痛風病的癥狀都有什么?
最近我老是覺得睡到半夜的時候就會覺得手指的關節好痛,痛得我無法入睡。都不知到為什么會這樣的,因為已經持續了一個星期多了所以不得不去看醫生,醫生說我是得了痛風病的急性關節炎。
-
回答5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楊東銀 醫師
安都衛生院
一級
內科
-
您好,痛風在發病過程中除了會出現關節腫脹、疼痛、發紅外,根據不同時期的臨床表現也會出現不同的病癥表現: 1.無癥狀期血清尿酸鹽濃度隨年齡而升高,又有性別差異。這一階段主要表現為血尿酸持續或波動性增高,從血尿酸增高到癥狀出現時間可長達數年至數十年,只有在發生關節炎時才稱為痛風。 2.急性關節炎是發作期是原發性痛風最常見的首發癥狀,好發于下肢關節,以拇趾及第一跖趾關節為多見。初發時為單關節炎癥,反復發作則受累關節增多。痛風的發作表明血尿酸濃度長時期過飽和而導致大量尿酸鹽在組織中沉積。 3.痛風的癥狀間歇期痛風發作持續數天至數周可自然緩解,不留后遺癥而完全恢復,而后出現無癥狀階段,稱為急性發作間歇期。此后可再發,約60%患者1年內復發,間歇期也有長達10余年者。 4.痛風石及慢性關節炎期未經治療或治療不佳的患者,尿酸鹽結晶沉積在軟骨、肌腱、滑囊液和軟組織中。痛風石為本期的常見表現,常發生于耳輪、前臂伸側、跖趾、手指、肘部等處。尿酸鹽在關節內沉積增多,炎癥反復發作進入慢性階段而不能完全消失,引起關節骨質侵蝕缺損及周圍組織纖維化,使關節發生僵硬畸形,活動受限,隨著炎癥的反復發作,使病變越來越加重,嚴重影響關節功能。早期防治高尿酸血癥,病者可無本期的表現。 希望對您的生活又所幫助使您能夠正確認識痛風,根據痛風的癥狀來對其進行相關的防護治療,進而使痛風能夠得到有效的防治,使患者遠離痛風病。如您還有任何的疑問,可以點擊咨詢。
2016-01-01 16:16
-
-
回答4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軒存旺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全科
-
急性痛風性關節炎多數患者發作前無明顯征兆,或僅有疲乏、全身不適和關節刺痛等。典型發作常于深夜因關節痛而驚醒,疼痛進行性加劇,在12小時左右達高峰,呈撕裂樣、刀割樣或咬噬樣,難以忍受。受累關節及周圍組織紅、腫、熱、痛和功能受限。
2016-01-01 15:03
-
-
回答3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王興國 主治醫師
瑞麗市人民醫院
二級甲等
骨科
-
痛風病癥狀:發作時間通常是下半夜。該階段的痛風癥狀表現為腳踝關節或腳指,手臂、手指關節處疼痛、腫脹、發紅,伴有劇烈疼痛。使用顯微鏡觀察,會發現患處組織內有松針狀尿酸鹽沉淀。就是尿酸鹽沉淀引起的劇烈疼痛。請注意,發病期的血尿酸由于已經生成沉淀,所以尿酸值比平時最高值低
2016-01-01 09:18
-
-
回答2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邢學法 主治醫師
冠縣辛集中心衛生院
一級
外科
-
痛風又稱“高尿酸血癥”,嘌呤代謝障礙,屬于關節炎一種。痛風是人體內嘌呤的物質的新陳代謝發生紊亂,尿酸的合成增加或排出減少,造成高尿酸血癥,血尿酸濃度過高時,尿酸以鈉鹽的形式沉積在關節、軟骨和腎臟中,引起組織異物炎性反應,即痛風。由于尿酸在人體血液中濃度過高,在軟組織如關節膜或肌腱里形成針狀結晶,導致身體免疫系統過度反應(敏感)而造成痛苦的炎癥。一般發作部位為大拇指關節,踝關節,膝關節等。長期痛風患者有發作于手指關節,甚至耳廓含軟組織部分的病例。急性痛風發作部位出現紅、腫、熱、劇烈疼痛,一般多在子夜發作,可使人從睡眠中驚醒。痛風初期,發作多見于下肢。痛風可以出現腎臟損害。據統計,痛風病人20%—25%有尿酸性腎病,而經尸檢證實,有腎臟病變者幾乎為100%。它包括痛風性腎病、急性梗阻性腎病和尿路結石。
2016-01-01 08:49
-
-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張建國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中醫科
-
你好,患了痛風的患者在急性關節炎期患者常常會在半夜,因為腳趾、踝關節、膝關節、腕關節、指關節、肘關節等處出現紅腫熱痛的癥狀而被痛醒。并且患者會發現,這些關節的正常功能有了明顯的障礙。測量體溫時會發現溫度有升高。
2016-01-01 05:33
-
其他網友提過類似問題,你可能感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