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劉澤群 主治醫師
廣州市婦女兒童醫療中心
三級甲等
婦產科
-
胎兒先天性心臟病的表現包括心臟結構異常、心律失常、發育遲緩、呼吸困難、發紺等。關愛自己,從關注健康開始。身體不適時,請及時就醫,并在醫生指導下合理用藥。
2018-11-22 15:53
1. 心臟結構異常:如房間隔缺損、室間隔缺損等。
2. 心律失常:心跳節律不規律。
3. 發育遲緩:體重、身高增長緩慢。
4. 呼吸困難:呼吸急促、費力。
5. 發紺:皮膚、黏膜呈現青紫色。
孕婦應重視孕期檢查,及時發現胎兒可能存在的先天性心臟病。
-
-
回答4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賀濤 主治醫師
河北省邢臺市威縣人民醫院
二級甲等
內科
-
上述情況可以中醫針灸矯正
2016-01-02 00:35
-
-
回答3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崔立靜 醫師
中原油田醫療衛生服務中心光明醫院
一級
內科
-
可以用藥物或針灸改變胎兒體位或改變孕婦的體位以達到調整胎兒的體位.建議你去婦科咨詢治療.
2016-01-01 22:04
-
-
回答2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軒存旺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全科
-
胎位不正在不同的懷孕周數有不同的發生率。在懷孕五個月時,約有33%的胎兒是屬于胎位不正的;而在八個月時,胎位不正的發生率下降至8.8%;到了懷孕九個月時,只有5%左右的孕婦被診斷為胎位不正。這表示,在懷孕中期發現胎位不正的胎兒,大多會在足月時轉變成為正常的胎位。通常,在孕7個月前發現的胎位不正,只要加強觀察即可。因為在妊娠30周前,胎兒相對子宮來說還小,而且母親宮內羊水較多,胎兒有活動的余地,會自行糾正胎位,在孕30周后大多能自然轉為“頭位”。然而一般而言,若在妊娠30-34周還是胎位不正時,就需要矯正了。在孕期,胎位不正不會對母兒帶來不良影響,但它是造成難產的常見因素之一。不過現代醫學完全有辦法進行處理。下文以最常見的臀位為例來介紹一些產科矯正方法。膝胸臥位操糾正孕婦排空膀胱,松解腰帶,在硬板床上,俯撐,膝著床,臀部高舉,大腿和床垂直,胸部要盡量接近床面。每天早晚各1次,每次做l5分鐘,連續做1周。然后去醫院復查。如果在孕32周-34周時,胎兒仍未轉向,醫生就要考慮為孕婦實行外轉胎位術,讓胎兒翻轉,使孕婦能順利分娩。
2016-01-01 10:56
-
其他網友提過類似問題,你可能感興趣
針對上述提問,推薦就醫問藥相關內容,希望幫助您更好解決問題
什么是胎位異常? 除枕前位為正常胎位外,其余胎位均是胎位異常,包括胎產式異常、胎先露異常和胎方位異常。分娩時枕前位約占90%,胎位異常約占10%,其中胎頭位置異常多見,胎頭在骨盆腔內旋轉受阻可造成持續性枕橫位和持續性枕后位,胎頭俯屈不良可造成面先露、額先露,其他還有高直位和前不均傾位;胎產式異常包括臀先露、肩先露和復合先露。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