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吳樹鐸 副主任醫師
廣東省中醫院
三級甲等
肝病科
-
乙肝主要通過母嬰、醫源、輸血、性、密切生活接觸傳播。一般日常接觸如共餐通常不傳染,以下詳細說明。如果身體不適,請盡快尋求醫療幫助,按照醫生的囑咐進行治療,切莫自行用藥。
2018-12-20 16:06
1.母嬰傳播:母親攜帶乙肝病毒,分娩時可能傳給胎兒。
2.醫源性傳染:醫療器械消毒不徹底導致感染。
3.輸血傳播:輸入含乙肝病毒的血液易感染。
4.性傳播:性接觸可傳播乙肝病毒。
5.密切生活接觸傳播:共用剃須刀、牙刷等可能感染。
總之,乙肝病人不共用餐具一般不會傳染乙肝,但仍要注意其他可能的傳播途徑。
-
-
回答6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郭立軍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內科
-
有一定的幾率的!比如共用一個勺子,正好患者口腔破損,然后你也口腔破損,如果在經過勺子的傳播!才有可能會!如果沒有破損,或者沒有直接接觸!想要感染到,比中大獎還難
2016-01-03 02:31
-
-
回答5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李增沛 主治醫師
南陽市第一人民醫院
三級甲等
五官科
-
你好,乙肝的傳播途徑很多,主要是血液傳播。傳播途徑有:1、血液傳播輸血,血液傳播是一個非常強的傳播途徑,因為乙肝攜帶者的血液里的病毒濃度很高,即使有抗體的人一旦輸入帶有乙肝病毒的血液也極有可能感染上乙肝病毒。此傳播途徑極危險!2、醫源性傳播包括被污染的醫療器械,血液...像一些消毒不嚴格的牙醫診所牙鉆,內窺鏡,污染的針,針灸的針.....都會成為傳播乙肝的重要途徑。此傳播途徑較危險!3、性傳播世界衛生組織把乙肝定為性傳播疾病,但在我國的主要傳播途徑不是此途徑。此途徑的傳播能力較強。(有相關調查證明,夫妻間傳染不是很多。)有抗體的人不必擔心。4、母嬰垂直傳播,嬰幼兒時期的傳播由于嬰幼兒的免疫系統沒有完全形成,一旦感染乙肝就無法清除,幾乎必然慢性化。(一個月大的嬰兒感染乙肝病毒后,80%以上都會轉為慢性攜帶)乙肝病毒攜帶者母親宮內傳染的可能性
2016-01-02 19:38
-
-
回答4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李希弘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全科
-
你好,乙肝主要是通過血液、性接觸及母嬰來傳播的,在日常生活接觸中是不傳播的,還有就是對方有乙肝表面抗體的情況下,也是不會被傳染的,所以說不要擔心。
2016-01-02 18:48
-
-
回答3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任立存 主治醫師
淮北口腔醫院
其他
內科
-
你好,乙肝的傳播途徑很多,主要是血液傳播傳播途徑有:1、血液傳播輸血,血液傳播是一個非常強的傳播途徑,因為乙肝攜帶者的血液里的病毒濃度很高,即使有抗體的人一旦輸入帶有乙肝病毒的血液也極有可能感染上乙肝病毒。此傳播途徑極危險!2、醫源性傳播包括被污染的醫療器械,血液...像一些消毒不嚴格的牙醫診所牙鉆,內窺鏡,污染的針,針灸的針.....都會成為傳播乙肝的重要途徑。此傳播途徑較危險!3、性傳播世界衛生組織把乙肝定為性傳播疾病,但在我國的主要傳播途徑不是此途徑。此途徑的傳播能力較強。(有相關調查證明,夫妻間傳染不是很多。)有抗體的人不必擔心。4、母嬰垂直傳播,嬰幼兒時期的傳播由于嬰幼兒的免疫系統沒有完全形成,一旦感染乙肝就無法清除,幾乎必然慢性化。(一個月大的嬰兒感染乙肝病毒后,80%以上都會轉為慢性攜帶)乙肝病毒攜帶者母親宮內傳染的可能性<5%。我國95%的慢性乙肝攜帶者都是在嬰幼兒和兒童時期感染的。現在我國的嬰兒的預防措施得當,絕大多數嬰兒一出生就注射乙肝疫苗,有效的防止了乙肝在下一代的傳播。此傳播途徑危險!一旦感染攜帶終生。所以要給小孩做好預防工作。5、日常接觸傳播乙肝病毒經過消化道可以被分解成氨基酸。但是多數人的胃和口腔有不同程度的潰瘍和破損,通過皮膚等途徑傳播的病毒量很少,此途徑傳播乙肝病毒的量很少,感染后發病,慢性化的可能性低。6、有蚊蟲叮咬等傳播。蚊子叮咬所傳播的病毒的量有限,傳播的病毒的量很少,可以忽略。7、其它途徑除了以上的途徑的其它途徑所能傳播的完整的有活性的乙肝病毒的量及其有限,可以忽略。
2016-01-02 15:46
-
-
回答2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劉保福 主治醫師
威縣常屯衛生院
一級甲等
婦產科
-
您好,乙肝的傳播途徑很多,不僅僅是餐具,血液,性,其他密切生活接觸也是可以感染的。您最好去注射乙肝疫苗,這樣好一點。
2016-01-02 07:57
-
其他網友提過類似問題,你可能感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