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正確對待飲食??
最近專家研究表明,對于很多家庭而言,飲食方面存在著許多誤區。他說,對于喜歡吃炒菜的市民,應該注意對菜的烹調方法;對于喜歡煲湯的人,煲湯時間也很有講究。如何正確對待飲食??
-
回答4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李希弘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全科
-
四、餓了喝杯水在調整的剛開始,在兩餐之間如果感覺到饑餓的話,你可以選擇喝一杯水。通常我們在口渴的時候也會產生饑餓感,因此在這個時候只要喝一杯200到300ml的水就可以消除這種饑餓感。有些人每天都習慣喝一些含糖以及咖啡因的飲料,這些飲食也是造成生理需求不正常的原因之一,只要少喝或不喝這些飲料也可以幫助調節我們的生理過程,并且通常會改善我們的食欲。營養學家建議,我們每天應該喝10次水,每次喝水200ml。
2015-12-31 12:28
-
-
回答3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劉保福 主治醫師
威縣常屯衛生院
一級甲等
婦產科
-
現在吃素食的人越來越多,有一部分人是因為害怕葷食會引起肥胖、冠心病等。但如果絕對食素,并非有利于健康。食素者蛋白質往往攝入不足,會發生抵抗力下降、渾身無力、水腫等情況。另外由于食素者食物單調,機體中掌管食物消化的酶系統功能逐漸遭到破壞,最后會導致物質交換失調。植物性食品中含有豐富的維生素、無機鹽和有機酸,而缺少造血的微量元素鈷、錳、鐵和銅等。此外,植物性食品脂肪含量少,但人體每天需要50克左右的脂肪,要想滿足這種需要,就要大約吃5千克的植物性食品,而且,植物蛋白很難代替動物蛋白。故從抗衰益壽的角度看,絕對素食不可取,只有葷素搭配、營養全面、平衡膳食,才是通往健康長壽之路。
2015-12-31 04:06
-
-
回答2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吳志全 主治醫師
河北醫科大學附屬平安醫院
二級甲等
兒科
-
一、等到真餓時再加餐在兩餐之間如果出現饑餓感的時候,先等15分鐘再對它做出反應,并使之成為習慣。通常來講出現饑餓感后如果不立即進食,饑餓感有可能很快就會消失。這就說明這個時候所產生的饑餓感并不是以為身體的需要,而有可能只是因為其它方面的不適,比如如果你處于煩惱,勞累,憂郁或者是焦急狀態等這些情況都有可能致使饑餓感的產生。二、該加餐時就加餐在喝了一大杯水之后,再又等了十五分鐘以后,如果你還感覺到餓的話,在這個時候你可以選擇吃一些天然、低能量的食物。比如說是吃一片新鮮的水果,一杯低脂的牛奶,少量的堅果,或者是一些蘸有鷹嘴豆沙的谷類餅干。對于那些習慣吃高脂肪的,加工過的食品的人群,你最好是學著轉變觀點,其實天然食品不僅能夠滿足身體的能量需要,而且可以使我們避免過度的飲食。三、進餐時間穩定,營養均衡我們人類的身體是神奇的,它能根據你的不同進食節奏而進行相對應的調整,如果你每天能做到進食時間規律,你的身體自然而然的就會形成一個精準的飲食時鐘。這樣有規律性的三餐會給你身體提供所需要的營養,那么在兩餐之間就不會有饑餓感。對于每天所吃的食物營養,你可以去參考中國營養學會提供的飲食指南。
2015-12-31 01:59
-
-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申蘭闊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全科
-
“湯是每天必備的,對于許多市民來說,認為煲湯時間越長營養越多,這也是一個誤區。”。“以燉骨頭湯為例,很多人認為熬得時間越長,骨頭里的鈣質才能全跑出來,燒煮時間少則一二個小時,多則三五個小時,有的甚至燒一天,殊不知,這種無謂的燒煮是毫無科學道理的。”
2015-12-30 22:24
-
其他網友提過類似問題,你可能感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