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3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孟慶福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全科
-
你好;建議你采用中草藥治療效果好,見效快,對淋巴瘤及復發轉移都有獨特的治療效果,(能使腫瘤切斷養份,達到萎縮的效果),而且安全對身體不會產生任何的傷害,治愈希望比較大.
2016-01-05 10:17
-
-
回答2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林京生 主治醫師
南京市六合區人民醫院
二級甲等
腫瘤內科
-
你好,依據你的描述考慮分析淋巴管瘤是由擴張的及內皮細胞增生的淋巴管和結締組織所共同構成的先天性良性腫瘤,內含淋巴液,淋巴細胞或混有血液。傳統的常規治療方法是采用全身化療,但是該方法對于患者的傷害極大。需要采用化療與中藥相結合的治療方法
2016-01-04 23:11
-
-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許宗彥 主治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內科
-
(一)期待自愈對于較小局限的淋巴管瘤,不影響功能又無礙美觀者,可不予治療.因為部分淋巴管瘤有自然消退的趨勢.對于病變雖較廣泛,但無呼吸,吞嚥困難征象和其它嚴重并發癥者,可暫不作處理,觀察隨訪~2年,若未見消退或反而增大者,再予治療. (二)注射療法以往認為局部注射硬化劑治療淋巴管瘤的方法無明顯效果.近年應用抗腫瘤藥物博萊霉素(bleomycin)作局部注射療法,取得較為滿意的療效,完全消退和顯著縮小者可達70%.可能是通過抑制淋巴管內皮細胞的生長和化學刺激物使間質纖維化的雙重作用而達到治療目的.從組織學來看,對間質較多的類型如單純性和海綿狀淋巴管瘤的作用較差,而對間質和的類型如囊狀水瘤的作用較好.實際應用亦表明如此. 博萊霉素有水劑和乳劑兩種,使用水劑量先配成1mg/ml的濃度,以每次劑量0.2~0.3mg/kg注入淋巴管瘤內,每周1次,3~10次為一療程.使用乳劑時每次0.6mg/kg,4~6周后重復,總劑量不宜超過5mg/kg,據認為乳劑比水劑效果更好,副作用較少.注射后1~2周內局部有一過性腫脹,然后逐漸縮小,硬結,但有一定的副作用,當天或次日有發熱38℃左右,偶有腹瀉,嘔吐.最嚴重的并發癥是肺纖維化. 最近報道應用OK-432(picibanil,一種溶血性鏈球菌制劑)進行局部注射療法,先將一個臨床單位(1ke)的OL-432溶解在10ml生理鹽水內,穿刺油液后等量的OK-432溶液注入瘤腔內,一次注入量以不超過2個臨床單位為限,觀察2~4周后追加注射1~2次.一組22例中,14例經過1~3次注射后2~3個月完全消退,6例顯著縮小,2例無效.副作用是局部的炎性反應,有3~5天的腫脹,一過性發熱.此法可避免博萊霉素所引起肺纖維化的危險. 由于注射療法較為簡便,對組織破壞少,可避免因手術而可能發生的嚴重并發癥,況且手術往往亦難以完全切除,所以可作為囊狀淋巴管瘤的首選療法. (三)手術治療手術切除雖然仍為淋巴管瘤的主要治療方法,但目前不主張毫無指證地對任何類型的淋巴管瘤進行手術.頸部淋巴管瘤有向縱隔,胸腔擴張趨勢,有引起呼吸困難可能,影響進食,并經注射治療無效者,才是手術適應證.淋巴管瘤并發感染時不宜手術,須先行控制感染.囊內出血并非手術禁忌. 囊狀淋巴管瘤的實際病變范圍往往超出原先的估計,手術時常難以徹底切除,手術時要求仔細解剖頸部的重要神經,血管等結構.防止面神經麻痹和舌神經,喉返神經,膈神經損傷而引起呼吸困難和聲音嘶啞.對殘存的囊壁,可涂擦0.5%碘酊破壞內皮細胞以防復發. 在胚胎期靜脈叢中的中胚層裂隙融合形成大的原始淋巴囊,引流進入中心靜脈系統,以后淋巴囊逐漸退化或發展成與靜脈平行的淋巴管系統.若原始淋巴囊未與靜脈系統相連能,就產生囊狀淋巴管瘤,如與淋巴管系統主干不相通,可發生海綿狀淋巴管瘤,如少量淋巴囊在淋巴管系統形成時被分隔,則形成單純性淋巴管瘤.因頸靜脈囊淋巴形成最早.體積最大,所致頸部發生囊狀淋巴管瘤最常見. 淋巴管瘤是由增生,擴張,結構紊亂的淋巴管所組成,可向周圍呈浸潤性生長.按其形態和分布可分為三種類型: (一)單純性淋巴管瘤由擴張的不規則的毛細淋巴管叢所組成,間質較少,主要發生在皮膚,皮下組織和粘膜層. (二)海綿狀淋巴管瘤淋巴管擴大呈竇狀,其內充滿淋巴液,呈多房性囊腔,周圍間質較多,病變侵及皮膚,粘膜,皮下組織和深部結構發肌肉,后腹膜,縱隔等. (三)囊狀淋巴管瘤其囊腔大,可單房或多房,相互交通,覆有內皮細胞,間質很少. 實際上臨床見到的淋巴管瘤往往是混合型的.如果淋巴管瘤中混雜有血管瘤組織,則稱為淋巴血管瘤. 頸部巨大囊狀水瘤的存在,可造成胎兒的娩出困難.一般在出生后即可在頸側部見到軟質的囊性腫塊,有明顯波動感,透光試驗陽性.其界限常不清楚,不易被壓縮,亦無疼痛.腫瘤與皮膚無粘連,生長緩慢,大小無明顯變化.但易并發感染,且較難控制.還可發生囊內出知,此時瘤體驟然增大,張力增高,呈青紫色,壓迫周圍器官可產生相應的癥狀.有的可廣泛侵及口底,咽喉或縱隔,壓迫氣管,食管引起呼吸窘迫和咽下困難,甚至危及生命. 有部分淋巴管瘤在發展過程中,會自行栓塞退化,或在感染后,由于囊壁內皮細胞被破壞,在感染被控制后自行消退. 應與甲狀腺舌管囊腫,鰓裂囊腫,皮樣囊腫,脂肪瘤相鑒別.
2016-01-04 23:09
-
其他網友提過類似問題,你可能感興趣
針對上述提問,推薦就醫問藥相關內容,希望幫助您更好解決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