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4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特約醫生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全科
-
原發性膽汁性肝硬化預后,肝內梗阻性膽汁性肝硬化,是由于肝內小膽管慢性進行性炎癥性破壞,伴匯管區炎癥及肝內膽汁淤積,導致纖維化及肝硬化。本病多發生于中年婦女,病因不明。其主要臨床表現為慢性梗阻性黃疸和肝脾腫大;晚期可出現肝功能衰竭和門靜脈高壓征象。在病程早期即出現抗線粒體抗體(AMA)是本病的特點。PBC常與其他自身免疫性疾病同時存在。原發性膽汁性肝硬化的病因是什么?本病的病因至今仍未闡明,可能與以下因素有關:1.遺傳因素流行病學調查顯示,PBC有家族史及家庭聚集現象。患者中HLA-DR8陽性率顯著高于正常人群,表明個體對PBC的遺傳易感性。2.免疫因素(1)自身免疫反應目前認為,PBC的發病是機體對肝內小膽管的自身免疫反應。患者血清中免疫球蛋白增高,尤以IgM增高為著,且可檢出多種自身抗體,其中以AMA陽性為本病的特征之一。此外,本病常與其他自身免疫性疾病,如類風濕關節炎、干燥綜合征、硬皮病等同時存在,也提示與自身免疫有關。(2)移植物抗宿主反應有人認為,母體與胎兒抗原結構不完全符合的淋巴細胞通過胎盤進入胎兒體內,由于胎兒未成熟的免疫監視機制不能對其識別,以致母體淋巴細胞持續存在,并作為免疫活性細胞對胎兒組織抗原發生免疫攻擊,導致移植物抗宿主反應(GVHR)。
2016-01-02 05:17
-
-
回答3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特約醫生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全科
-
原發性膽汁性肝硬化預后,原發性膽汁性肝硬化的發展過程各不相同,可數年不影響病人的生活質量,無臨床表現的病人在2~7年后可出現癥狀,病情緩慢進展提示病人可長期存活.有些病人10~15年僅有輕微的癥狀,其他在3~5年惡化.血清膽紅素增高,伴有自身免疫紊亂,組織學變化不斷進展提示預后不良.膽紅素>6mg/dl(100μmol/L)生存時間<2年.當瘙癢消失,黃斑瘤萎縮,血清膽固醇下降,提示預后良好.原發性膽汁性肝硬化的最終表現與其他類型肝硬化相似:門脈高壓和食道靜脈曲張,腹水,肝,腎功能衰竭等.治療無特異性治療.皮膚瘙癢可用消膽胺控制,每日6~12g,分次口服.骨質疏松尤其難以治療,雌激素可能有一些效果.脂肪痢的病人需補充Ca和維生素A,D和K,以防止它們的缺乏.原發性膽汁性肝硬化并發癥的治療與其他類型肝硬化相同.皮質類固醇激素已被應用,但一般認為應忌用,因為皮質類固醇激素可加重骨質疏松.在許多臨床實驗中,其他免疫抑制劑的應用也未能提高病人的生活質量或延長其壽命.秋水仙素0.6mg,每日2次,可減輕肝纖維化,可能有一定的作用.熊去氧膽酸每日10mg/kg可改善肝功能,
2016-01-01 13:59
-
-
回答2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特約醫生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全科
-
平時需要注意提倡高蛋白質、高維生素、低糖、低脂肪飲食。不吃或少吃動物性脂肪、甜食(包括含糖飲料)。多吃青菜、水果和富含纖維素的食物,還有適當增加運動,促進體內脂肪消耗。
2016-01-01 12:48
-
-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特約醫生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全科
-
你好這個情況比較復雜。建議進一步進行肝功能檢查確定情況。同時積極進行住院治療。
2016-01-01 10:35
-
其他網友提過類似問題,你可能感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