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5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特約醫生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全科
-
先天性髖關節脫位是小兒比較常見的先天性畸形之一,以后脫位多見,出生時即存在,女多于男,約6:1,左側比右側多一倍,雙側者較少.主要由于髖臼,股骨頭,關節囊,韌帶和附近肌肉先天性發育不良或異常,導致關節松弛,半脫位或脫位,此外,胎兒在子宮內位置不正常,髖關節過度屈曲,也易致本病,另外遺傳因素也較明顯.1歲以內,使用帶蹬吊帶法.生后8-9周,發現髖關節有半脫位或脫位,可使用帶蹬吊帶6-9個月.僅限制髖關節的伸展活動,其他活動均不受限.除個別髖關節內有阻礙復位因素外,絕大多數患兒都可達到復位治療,亦不會發生股骨頭無菌壞死.也有用連衣襪套法及外展為襁褓支具法,維持4個月以上. 1-3歲:對一部分輕型患兒,仍可使用帶蹬吊帶法治療.若使用4-6周后不能復位者,可改用手法整復,石膏固定法. 整復方法:全麻下,患兒仰臥位,患側髖,膝關節各屈曲90°,沿大腿長軸方向牽引,同時壓迫大轉子部位,使股骨頭納入髖臼內.達到整復后,由于蛙式石膏容易影響股骨頭發育及產生缺血性改變,故目前國內,外小兒外科已不用蛙式石膏而改為“人字位石膏”,即髖關節僅外展80°左右,膝關節微屈,上石膏后允許患兒帶石膏踩地活動. 4歲以上:此時脫位程度加重,骨與軟組織的繼發改變也較嚴重,手法整復難以成功,應采用手術治療.行沙爾特骨盆截骨術.股骨頸前傾角大于45°者應加作股骨旋轉截骨術. 成人:成人可考慮作查理骨盆內移截骨術.如果一側髖關節脫位程度較高,經牽引未能下移,伴嚴重疼痛,且影響生活者,可行股骨轉子下截骨術來改變負重力線,改善癥狀.
2016-01-03 23:50
-
-
回答4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特約醫生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全科
-
患雙側先天性髖關節脫位本病的預后關鍵在于早期診斷.治療越早,效果越佳.隨年齡的增大,病理改變越重,治療效果越差.成人可考慮作查理骨盆內移截骨術.如果一側髖關節脫位程度較高,經牽引未能下移,伴嚴重疼痛,且影響生活者,可行股骨轉子下截骨術來改變負重力線,改善癥狀.以上是對“患雙側先天性胯部脫位,能治好嗎”這個問題的建議,希望對您有幫助,祝您健康!
2016-01-03 20:02
-
-
回答3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特約醫生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全科
-
你好,先天性的胯部脫位是可以通過手術矯正的.建議手術治療,小孩是可以通過穿矯正褲矯正的,但你年齡太大,只能手術矯正
2016-01-03 15:10
-
-
回答2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特約醫生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全科
-
先天性髖關節脫位是小兒比較常見的先天性畸形之一,以后脫位多見,出生時即存在,女多于男,約6:1,左側比右側多一倍,雙側者較少.主要由于髖臼,股骨頭,關節囊,韌帶和附近肌肉先天性發育不良或異常,導致關節松弛,半脫位或脫位,此外,胎兒在子宮內位置不正常,髖關節過度屈曲,也易致本病,另外遺傳因素也較明顯.患雙側先天性胯部脫位,成人可考慮作查理骨盆內移截骨術.如果一側髖關節脫位程度較高,經牽引未能下移,伴嚴重疼痛,且影響生活者,可行股骨轉子下截骨術來改變負重力線,改善癥狀.
2016-01-03 06:52
-
-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特約醫生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全科
-
先天性髖關節脫位是小兒比較常見的先天性畸形之一,以后脫位多見,出生時即存在,女多于男,約6:1,左側比右側多一倍,雙側者較少.主要由于髖臼,股骨頭,關節囊,韌帶和附近肌肉先天性發育不良或異常,導致關節松弛,半脫位或脫位,此外,胎兒在子宮內位置不正常,髖關節過度屈曲,也易致本病,另外遺傳因素也較明顯. 強調早期治療,嬰幼兒期治療最佳,年齡越大效果越差,一般認為2-3歲后治療,即使非常成功,致35歲后將發生髖關節痛,因此強調新生兒普查,及時診治獲得痊愈.病的預后關鍵在于早期診斷.治療越早,效果越佳.隨年齡的增大,病理改變越重,治療效果越差. 1歲以內,使用帶蹬吊帶法.生后8-9周,發現髖關節有半脫位或脫位,可使用帶蹬吊帶6-9個月.僅限制髖關節的伸展活動,其他活動均不受限.除個別髖關節內有阻礙復位因素外,絕大多數患兒都可達到復位治療,亦不會發生股骨頭無菌壞死.也有用連衣襪套法及外展為襁褓支具法,維持4個月以上. 1-3歲:對一部分輕型患兒,仍可使用帶蹬吊帶法治療.若使用4-6周后不能復位者,可改用手法整復,石膏固定法. 整復方法:全麻下,患兒仰臥位,患側髖,膝關節各屈曲90°,沿大腿長軸方向牽引,同時壓迫大轉子部位,使股骨頭納入髖臼內.達到整復后,由于蛙式石膏容易影響股骨頭發育及產生缺血性改變,故目前國內,外小兒外科已不用蛙式石膏而改為“人字位石膏”,即髖關節僅外展80°左右,膝關節微屈,上石膏后允許患兒帶石膏踩地活動. 4歲以上:此時脫位程度加重,骨與軟組織的繼發改變也較嚴重,手法整復難以成功,應采用手術治療.行沙爾特骨盆截骨術.股骨頸前傾角大于45°者應加作股骨旋轉截骨術. 成人:成人可考慮作查理骨盆內移截骨術.如果一側髖關節脫位程度較高,經牽引未能下移,伴嚴重疼痛,且影響生活者,可行股骨轉子下截骨術來改變負重力線,改善癥狀.
2016-01-03 01:01
-
其他網友提過類似問題,你可能感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