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5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孔書雪 醫師
河北省邢臺市威縣人民醫院
二級甲等
內科
-
你的情況和我一樣,應該就是為頸椎病導致的,建議早期抓緊治療,我使用的是天地通遠紅外貼,一種膏藥,效果不錯,你可以試下
2016-01-01 18:10
-
-
回答4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薛祖洋 醫師
冠縣人民醫院
二級甲等
兒科
-
腰神-草寶堂專治此類風濕骨病,具體可到腰神-草寶堂的和迅博客了解。已治好的不計其數。
2016-01-01 15:32
-
-
回答3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王慶松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全科
-
你好!你的病為神經根型頸椎病,現把治療法給你,僅供參考:神經根型頸椎病神經根型頸椎病是中老年人的常見病,多發病,男多于女,其發病率占各型頸椎病的56、7%。重力勞動者較多,起病緩慢,有時因一定程度的損傷誘發;過度低頭,長時間低頭作業也可誘發。可單側發病,也可雙側發病。它是頸椎后方突出物壓迫和刺激神經根所引起。其癥狀有疼痛。疼痛為絞痛,鈍痛或灼痛,頸部功能障阻,影響工作和睡眠。病因病機由于頸部解剖上的特殊,長期負重頭顱,運協且活動范圍較大,當前伸后屈時及左右旋轉、側彎頭顱運動時,頸椎所受的重應力均在變化,如果頸部姿態勢不良,長期限勞累,則易發生頸部肌肉及韌帶等軟組織勞損。頭頸部外傷,或感受風寒濕邪、內傷、頸椎骨關節退行性病變、炎癥刺激等,導致頸肌肉痙攣,破壞了頸椎的平衡應力,或頸部活動超出了正常范圍時,頭顱在輕微外力作用下,就可以引起椎骨關節旋轉、移位,頸椎間盤受到此種外應力的影響,而發生頸椎間盤退行性病變,甚至發生髓核從后方脫出,壓迫或刺激神經根出現臨床癥狀。同時也加速頸椎骨關節的病理變化,導致頸椎解剖位置的變化,而發生頸椎失穩,代謝性骨質增生,若壓迫或炎癥刺激則引起神經根型頸椎病。如Lushka關節部的骨質增生,可引起椎間孔變窄;外傷勞損或導致頸椎骨關節錯位而出血,使經脈閉塞,血瘀氣滯,誘發根袖部組織肥厚,粘連及纖維化病變,炎平刺激或壓迫又可使神經根扭曲或變形,是引起神經根型頸椎病的主要原因;如鉤椎關節骨刺向后增生可刺激和壓迫神經根;椎體后緣骨質增生,在椎管內前根受壓,可導致運動神經受損,出現受累神經根支配的頸肩或上肢肌肉深部鈍痛或沉重的感覺。枕大神經從環、樞椎椎弓間穿出,環樞椎周圍軟組織損傷或錯位,或引起頭部疼痛。上呼吸道病毒感染所致者,常有一側或雙側頸、肩、胸及背上肢的放射性疼痛和麻木,并有相應區域感覺和運動障阻,深反射減弱或消失,頸胸椎旁可有壓痛及放射痛,但發病年紀輕,多有感染病史,應結合X光片鑒別。頸椎關節突關節滑膜炎、關節囊內積液、腫脹,可使鄰近的神經根受到刺激而出現根性痛。頸5---胸1前支如受到激惹,病人可出現上肢臂叢神經癥,關節突關節有炎癥時,關節囊分布有敏感的神經末稍,可反射性的使有關的肌肉發生痙攣,出現一側放射痛,頸肩脹痛,頸功能受限。根動脈為神經的營養動脈,在椎間孔內神經根前面的前根動脈受壓,引起相應神經根缺血性病變而出現根性癥狀。前斜角肌損傷或患椎移位使支配該肌的神經根受累引起肌痙攣。前斜角肌收縮時,位于前中斜角肌間的臂叢神經和鎖骨下動脈可受壓,引起肩部及上肢放射痛,尺神以區麻木感,上肢皮溫較底。分布在肌肉、肌腱內的神經末稍對被動活動所至的牽扯性刺激具有易感性,可引起疼痛反應。臨床表現及診斷(一)臨床表現神經根型頸椎病的臨床表現有疼痛,主要是頸肩疼痛,向一側或兩側上肢放射。疼痛為絞痛、純痛或灼痛,影響工作和睡眠。頭頸部后伸和咳嗽、噴嚏、用力大便時疼痛加劇。部分病人有頭痛,頭暈、耳嗚。