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0歲糖尿病患者牙齒松動等癥狀原因及治療
70歲,患糖尿病近20年,近幾年出現牙齦萎縮,牙齒松動,牙齒發黑變形等癥狀,請問是糖尿病引起的牙齒松動嗎?如何治療?謝謝!
-
回答3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李焱 主任醫師
中山大學孫逸仙紀念醫院
三級甲等
內分泌內科
-
70歲糖尿病患者出現牙齦萎縮、牙齒松動、發黑變形等癥狀,可能由糖尿病、牙周炎、骨質疏松、口腔衛生差、年齡因素等引起。 1.糖尿病:長期糖尿病可導致血管和神經病變,影響牙周組織的血液供應和營養,削弱其抵抗力,易引發牙周病,導致牙齒松動。 2.牙周炎:牙菌斑中的細菌侵犯牙周組織,引發炎癥,破壞牙齦和牙槽骨,造成牙齒松動。 3.骨質疏松:老年人易骨質疏松,牙槽骨骨質流失,難以穩固牙齒。 4.口腔衛生差:清潔不到位,牙石、菌斑堆積,刺激牙齦,加重牙周問題。 5.年齡因素:隨著年齡增長,牙齦逐漸萎縮,牙齒穩固性下降。 總之,對于糖尿病患者的牙齒問題,應綜合考慮多種因素。患者需控制好血糖,保持良好的口腔衛生,定期進行口腔檢查和治療。治療方法包括齦上潔治、齦下刮治、牙周手術、藥物治療(如阿莫西林、甲硝唑、替硝唑等)。同時,可適當補充鈣劑和維生素 D。建議到正規醫院口腔科就診。
2025-03-04 01:56
-
-
回答2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軒存旺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全科
-
您好!牙齦萎縮是由于病理原因(如牙周炎或藥物影響)或生理原因(衰老或遺傳)導致牙齦出現局部營養代謝功能障礙,牙齦無法通過消化吸收到維生素養分而長期處于營養不良的狀態,因而出現萎縮。調查結果表明,糖尿病不僅對機體器官、組織、細胞等產生病理影響,同時,還會引發各種口腔疾病,如牙齦萎縮、牙槽骨骨質疏松、牙周感染、牙齒松動,牙根面齲等。口腔疾病如果控制不好還會使糖尿病進一步加重。據數據顯示,糖尿病患者牙周感染的風險比非糖尿病患者高2到3倍。嚴重的糖尿病還會導致牙周膿腫,甚至發生牙齒松動或移位,這樣不但會抵消降糖藥的作用,還有可能導致血糖升高,糖尿病進一步加重。因而,控制糖尿病必須要考慮控制牙周感染,如能有效地控制糖尿病患者的牙周感染,將減少血清糖化終末產物對糖尿病患者的不利影響。您描述的您父親的癥狀,正是牙周炎引起的牙齦萎縮,出現牙齒松動說明萎縮的程度比較嚴重,不妨可以讓您父親可以采用生物療法1號,它的生物技術萃取營養成份,能令萎縮的牙齦直接吸收而無須經過消化,能有效恢復牙齦的營養代謝功能,從而令萎縮的牙齦康復再生,重新飽滿地包裹牙齒,牢固松動的牙齒,同時恢復免疫機能的牙齦,也能抵御及消除牙周炎。值得說明的是,它并不象其他藥物那樣作用于全身循環的原理,只需口含就可以對口腔、牙齦直接起到護理及促進其自療的功效,而無需經過消化系統或血液循環,因此不可能對人體其他器官產生不利的副作用。尤其對于對許多藥物使用都有禁忌的糖尿病人來說,是最合適的口腔護理產品。參考資料來源:1,廣州愛牙網;2,愛牙網絡;3,39健康網;4,我愛牙齒網提問者對于答案的評價:fengzhongyince:謝謝
2016-01-04 00:20
-
-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谷魁廣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內科
-
牙齦萎縮是由于病理原因(如牙周炎或藥物影響)或生理原因(衰老或遺傳)導致牙齦出現局部營養代謝功能障礙,牙齦無法通過消化吸收到維生素養分而長期處于營養不良的狀態,因而出現萎縮。調查結果表明,糖尿病不僅對機體器官、組織、細胞等產生病理影響,同時,還會引發各種口腔疾病,如牙齦萎縮、牙槽骨骨質疏松、牙周感染、牙齒松動,牙根面齲等。口腔疾病如果控制不好還會使糖尿病進一步加重。更多牙齒松動,牙齦萎縮方面的信息,可以參考一下下面的口腔健康網:1,廣州愛牙網;2,39健康網口腔頻道;3,我愛牙齒網提問者對于答案的評價:shuruirui:謝謝
2016-01-03 14:59
-
其他網友提過類似問題,你可能感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