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5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李強 醫師
濰坊市人民醫院
三級甲等
普內科
-
建議你首先檢查是否是有甲亢.首先建議檢查甲狀腺全套功能是否是有異常再說啊.建議檢查看看診斷清楚再說啊.注意補充鉀,靜脈滴注氯化鉀或口服補達秀.不要吃甜食,防止饑餓.針對病因治療.另外注意是否是有腹瀉饑餓嘔吐這些原因也可能導致低鉀血癥的.只有找到原因針對性原因治療才不會復發.
2016-01-06 01:27
-
-
回答4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邢學法 主治醫師
冠縣辛集中心衛生院
一級
外科
-
治療(1),一般采用口服鉀,成人預防劑量為10%氯化鉀30~40ml/d(每g氯化鉀含鉀13.4mmol).氯化鉀口服易有胃腸道反應,可用枸櫞酸鉀為佳(1g枸櫞酸鉀含鉀4.5mmol).(2),靜脈輸注氯化鉀,在不能口服或缺鉀嚴重的病人使用.常用濃度為5%葡萄糖液1.0L中加入10%氯化鉀10~20ml,每g氯化鉀必須均勻滴注30~40min以上,不可靜脈推注.補鉀量視病情而定,作為預防,通常成人補充氯化鉀3~4g/d,作為治療,則為4~6g或更多.(3),補鉀注意點:a.尿量必須在30ml/h以上時,方考慮補鉀,否則可引起血鉀過高.b.伴有酸中毒,血氯過高或肝功能損害者,可考慮應用谷氨酸鉀,每支6.3g含鉀34mmol,可加入0.5L葡萄糖液內靜滴.C.靜脈滴注的氯化鉀濃度太高可刺激靜脈引起疼痛,甚至靜脈痙攣和血栓形成.d.切忌滴注過快,血清鉀濃度突然增高可導致心搏驟停.e.K+進入細胞內的速度很慢,約15h才達到細胞內,外平衡,而在細胞功能不全如缺氧,酸中毒等情況下,鉀的平衡時間更長,約需1周或更長,所以糾正缺鉀需歷時數日,勿操之過急或中途停止補給.f.缺鉀同時有低血鈣時,應注意補鈣,因為低血鈣癥狀往往被低血鉀所掩蓋,低血鉀糾正后,可出現低血鈣性搐搦.g.短期內大量補鉀或長期補鉀時,需定期觀察,測定血清鉀及心電圖以免發生高血鉀.
2016-01-06 01:15
-
-
回答3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趙蕾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內科
-
你好,建議你首先檢查是否是有甲亢.注意補充鉀,靜脈滴注氯化鉀或口服補達秀.不要吃甜食,防止饑餓.另外注意是否是有腹瀉饑餓嘔吐這些原因也可能導致低鉀血癥的.只有找到原因針對性原因治療才不會復發.另外,含鉀多的水果有山楂,桃,香蕉.含鉀多的蔬菜主要是菌類的食物為先,如海帶,木耳,蘑菇,紫菜等.豆類含鉀也較多.
2016-01-05 17:04
-
-
回答2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許宗彥 主治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內科
-
低鉀血癥原因有 1.鉀攝入減少,一般飲食含鉀都比較豐富故只要能正常進食機體就不致缺鉀消化道梗阻昏迷手術后較長時間禁食的患者不能進食如果給這些患者靜脈內輸入營養時沒有同時補鉀或補鉀不夠就可導致缺鉀和低鉀血癥然而如果攝入不足是唯一原因則在一定時間內缺鉀程度可以因為腎的保鉀功能而不十分嚴重當鉀攝入不足時在4~7天內可將尿鉀排泄量減少到20mmol/L以下在7~10天內則可降至5~10mmol/L(正常時尿鉀排泄量為38~150mmol/L)2.鉀排出過多,(1)經胃腸道失鉀:常見于嚴重腹瀉嘔吐等伴有大量消化液喪失的患者(2)經腎失鉀:這是成人失鉀最重要的原因引起腎排鉀增多的常見因素有:①利尿藥的長期連續使用或用量過多,②某些腎臟疾?。喝邕h側腎小管性酸中毒時由于遠曲小管泌氫功能障礙因而H+-Na+交換減少而K+-Na+交換增多而導致失鉀近側腎小管性酸中毒時近曲小管HCO3-的重吸收減少到達遠曲小管的HCO3-增多是促進遠曲小管排鉀增多的重要原因(詳后文)急性腎小管壞死的多尿期由于腎小管液中尿素增多所致的滲透性利尿以及新生腎小管上皮對水電解質重吸收的功能不足故可發生排鉀增多③腎上腺皮質激素過多:原性和繼發懷醛固酮增多時腎遠曲小管和集合管Na+-K+交換增加因而起排鉀保鈉的作用Cushing綜合征時糖皮質激素皮質醇的分泌大量增多皮質醇也有一定的鹽皮質激素樣的作用大量長期的皮質醇增多也能促進遠曲小管和集合管的Na+-K+交換而導致腎排鉀增多等等.針對您的煩惱,建議首先去正規醫院做全面檢查,以明確低鉀血癥發生的原因,然后采取針對性的治療.以上是對“低鉀的煩惱”這個問題的建議,希望對您有幫助,祝您健康!
2016-01-05 13:27
-
-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谷印亮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理療科
-
低鉀:人體鉀全靠外界攝入,每日從食物中攝入鉀約50-100mmol,90%由小腸吸收.腎臟是排鉀和調節鉀平衡的主要器官,當人體攝入鉀不足時候,腎臟不能明顯地減少排鉀,使得鉀保留于體內,故而引起缺鉀.但是,血清鉀降低,并不一定表示體內缺鉀,只能表示細胞外液中鉀的濃度,而全身缺鉀時候,血清鉀不一定降低,故在臨床上應該結合病史和臨床表現分析判斷.治療:1一般采用口服補鉀,如果氯化鉀有胃腸道反應,可以用枸櫞酸鉀.2,靜脈輸注氯化鉀,在不能口服或者缺鉀嚴重的病人使用.不可以靜脈推注.補鉀量視病情而定,作為預防.3補鉀注意,a尿量鼻血在30ml每小時以上時候,才考慮補鉀,否則引起血鉀過高.b伴有酸中毒,肝功能損害,可考慮谷氨酸鉀.c靜脈滴注的氯化鉀濃度太高可以刺激靜脈引起疼痛,甚至靜脈痙攣和血栓形成.d,切忌滴注過快,血清鉀濃度過高,可以導致心臟搏動驟停.e,缺鉀同時有低血鈣時候,應該注意補鈣,因為低血鈣的癥狀往往被低血鉀所掩蓋.低血鉀糾正后,可以出現低血鈣性抽搐.f短期內大量補鉀或者長期補鉀時候,需要定期觀察,測定血清鉀以及心電圖,避免發生高血鉀.本病重在預防.希望您還是去醫院明確缺鉀的原因,不要自己亂服藥.以免造成難以彌補的后果
2016-01-05 12:16
-
其他網友提過類似問題,你可能感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