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兒附睪炎
小兒十歲,05年得過附睪炎,06年6月發炎,每次用頭孢類消炎,現在又發炎了,是何原因.每次發病均為在外活動較久,有何好的治療方法.謝謝指教!患者年齡:十一歲小兒十歲,05年得過附睪炎,06年6月發炎,每次用頭孢類消炎,現在又發炎了,是何原因.每次發病均為在外活動較久,有何好的治療方法.謝謝指教!本次發病及持續的時間:一天目前一般情況:左側睪丸腫,觸痛病史:05年6月得過附睪炎,06年6月發炎以往的診斷和治療經過及效果:每次用頭孢類消炎輔助檢查:b超診斷為附睪炎
-
回答5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許宗彥 主治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內科
-
附睪瘢痕化見于慢性附睪炎,由于炎癥導致組織機化變硬,形成炎性硬結。通過抗炎治療后硬結可縮小變硬,但不會消失。在勞累或機體抵抗力低的情況下,會發生急性炎癥,甚至出現睪丸炎等。附睪或睪丸炎癥會影響精子質量和數量。若反復發生附睪炎癥,應考慮手術切除附睪硬結。設置泌尿外科的醫院,都可做此類手術
2016-01-05 10:35
-
-
回答4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黃飛龍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婦產科
-
附睪炎概述附睪炎多見于中青年,按病程可分為急性附睪炎和慢性附睪炎兩種。病因急性附睪炎多由泌尿系、前列腺炎和精囊炎沿輸精管蔓延到附睪所致,血運感染較少見。經尿道器械操作、頻繁導尿、前列腺摘除術后留置尿管等均易引起附睪炎。急性附睪炎治療不徹底可轉為慢性附睪炎。癥狀1.急性附睪炎臨床表現:發病突然,高熱、白細胞升高,患側陰囊脹痛,沉墜感,下腹部及腹股溝部有牽扯痛,站立或行走時加劇。患側附睪腫大,有明顯壓痛。炎癥范圍較大時,附睪和睪丸均有腫脹,兩者界限觸摸不清,稱為附睪睪丸炎。患側的精索增粗,亦有壓痛。一般情況下,急性癥狀可于一周后逐漸消退。2.慢性附睪炎臨床表現:慢性附睪炎較多見,部分病人因急性期未能徹底治愈而轉為慢性,但多數病人并無明確的急性期,炎癥多繼發于慢性前列腺炎或損傷。病人常感患側陰囊隱痛、脹墜感,疼痛常牽扯到下腹部及同側腹股溝,有時可合并有繼發性的鞘膜積液。檢查時附睪常有不同程度的增大變硬,有輕度壓痛,同側輸精管可增粗。檢查1.急性附睪炎:本病根據病史、體征診斷多不困難,但須注意與睪丸扭轉相鑒別。睪丸扭轉發病急驟,睪丸腫大、固定,不能在陰囊內活動,抬高陰囊不能減輕局部疼痛。2.慢性附睪炎:慢性附睪炎附睪常為均勻性腫大、質硬,有壓痛。治療1.急性附睪炎治療:急性附睪炎應適當休息,并給予抗菌素及一般鎮痛劑。局部可行熱敷、理療、使用陰囊托帶托起陰囊。如有膿腫形成,則需切開引流。此處,還應積極處理原發病因。2.慢性附睪炎治療:慢性附睪炎常和慢性前列腺炎同時存在,所以,一般治療措施與慢性前列腺炎相同,治療前列腺炎的同時可使慢性附睪炎的癥狀緩解,附睪炎愈合后遺留附睪硬結,有時可造成病人的思想負擔,手術切除后不一定都能緩解癥狀,因此,一般不作除睪切除術。因雙側附睪炎后精子輸出受阻的男性不育癥,行輸精管附睪梗阻部位近端吻合,雖能部分解決精子引流問題,但術后受孕率不高。
2016-01-05 09:41
-
-
回答3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張俊相 住院醫師
威縣婦女兒童醫院
二級甲等
外科
-
您好,附睪炎是男性生殖系統非特異性感染中的常見疾病,多見于中青年,兒童比較少見。當各種原因導致自身抵抗力降低時,病原菌可以趁機侵入附睪引發炎癥。表現為陰囊部位突然性疼痛,附睪腫脹,觸痛明顯,可伴有發熱,附睪硬結等。附睪的炎癥可影響精子成熟,使其受精能力下降;炎癥也可致附睪管堵塞,影響精子的輸出,這些均可造成臨床上不育。
2016-01-04 21:46
-
-
回答2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薛祖洋 醫師
冠縣人民醫院
二級甲等
兒科
-
左側睪丸痛伴有肚子痛,建議做B超排除睪丸扭轉。如果是睪丸炎,積極治療,問題不大。但小兒的比較少見啊。
2016-01-04 18:18
-
-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王慶松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全科
-
你好,小兒附睪炎多由鄰近器官感染蔓延所致。小兒附睪炎表現為:陰囊部位突然性疼痛,附睪腫脹,觸痛明顯,可伴有發熱,附睪硬結等。急性附睪炎多繼發于尿道、前列腺或精囊感染,慢性附睪炎常由急性期治療不徹底而引起。本病屬于中醫子癰范圍,臨床表現為突然發病,陰囊內疼痛、墜脹、并伴有發熱、惡寒等全身感染癥狀,疼痛可放射至腹股溝,下腹部及會陰部。 小兒附睪炎中藥治療方法: 1.成藥自療法治療小兒附睪炎 (1)龍膽瀉肝丸,每次服9克,每日2次。 (2)桔核丸,每次服9克,每日3次。 2.驗方自療法治療小兒附睪炎 (1)血見草、黃藥子各12克,用水煎服,每日1劑。 (2)腎經草18克、升麻15克,用水煎服,每日1劑。 (3)小茴香、蒼耳子、杜仲、絲瓜絡各10克,用水煎服,每日1劑。 (4)鮮連錢草30克,用水煎服,每日1劑。 (5)老生姜(選肥大者)適量,將姜洗凈切片,每次用8-10片外敷于患側陰囊,用紗布將陰囊兜起,每日更換1次。
2016-01-04 15:29
-
其他網友提過類似問題,你可能感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