舞蹈病怎么治療
蹈樣動作面部明顯,表現擠眉弄眼,撅嘴吐舌和扮鬼臉等;肢體出現一種極快,不規則的,跳動式的和無意義的不自主運動,與習慣性或精神性痙攣呈刻板式者不同,上肢各關節交替伸直,屈曲和內收等,下肢步態顛簸,行走搖晃,易跌倒,軀干表現脊柱不停地彎,伸或扭轉,呼吸可不規則,伸舌很難維持,舌不停地扭動,軟腭或其他咽肌不自主運動,可致構音及吞咽障礙,情緒緊張,.....該真么治療啊!
-
回答5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郭立軍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內科
-
你好,不能確診是舞蹈癥,到大醫院神經內科詳細的診治一下!
2016-01-04 08:32
-
-
回答4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申蘭闊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全科
-
(1)首先要預防風濕病的發生,清除鏈球菌感染。 (2)舞蹈病發作期間,應臥床休息至舞蹈動作基本消失,方可下床逐漸增加活動。同時注意避免強光、嘈雜等的刺激。床墊及床圍宜柔軟,以免四肢因不自主運動而受傷。飲食以富營養,易于消化吸收者為主,有吞咽困難者,可給予鼻飼。 (3)抗風濕治療。 (4)使用鎮靜劑以減少不自主運動。安定2.5~5mg,或苯巴比妥30mg,或氯丙嗪25~30mg,或利血平0.1~0.25mg,均為每日3次口服。有嚴重躁動不安者可給安定10mg,緩慢靜脈注射;或用10%水合氯醛和聚乙醛各10ml,加生理鹽水40ml,做保留灌腸;或用氯丙嗪25mg肌肉注射。上述鎮靜劑的劑量,應按兒童年齡及躁動程度酌情增減,以達到安靜為宜。 (5)風濕病活動期舞蹈病的治療。此時需用糖皮質激素治療。舞蹈病又稱風濕性舞蹈病。常發生于鏈球菌感染后,為急性風濕熱中的神經系統癥狀。病變主要影響大腦皮層、基底節及小腦,由錐體外系功能失調所致。臨床特征主要為不自主的舞蹈樣動作。多見于兒童和青少年,尤以5~15歲女性多見。青年期后發病率迅速下降,偶有成年婦女發病,主要為孕婦。腦炎、白喉、水痘、麻疹、百日咳等感染以及系統性紅斑狼瘡和一氧化碳中毒等偶可引起本病。這種疾病的治療比較棘手,治療效果欠佳!
2016-01-04 07:58
-
-
回答3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賀濤 主治醫師
河北省邢臺市威縣人民醫院
二級甲等
內科
-
-:中醫如何辨證治療舞蹈病:中醫治療舞蹈病多從風證辨證論治。風性輕揚,善行而數變,主動,致病具有動搖不定的特點。風之為病可分為外風和內風。風邪壅阻經絡,津液受傷,筋脈失于濡養而致動搖不定者為外風;肝腎不足,陰虛血少,筋脈失養,引動肝風而致動搖不定者為內風。外風治宜祛邪通絡,內風治宜滋陰補血。(1)風壅經絡主證:手足、軀干或周身動搖不定,或兼見惡寒、發熱,苔薄白,脈浮數。治則:祛風通絡,養血和營 主藥:大秦艽湯加減。秦艽、羌活、防風、白芷、細辛、地黃、當歸、川芎、赤芍、全蟲。有風熱表證者,可去羌活、細辛、白芷、當歸,加桑葉、薄荷、菊花以疏風清熱;嘔逆痰盛,苔白膩者,可去地黃,加半夏、南星、橘紅、茯苓以祛痰燥濕。(2)肝腎陰虛主證:手足、軀干或周身動搖不定,伴頭昏,耳鳴,目眩,或自汗,盜汗,神疲乏力,舌質紅,苔薄少,脈細數。治則:滋補肝腎,養血熄風。 主藥:鎮肝熄風湯加減白芍、玄參、天冬、地黃、龍骨、牡蠣、菊花、天麻、鉤藤、當歸。痰熱較重者,加膽星、竹瀝、川貝母以清化熱痰;心中煩熱者,加梔子、黃芩以清熱除煩;頭痛較重者,加羚羊角、石決明、夏枯草以清肝熄風;失眠多夢者,加珍珠母、龍齒、夜交藤、遠志、茯神以鎮靜安神二:西醫如何治療舞蹈病抗風濕治療使用鎮靜劑以減少不自主運動。安定2.5~5mg,或苯巴比妥30mg,或氯丙嗪25~30mg,或利血平0.1~0.25mg,均為每日3次口服。有嚴重躁動不安者可給安定10mg,緩慢靜脈注射;或用10%水合氯醛和聚乙醛各10ml,加生理鹽水40ml,做保留灌腸;或用氯丙嗪25mg肌肉注射。上述鎮靜劑的劑量,應按兒童年齡及躁動程度酌情增減,以達到安靜為宜。風濕病活動期舞蹈病的治療。此時需用糖皮質激素治療如果您對大醫“藥蟲”的回答感到滿意的話,請點擊“采納為答案”謝謝!
2016-01-04 04:38
-
-
回答2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薛祖洋 醫師
冠縣人民醫院
二級甲等
兒科
-
你好具體醫院查一下,積極治療為好,祝你健康歡迎再來提問
2016-01-04 02:52
-
-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張俊相 住院醫師
威縣婦女兒童醫院
二級甲等
外科
-
你好建議你最好積極遵醫囑具體治療為好,患者應臥床休息,避免聲、光等環境因素的刺激,保護因不自主動作可能帶來的意外損傷,進富含營養及易消化的飲食。 一、病因治療:針對風濕可應用阿斯匹林口服,如療效欠佳可加用強的松或地塞米松,當癥狀控制后可逐漸減量乃至停藥。如有發熱、咽痛等癥狀時應加用青霉素。 二、對癥治療:可選用魯米那(0.015~0.03g),安定(2.5~5mg)或硝基安定(5mg),2~3/日,口服。近介紹氟哌啶醇(0.5~1mg),2/日或三氟拉嗪3~5mg/日均有明顯效果。 三、對風濕熱癥狀反復不能控制者可試用免疫抑制藥物硫唑嘌呤,25-50mg,2-3次/d。
2016-01-03 17:18
-
其他網友提過類似問題,你可能感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