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叫大腸息肉
什么叫大腸息肉,我前段時間大便出血,也沒有其他癥狀,就去小醫院開了一些藥來吃,可是吃了好久了,一點效果都沒有,我擔心是不是得什么大病了,就去醫院做了檢查,醫生說我得了大腸息肉,我對這個病也不是很了解,大腸息肉有什么癥狀,怎樣判斷是不是大腸息肉
-
回答4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肖起濤 主治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內科
-
多數息肉起病隱匿,臨床上可無任何癥狀。一些較大的息肉可引起腸道癥狀,主要為大便習慣改變、次數增多、便中帶有粘液或粘液血便,偶有腹痛,極少數大便時有腫物自肛門脫出。一些患者可有長期便血或貧血。此病可能是家族遺傳或者炎性增生再加上其他環境及飲食的等相關因素所引起。大腸息肉可以喝雪蓮意見建議:雪蓮有清熱解毒、祛風濕、消腫、止痛。用于頭部創傷、婦科病、類風濕關節炎、中風、高山反應、外敷消腫。一般人均可食用。直腸息肉患者的飲食要以新鮮、易消化,富含優質蛋白質、維生素、礦物質的食物為主,多吃水果蔬菜。多吃
2016-01-03 08:29
-
-
回答3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賀濤 主治醫師
河北省邢臺市威縣人民醫院
二級甲等
內科
-
多數息肉起病隱匿,臨床上可無任何癥狀。一些較大的息肉可引起腸道癥狀,主要為大便習慣改變、次數增多、便中帶有粘液或粘液血便,偶有腹痛,極少數大便時有腫物自肛門脫出。一些患者可有長期便血或貧血。有家族史的患者往往對息肉的診斷有提示作用。 一些典型的腸道外癥狀常提示有息肉病的可能,一些患者常因腸道外癥狀就診,切不可忽視。例如出現多發性骨瘤和軟組織腫瘤應考慮Gardner綜合征的可能,出現皮膚粘膜色素斑應考慮P-J綜合征等。一些作者指出,對可疑有息肉病的患者,即使家族無息肉病史,都應常規作結腸鏡檢查以排除綜合征的可能。 由于大腸息肉臨床上常無癥狀,即使出現某些消化道癥狀如腹脹、腹瀉、便秘等也較輕微和不典型而往往被人忽視。一般多以便血、大便帶血、粘液血便來就診,又常誤診為痔瘡等肛門疾患或“痢疾”而延誤其必要的檢查,因此,大腸息肉的診斷首先要提高醫師對本病的認識,凡原因未明的便血或消化道癥狀者,尤其是40歲以上的中老年男性應注意作進一步檢查確診。這樣,大腸息肉的發現率和確診率可望大大提高。
2016-01-03 06:49
-
-
回答2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谷魁廣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內科
-
你好!腸息肉是一種良性病變,但有惡變傾向.腸息肉可發生在腸道的任何部位,息肉為單個或多個,大小可自直徑數毫米到數厘米,有蒂或無蒂.大腸息肉多見于乙狀結腸和直腸,成人大多數為腺瘤,腺瘤直徑大于兩公分者,約半數癌變.乳頭狀腺瘤癌變的可能性較大.大腸息肉約半數無臨床癥狀,當發生并發癥時才被發現,表現為:1,腸道刺激癥狀腹瀉或排便次數增多,繼發感染者可出現粘液膿血便.2,便血,可因部位和出血量不同而表現不一,高位者糞便中混有血,直腸下段者糞便外附有血,出血量多者為鮮血或血塊.3,腸梗阻及腸套疊,以盲腸息肉多見.大腸息肉診斷多無困難,必要時可行直腸鏡,結腸鏡檢查,確診后可進行息肉活檢明確良性還是惡性,然后決定治療方式.離肛門較近者,可經肛門切除,惡性者可將部分正常組織一并切除并進行病理檢查,確定病變范圍.有條件者可在肛門鏡下行顯微鏡手術,此法優點是切除后創面可縫合,避免術后出血,穿孔等并發癥.惡變的直腸息肉應按直腸癌治療,炎性良性息肉者,治療腸道原發病,增生性腸息肉,無癥狀者不需特殊治療.良性息肉預后佳,惡性者根據性質范圍而定.注意加強營養,多吃高纖維食物,多飲水,保持大便通暢.防寒保暖預防感冒.
2016-01-02 18:50
-
-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薛祖洋 醫師
冠縣人民醫院
二級甲等
兒科
-
大腸息肉是大腸黏膜面上隆起的贅生物的統稱,包括腫瘤性和非腫瘤性兩類.它臨床表現通常為:⑴大便性質的改變如便血,大便稀爛不成形帶有黏液或膿血.⑵排便習慣的改變表現為大便次數增多,便秘,或腹瀉與便秘交替.⑶部分病人有腹痛.⑷有時可看見帶蒂息肉脫出肛門外.
2016-01-02 10:59
-
其他網友提過類似問題,你可能感興趣
-
Q: 大腸息肉與胃迷亂的有效治療方法是什么 -
Q: 哪家醫院治療大腸息肉效果好? -
Q: 大腸息肉的中醫治療方法有哪些 -
Q: 大腸息肉切除大腸能否康復 -
Q: 大腸息肉切除的原因有哪些 -
Q: 大腸息肉術后有哪些注意事項 -
Q: 大腸息肉手術的注意事項有哪些 -
Q: 大腸息肉手術前后有哪些注意事項? -
Q: 大腸息肉術后有哪些注意事項? -
Q: 大腸息肉切除的原因有哪些?
針對上述提問,推薦就醫問藥相關內容,希望幫助您更好解決問題
什么是大腸息肉? 大腸息肉是是指一類從黏膜表面突出到腸腔內的隆起狀病變,大多見于直腸和乙狀結腸。發病率隨年齡增長而逐漸增高,大腸息肉惡變率大概是為10%。大便中粗渣和異物及其他大腸息肉的病因可造成腸黏膜損傷或長期刺激腸黏膜上皮,最終可形成腸息肉狀突起。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