上肢發沉、酸軟無力,握力減退、或持物易落地現象。手指和前臂多出現麻木和疼痛。體征:頸部明顯活協受限,發僵。病變椎棘突、患側肩胛內上角和胸大肌區常有壓痛。上肢及手指感覺悟減退,可有肌肉萎縮。支配肱二頭肌的主要神經為頸6神經。肱三頭肌為頸3神經,在早期病變,這些神經根如受到激刺可出現腱反射活躍,損傷性病變側腱反射擊減退或消失。(二)診斷依據神經根型頸椎病主要根據患者主訴中的根性癥狀,上肢腱反射及痛變化等體征,后頸部棘突、軟組織拇指觸診及頸椎X片所見,結合臨床癥狀進行綜合分折,大部分病例可及時診斷。臨床上神經根性頸椎病的診斷依據如下:1、病人年齡在40---60歲之間,男多于女。2、患者有頸肩臂部疼痛,手指麻木等癥狀,部分患者可并發椎動脈型頸椎病所致的眩暈癥狀。3、患者頸部旋轉或后伸活動受限。4、患者移位的患椎棘突及關節囊部有明顯壓痛。5、部分患者頸椎X線側位片或顯示患難與共椎移位;在正側位或斜位片示椎體后緣及Luschka關節部骨質增生,或患難與共椎移位出現的解剖位置變化。結合臨床癥狀和體征,這些X光片變化在定位上地意義。有的頸椎病生理前圖凸消失,椎間隙變窄椎體相鄰有骨剌增生。可有頸椎滑脫等。6、試驗檢查1臂叢牽拉陽性;2壓頸試驗陽性;3頸間孔擠壓試驗陽藥物康復治療:中醫辨癥施治神經根型頸椎病的治療多以活血化瘀,舒筋止痛,濕經散寒為主:對于減輕本病的癥狀有一定療效。常用的中成藥有:頸復康、風濕痹痛片、骨刺片等。常用的方劑有:頸椎痛痹方、活血止痛方、老肢傷殘湯、活血通髓湯,三痹湯等。本人發明的(頸腰骨康丸)對本病有根治的功能,一般服用本藥二----三個療程臨床觀察10----8年不復發者近300人左右。臨床病歷回放:、崔某某,男52歲,國干部。2002年12月3日患者以兩上肢疼痛月余為主訴來院求診,疼痛向中指、無名指及小指放射,中指麻痛感最重。MRI(片號:1321)報告:頸4--6椎椎間盤向后方突出,頸椎管狹窄,2--7椎間盤退行性病變,神經根受壓,脊髓信號異常。脈沉弦,舌質淡,苔薄白,舌尖紅。中醫診斷:風寒痹癥;西醫診斷:神經根性頸椎病。治以溫經散熱,活血祛風除痹。內服頸腰骨康丸(服法同前)。局部外貼,《椎間消痛膏》,由于患者疼痛嚴重,近45天未能入睡,外加中藥湯劑、方用如下:葛根、桂枝、白芍、赤芍、靈仙、地龍、乳香、沒藥、全蟲、制川龜、(另包)草烏(另包)先煎40分鐘,再加余藥。每日一劑,分早晚兩次服。16日二診,服上藥疼痛減輕,每晚能睡3小時。效不跟方,三劑,服法同前。19日三診:上肢活動時有輕度疼感,手部仍有麻痛感,守方加黃芪、當歸。12月26日四診:上肢活動仍有輕度疼感,停服中藥湯劑與外貼藥膏,僅服頸腰骨康丸。共三個療程、其病若失。2004年1月再作MRI復查對比,(片號:黃河三門峽醫院113443號)報告;除神經根有輕度受壓外,椎管無明顯狹窄,脊髓信號未見異常。2004年隨訪頸椎病位見復發,仍在工作。
2016-01-01 07:53
-
-
回答2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邢學法 主治醫師
冠縣辛集中心衛生院
一級
外科
-
手指麻木首先要考慮是頸椎不好引起的,另外糖尿病等也會引起手指的麻木。確診的話可以去醫院拍個頸椎X光片,或者頸椎磁共振,后者可以清楚看到頸椎間盤、脊髓是否病變。最好平時多活動頸椎,另外可以吃點營養神經的藥物如彌可保。不治療的話手指麻木會加重,還會出現頸肩部疼痛,頭暈等反應。
2016-01-01 03:19
-
-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王海龍 醫師
邢臺市威縣第二人民醫院
二級甲等
內科
-
你好,這種情況一般的情況頸椎疾病的情況比較常見的,建議拍片檢查一下。
2016-01-01 03:06
-
其他網友提過類似問題,你可能感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