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乳腺炎怎么辦
去年12月31號我生了一小孩,因小孩臉有點黃,醫生讓我半個月后才喂奶,當是時,乳汁已變少,喂奶后一周多我的乳房左惻便出現了一腫塊,外呈紫紅色.2月六號我去看了醫生,醫生給我做了穿刺,做了病理檢查說是乳汁堵塞絆感染,打了三天青霉素,但一個月后腫塊無變化.我又去了另外一家醫院,醫生給我開了十天的藥,藥吃完了,腫塊依然無變化.昨天我去了一家省會級醫院,他們給我做了B超,醫生說有部分乳汁已硬結,沒給任何治療意見,只說待觀察.請問我這毛病就沒法治嗎?
-
回答5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戚大弟
上海市青浦區朱家角人民醫院
二級乙等
外科
-
乳腺炎是乳房的急性化膿性感染,為細菌(金黃色葡萄菌等)經乳頭皸裂處或乳管口侵入乳腺組織所引起.本病以初產婦為多見,好發于產后第3-4周.發病前常有乳頭皸裂,乳頭隱畸形,乳房受擠壓,乳汗淤積等誘因.本病初起乳房腫脹,疼痛,腫塊壓痛,表面紅腫,發熱;如繼續發展,則癥狀加重,乳房搏動性疼痛.嚴重者伴有高燒,寒戰,乳房腫痛明顯,局部皮膚紅腫,有硬結,壓痛,患側腑下淋巴結腫大,壓痛.炎癥在數天內軟化,形成乳房腫,有波動感,膿腫深的皮膚發紅及波動感不明顯.形成本病的主要原因有乳腺管阻塞,乳汁淤積;或因嬰兒吸乳時損傷乳頭所導致.本病的臨床特點為發病急,可伴有發熱,畏寒,病側乳房紅腫熱痛,出現硬塊,最后形成膿腫等.建議中醫中藥外敷治療.邱醫堂中醫傳統外科膏藥活血生肌膏貼敷可治療乳腺炎,乳腺囊腫,,乳房腫塊,乳房腫痛,通過膏藥外敷,通經活絡,活血化淤,消腫止痛,軟堅散結.迅速打通瘀阻的腺管,消除炎癥,消腫止痛;排除乳腺中的淤積毒素,軟化吸收腫塊增生組織;有效活化腺體組織,促進細胞正常分化,乳腺疾病不再復發.對患者肝,胃,腎臟等功能無任何損傷,療效迅速,作用持久,無副作用.
2015-12-31 18:57
-
-
回答4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史東岳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全科
-
炎癥初期嬰兒可以繼續哺乳,但喂奶前后應清潔乳頭,嬰兒的口腔及乳頭周圍,這樣可起到疏通乳管,防止乳汁淤積的作用.應用吸乳器排空乳汁,用中藥外敷以促進炎癥的吸收或配合理療.中藥外敷.取硝芒100克,研細,加入面粉調成糊劑.貼敷于息側乳房局部,可減輕乳房疼痛.
2015-12-31 15:56
-
-
回答3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尹君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耳鼻喉科
-
急性乳腺炎是細菌感染引起的乳腺組織的急性化膿性感染,絕大多數發生于產后1個月內的哺乳婦女,尤以初產婦為多。病原菌或直接侵入乳腺管,或自乳頭皸裂破損處侵入,沿淋巴管蔓延至乳腺葉間的脂肪、纖維組織,引起化膿性感染,繼而發展為膿腫。為此,一旦發現 急性乳腺炎,應該積極采取措施進行治療。 急性乳腺炎治療方法主要有以下的幾大方面: 急性乳腺炎的治療方法1.物理療法適用于乳腺炎的早期治療,以促使炎癥消退或局限。 (1)冷敷治療:冷敷能使局部溫度下降,毛細血管滲出減少,周圍神經傳導沖動減緩,具有鎮痛、消腫、抑制炎癥擴散、減少乳汁的分泌的作用。熱敷時膿腫形成較冷敷快,冷敷的切開排膿率為40.42%,低于熱敷的切開率(熱敷的切開率為82.9%),且冷敷越早越好。 ①時機:于急性炎癥的早期(發病后的24h內),在炎癥尚未被控制的48h內進行,48h后可改為熱敷。乳腺炎 ②方法:碎冰后,以冷水沖去棱角,置入冰袋。