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5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尹君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耳鼻喉科
-
乙肝主要是通過血液精液陰道分泌物在被傳染人皮膚或者黏膜有創面的情況下傳染.當然性生活有可能傳染.預防的最好辦法就是注射乙肝疫苗.在產生抗體以前最好帶上避孕套.接吻一般不會被傳染.但是如果雙方有口腔潰瘍,接吻或進餐,共用洗漱用具就有可能傳染.日常生活一般是不會傳染的.可從懷孕三個月起,每月注射1支乙肝免疫球蛋白,可使胎兒受到有效保護.對于已經懷孕接近臨產的婦女,如果發現是帶乙肝病毒攜帶者,則新生兒在誕生24小時內立即注射乙肝疫苗,劑量加倍,再于一個月后和六個月后作加強注射,對新生兒的保護率可達86.65%.如果在出生后立即及生后一個月在注射乙肝疫苗的同時注射1支乙肝免疫球蛋白,則保護率可高達97.13%.再加上母親又從懷孕三個月起,每月注射乙肝免疫球蛋白,則對子女的保護效果更好.
2016-01-03 07:25
-
-
回答4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李增沛 主治醫師
南陽市第一人民醫院
三級甲等
五官科
-
你好,這種情況有可能會傳染的,乙肝病毒主要經過血液,性接觸和母嬰傳染.(1)經血傳播是最主要的傳播途徑,如輸人全血,血漿,血清或其他血制品,通過血源性注射傳播.實驗證明,只要極微量含有乙型肝炎病毒的血液,就可引起乙型肝炎的傳播.(2)性接觸傳播近年國外報道對性濫交,同性戀和異性戀的觀察肯定,乙型肝炎的性傳播是性伙伴感染的重要途徑,這種傳播亦包括家庭夫妻間的傳播.(3)母嬰傳播如孕婦帶毒者通過產道對新生兒垂直傳播;妊娠晚期發生肝炎的孕婦對胎兒的感染等.
2016-01-03 07:07
-
-
回答3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劉保福 主治醫師
威縣常屯衛生院
一級甲等
婦產科
-
夫妻之間一方有乙肝的,另一方卻很少得乙肝.據有關專家隨機調查的263位已婚的慢性乙肝患者年齡在35-55歲之間,婚齡均超過5年,并且都有子女.其配偶同為乙肝(表面抗原陽性)的共計17對,僅占被調查人數的6.46%.這一結果和國內的其他調查資料基本一致.乙肝患者配偶很少得乙肝,但是他們對乙肝病毒的既往感染率較高,達到65.3%(172位).他們的化驗結果均顯示乙肝病毒表面抗原為陽性,但是表面抗體(都未打過乙肝疫苗)或核心抗體為陽性.這說明他們曾感染過乙肝病毒,但體內產生了抗體.夫妻在一起生活多年,接觸的密切程度非他人可比,性接觸也在所難免,感染的機會很多,但是乙肝病人配偶的乙肝發病率卻極低,這是為什么?因為成人往往具備健全的免疫體系,體內具有正常的免疫監視和免疫清除功能,當乙肝病毒進入人體內后,整個機體的免疫系統會立刻動員起來,識別并清除乙肝病毒,使病毒無藏身和落腳之地.以上是對“乙肝攜帶者和非乙肝攜帶者結婚,..”這個問題的建議,希望對您有幫助,祝您健康!
2016-01-02 20:54
-
-
回答2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張俊相 住院醫師
威縣婦女兒童醫院
二級甲等
外科
-
乙肝主要是通過血液,精液陰道分泌物在被傳染人皮膚或者黏膜有創面的情況下傳染.當然性生活有可能傳染.預防的最好辦法就是注射乙肝疫苗.在產生抗體以前最好帶上避孕套.接吻一般不會被傳染.但是如果雙方有口腔潰瘍,接吻或進餐,共用洗漱用具就有可能傳染.所以家庭成員不要共用牙膏牙刷.日常生活一般是不會傳染的.
2016-01-02 20:25
-
-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肖起濤 主治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內科
-
乙肝表面抗原是乙肝病毒的外殼蛋白;不含病毒的桉酸成分,就其本身而言不具有傳染性,因此應將其視為傳染性的標志;無論患者是“大三陽”還是“小三陽”,如果肝功能正常,又沒有明顯的癥狀,都稱為乙肝病毒攜帶者,而不能診斷為乙肝患者.但如果以上攜帶者同時有乙肝病毒或丁肝病毒在肝內活躍復制,有大量病毒顆粒不時向血液或體液中釋放,那么這個人的血液,唾液,精液,乳汁,宮頸分泌物,尿液都可能帶有傳染性.所以如果要判斷他們是否有傳染性得去檢查肝功能及DNA,還有B超,看是否正常,如果異常那么傳染的幾率是大的.乙肝攜帶者的伴侶或周圍的朋友親戚均可去檢查兩對半,如為陰性請注射疫苗,一般按0-1-6注射三針,所以建議您去做個檢查,再看是否需要注射疫苗,產生抗體就不必擔心了.所以趕快去查一下打個疫苗就行了
2016-01-02 10:24
-
其他網友提過類似問題,你可能感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