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 歲大學生行為異常應看什么科
我又個弟弟,今年23歲,上大學,學習一點問題沒有,就是從來不和別人說話,包括他的同學,他現在在外地上大學,其情況就是,去的時候穿什么衣服,回來還是那一件,衣服也有,但是他從來不換,也不洗臉刷牙什么的,從不和同學溝通,就一個人在哪里發呆,老師同學一直反應這問題曾經治療情況和效果:一直也不知道這屬于什么方面的病情,也沒怎么治療想得到怎樣的幫助:就是想問問,應該去什么科看看,什么醫院比較專注這樣的治療
-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盧愛麗 副主任醫師
廣東省中醫院
三級甲等
腦病科
-
23 歲大學生出現不與人交流、不注意個人衛生、發呆等異常行為,可能是心理障礙、精神疾病、社交障礙、人格障礙或神經發育問題導致的。 1. 心理障礙:如抑郁癥,患者可能情緒低落,對周圍事物失去興趣,包括社交和個人衛生。治療常包括心理治療和藥物治療,藥物如舍曲林、氟西汀、帕羅西汀等。 2. 精神疾病:像精神分裂癥,可能有幻覺、妄想、社交退縮等表現。治療以抗精神病藥物為主,如利培酮、奧氮平、氯氮平等,并結合心理社會康復措施。 3. 社交障礙:例如社交焦慮障礙,會害怕與人交往。治療包括認知行為療法、社交技能訓練等。 4. 人格障礙:如回避型人格障礙,可能表現出回避社交。治療通常是長期的心理治療。 5. 神經發育問題:如自閉癥譜系障礙,存在社交溝通障礙等。治療方法多樣,包括應用行為分析療法等。 總之,出現這些異常表現需要引起重視,建議及時到正規醫院的精神科或心理科就診,明確診斷后進行針對性治療。
2025-03-04 22:52
-
其他網友提過類似問題,你可能感興趣
針對上述提問,推薦就醫問藥相關內容,希望幫助您更好解決問題
什么是兒童學習障礙? 兒童學習障礙(learning disabilities,LD)是一組異質性綜合征,指智力正常兒童在閱讀、書寫、拼字、表達、計算等方面的基本心理過程存在一種或一種以上的特殊性障礙,推測是中樞神經系統的某種功能障礙所致。這類兒童不存在感覺器官和運動能力的缺陷,學習困難亦非原發性情緒障礙或教育剝奪所致。ICD-10和DSM-Ⅲ將其歸屬于特殊性發育障礙范疇。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