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3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任立存 主治醫師
淮北口腔醫院
其他
內科
-
新生兒驚厥是新生兒期最常見的臨床急癥之一,表現廣泛多樣,由多種原因引起,絕大多數是急性癥狀性,僅極少數可能為癲癇和癲癇綜合征的早期表現。新生兒驚厥發作與年長兒不同,其特點沒有典型的大發作,而且多表現為無定型的多變的各種各樣的異常動作,各種形式可能交替出現,發作時間長短不一,由于癥狀復雜,臨床上有時難以辨認。多為癥狀性(繼發性),常見于缺血缺氧性腦病、產傷、顱內出血、中樞神經系統感染、腦發育畸形、先天代謝異常等。原發者極少,易留有后遺癥,病死率較高,其發病率約占活產兒的1.4%,在出生10天內,驚厥發生率在0.2%~0.8%以上,初生體重在1500克以下的新生兒中,其發生率為25.5%
2016-01-05 13:55
-
-
回答2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趙蕾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內科
-
驚厥又稱驚風,俗稱抽風,是小兒時較常見的緊急癥狀,系由大腦皮質功能暫時紊亂所致.年齡越小發生率越高,嬰幼兒更為多見.引起驚厥的病因較多,病理變化亦復雜,但嬰幼兒期常因低血糖,低血鈣,高熱等引起;較大年齡則因菌痢,大葉性肺炎,癲癇等引起.(一)臨床表現驚厥發作前少數可有先兆.如在問診或體檢時,見到下列臨床征象的任何一項,應警惕驚厥的發作:極度煩躁或不時“驚跳”,精神緊張;神情驚恐,四肢肌張力突然增加;呼吸突然急促,暫停或不規律(新生兒尤須注意);體溫驟升,面色劇變;瞳孔大小不等;邊緣不齊.多數為驟然發作.典型者為突然意識喪失或跌倒,兩眼上翻或凝視,斜視,頭向后仰或轉向一側,口吐白沫,牙關緊閉,面部,四肢呈強直性或陣攣性抽搐伴有呼吸屏氣,紫紺,大小便失禁,經數秒,數分或十數分鐘后驚厥停止,進入昏睡狀態.在發作時或發作后不久檢查,可見瞳孔散大,對光反應遲鈍,病理反射陽性等體征,發作停止后不久意識恢復.低鈣血癥抽搐時,患兒可意識清楚.若意識尚未恢復前再次抽搐或抽搐反復發作呈持續狀態者,提示病情嚴重,可因腦水腫,呼吸衰竭而死亡.如限局性抽搐部位恒定,常有定位意義.部分病例,僅有口角,眼角輕微抽動,或一肢體抽動或兩側肢體交替抽動.新生兒驚厥表現為全身性抽動者不多,常表現為呼吸節律不整或暫停,陣發性青紫或蒼白,兩眼凝視,眼球震顫,眨眼動作或吸吮,咀嚼動作等.發作持續時間不一有時很暫短,須仔細觀察才能做出正確診斷.(二)主要類型1.驚厥伴高熱:有些純粹由于高熱所致,多見于嬰幼兒,體溫在39~40℃時即發生,被稱為“高熱驚厥”.有的是由于感染性休克則屬嚴重.2.驚厥伴暫時性意識障礙,驚厥停止則神志轉好.見于低血糖,低血鈣,低納綜合癥等.3.持續驚厥,呈淺昏迷而呼吸循環情況較好者,見于高熱驚厥,早期中樞神經系炎癥,早期感染性中毒性腦病等.4.持續驚厥,呈深度昏迷而呼吸循環情況均差者,全身痙攣嚴重,呼吸不整且表淺,呈明顯缺氧癥(青紫),或伴末稍循環衰竭.見于“流腦”“乙腦”,中毒性菌痢等.
2016-01-05 04:20
-
-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薛祖洋 醫師
冠縣人民醫院
二級甲等
兒科
-
新生兒驚厥是由多種因素所致的中樞神經系統功能失常的一種癥狀,是新生兒期常見急癥之一,常提示存在嚴重的原發病,同時驚厥另一方面可造成腦損傷,是圍生期最重要死亡原因之一,因而應及時診斷和處理。驚厥是新生兒中樞神經系統的異常放電,通常表現為刻板樣肌肉活動或自律性改變。常伴有直接或間接影響中樞神經系統的疾病。隨著診療技術的改進,病死率有所下降,但后遺癥仍減少不明顯,故仍為新生兒急救醫學中的重要課題。
2016-01-05 01:16
-
其他網友提過類似問題,你可能感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