用棉布包裹冰袋外,置于硬結局部3~4h。局部皮膚復溫后可再行冷敷。若局部麻痛不可忍受,改為短時間冷敷,冬天可用冷水敷。 ③注意問題:在冷敷的同時可多飲水,使乳汁變稀,減少淤滯,利于乳汁的排出,以起到引流及沖洗作用,有利炎癥的消退。冷敷時尚須注意防止局部凍傷。如患病后24h內用冷敷尚未能控制者,可放棄冷敷而改為熱敷,以利炎癥吸收。 (2)熱敷治療:急性乳腺炎起病3天后,局部病灶呈現浸潤和滲出改變。此時熱敷可增加局部組織血流,促進白細胞趨化,提高白細胞的吞噬功能,促進炎性滲出物的吸收,局限和液化,具有鎮痛、消炎的作用。乳腺炎 ①時機:發病24h或48h以后、炎癥已經局限者。 ②方法:以50℃左右溫熱敷布置于紅腫局部,上蓋以紗墊保溫。每次20~30min,3~4次/d。水腫明顯者可用25%硫酸鎂濕熱敷。 (3)紅外線、紫外線:前者熱力穿透性強,可達乳房組織的深部,其效果比濕熱敷更佳;后者通過光化學作用,具有較強的消炎、止痛作用。 (4)乳房按摩:排盡剩乳用負壓吸引法,如吸奶器吸引或人吸等。負壓吸力過大,易使乳管暫時狹窄,影響排乳效果。乳房按摩則是利用擠壓的作用,排空乳管,促進淤結消散。該法適用于乳管閉塞、乳汁淤積,或小葉炎癥初期的患者。若局部水腫明顯、伴有發燒,或膿腫已經形成者,則禁用此法。 ①手法按摩:五指并攏,以兩手小魚際部,夾持乳房基底部,沿乳管走行,向乳頭部輕輕按摩1~2min。然后用手掌由淤積硬結的外緣向乳頭方向逐步推趕并輕揉擠,反復按摩5~10min,即可將淤積的乳汁逐漸推出。按摩時,可以用手輕輕提動乳頭數次,以擴張乳頭部的輸出管。若按摩前先作局部熱敷,效果更好。 ②梳背按摩:乳房患部涂少量油脂(液體石蠟或蓖麻油均可),以減少摩擦對乳房皮膚的刺激,避免皮膚損傷。用烤熱的木梳背(以不燙傷皮膚為度)由乳房基底部開始,經患部再向乳頭連連推趕,使閉塞的乳管由內向外、由小而大,漸漸被乳汁所擴張,終至全管通開,積乳排出,患者可在短期獲愈。
2015-12-31 03:46
-
-
回答2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申蘭闊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全科
-
同側肩井穴治療此病療效很好.但針刺此穴需要專業針灸人士操作.請不自行動手.
2015-12-31 03:05
-
-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王海龍 醫師
邢臺市威縣第二人民醫院
二級甲等
內科
-
你好啊,得了急性乳腺炎可以通過冷敷治療:冷敷能使局部溫度下降,毛細血管滲出減少,周圍神經傳導沖動減緩,具有鎮痛、消腫、抑制炎癥擴散、減少乳汁的分泌的作用。熱敷時膿腫形成較冷敷快,冷敷的切開排膿率為40.42%,低于熱敷的切開率(熱敷的切開率為82.9%),且冷敷越早越好。
2015-12-31 00:24
-
其他網友提過類似問題,你可能感興趣
針對上述提問,推薦就醫問藥相關內容,希望幫助您更好解決問題
什么是急性乳腺炎? 急性乳腺炎(acute mastitis)是乳腺的急性化膿性感染,包括乳頭炎、乳暈炎及乳腺炎。最常見于哺乳期,尤其是初產婦。有文獻報道急性乳腺炎初產婦患病率為50%,初產婦與經產婦之比為2.4:1。哺乳期的任何時間均可發生,但以產后3—4周最為常見,故又稱產褥期乳腺炎。病原菌以金黃色葡萄球菌多見,其次是鏈球菌,如不及時處理,則發展為蜂窩織炎、化膿性乳腺炎或乳腺膿腫。發病率為2.9%~4.8%。乳汁淤積和細菌入侵是兩大發病原因,前者主要由于乳頭過小或內陷、乳汁過多和乳管不通致排空不暢所致;入侵細菌多來源于乳頭皮膚的破損、不良哺乳習慣、嬰兒口腔炎癥等。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