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2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吳朝暉 副主任醫師
韶關市第一人民醫院
三級甲等
中醫科
-
脾虛可能導致消化不良、乏力、水腫、出血、抵抗力下降等。 1.消化不良:脾虛會影響脾胃的運化功能,食物不能被充分消化吸收,出現食欲不振、腹脹、腹瀉、大便稀溏等癥狀。 2.乏力:脾主肌肉四肢,脾虛則氣血生化不足,肌肉失養,導致身體疲乏無力,精神不振。 3.水腫:脾運化水濕的功能失常,水液代謝障礙,容易在體內積聚,出現面部、四肢甚至全身的水腫。 4.出血:脾有統攝血液的作用,脾虛不能統血,可能會有鼻出血、牙齦出血、月經過多等出血癥狀。 5.抵抗力下降:脾虛使得機體正氣不足,抵御外邪的能力減弱,容易感冒、生病,且病后恢復較慢。 總之,脾虛對身體的影響較為廣泛。如果出現上述癥狀,應及時就醫,通過中藥調理、飲食調整等方法改善脾虛狀況。可在醫生指導下服用補中益氣丸、參苓白術散、歸脾丸等藥物。同時,注意飲食規律,避免食用生冷、油膩食物,適當運動,增強體質。
2025-03-03 12:25
-
-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肖起濤 主治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內科
-
脾虛分為脾氣虛、脾陽虛、中氣下陷、脾不統血,常見的疾病久瀉、脫肛、子宮脫垂,月經過多、崩漏、便血、衄血、皮下出血,消化不良、食欲不佳、腹瀉等表現建議平時適當運動保持心情舒暢,勿食油膩,勿食辛辣生冷,多吃新鮮水果蔬菜及高蛋白食物,飲食有節,勿過肌過飽,就不容易出現脾虛的癥狀
2016-01-05 02:38
-
其他網友提過類似問題,你可能感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