巴結腫大,體重下降在三個月之內可達10%以上,最多可降低40%,病人消瘦特別明顯.2,呼吸道癥狀長期咳嗽,胸痛,呼吸困難,嚴重時痰中帶血.3,消化道癥狀食欲下降,厭食,惡心,嘔吐,腹瀉,嚴重時可便血.通常用于治療消化道感染的藥物對這種腹瀉無效.4,神經系統癥狀頭暈,頭痛,反應遲鈍,智力減退,精神異常,抽風,偏癱,癡呆等.5,皮膚和粘膜損害彌漫性丘疹,帶狀皰疹,口腔和咽部粘膜炎癥及潰爛.6,腫瘤可出現多種惡性腫瘤,位于體表的卡波希氏肉瘤可見紅色或紫紅色的斑疹,丘疹和浸潤性腫塊.它的具體傳播途徑有三種:血液傳播,性傳播,母嬰傳播.
2015-12-30 14:29
-
其他網友提過類似問題,你可能感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