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4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趙洪順 醫師
江蘇省海濱康復醫院
二級
內科
-
你好,一般來說,卟啉病是由于血紅素生物合成途徑中的酶缺乏引起的一組疾病。卟啉或其前體[如δ-氨基-r-酮戊酸(ALA)和膽色素原(PBG)]生成,濃度異常升高,并在組織中蓄積,由尿和糞中排出。臨床表現又稱紫質病,分遺傳性和獲得性兩大類,主要為光敏性皮炎、腹痛和神經精神障礙。主要累及神經系統和皮膚。皮膚表現為光照后,在皮膚暴露部出現紅斑、皰疹、甚至潰爛。神經系統表現為下肢疼痛、感覺異常;亦可為脊髓神經病變、出現截癱或四肢癱瘓;也可表現為大腦病變,產生神經、精神、植物神經癥狀,如腹痛、高血壓等。治療上保護皮膚避免陽光的措施是有益的。消膽胺有時可減少光過敏。建議多看看有關醫學方面的知識,以拓寬自己的知識面。
2016-01-06 06:07
-
-
回答3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楊東銀 醫師
安都衛生院
一級
內科
-
淋病其實算是一種必較常見的性傳播疾病,主要通過性交傳染,好發于青少年,而且淋病在中國是發病率最高的一種疾病。以尿道口排出膿性分泌物為主要特征,主要通過性傳染,好發于青壯年。淋球菌感染引起的臨床表現取決于感染的程度,機體的敏感性,細菌的毒力,感染部位及感染時間的長短。有時癥狀就是相對可一段時間過后,癥狀明顯加重,經診斷后卻發現早已貽誤最佳治療時機,因此也增大了治療難度,所以說患病就要的治療要趁早。
2016-01-06 03:53
-
-
回答2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劉浩慶 醫師
肇慶市大旺開發區醫院
一級
全科
-
你好,卟啉病是血紅素合成途徑中,由于缺乏某種酶或酶活性降低,而引起的一組卟啉代謝障礙性疾病。臨床表現為曝光部位的非炎癥性水皰、大皰,可見糜爛、結痂、潰瘍,愈后遺留瘢痕、粟丘疹、色素沉著和色素減退,皮膚的脆性增加。實驗室檢查遲發型皮膚卟啉病表現為尿卟啉增多,尿樣本于Wood燈下可見珊瑚色熒光,血清鐵可增高,轉鐵蛋白飽和度增加。治療包括消除可能的誘因,包括忌酒、停用可能加重病情的藥物,避光、防曬,使用遮光劑;遲發型皮膚卟啉病可口服羥氯喹治療,必要時也可采用放血療法;紅細胞生成性原卟啉病可口服β胡蘿卜素降低光敏感。
2016-01-05 17:39
-
-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王慶松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全科
-
卟啉病又名血紫質病,是血紅素合成途徑當中,由于缺乏某種酶或酶活性降低,而引起的一組卟啉代謝障礙性疾病。可為先天性疾病,也可后天出現。主要臨床癥表現為日曬后曝光部位的疼痛、燒灼感,出現紅斑、水腫、風團,嚴重者可出現水皰、血皰、糜爛、結痂。皮疹反復發作使患者面部呈飽經風霜樣改變,面部、手背等曝光部位可見線狀萎縮性瘢痕。嚴重者可伴有肝病,皮疹終生反復發生。診斷依據實驗室檢查,實驗室檢查遲發型皮膚卟啉病表現為尿卟啉增多,尿樣本于Wood燈下可見珊瑚色熒光,血清鐵可增高,轉鐵蛋白飽和度增加;紅細胞生成性原卟啉病血漿、紅細胞、糞中原卟啉增加,尿卟啉正常,糞卟啉可增加,熒光顯微鏡可見紅細胞呈現紅色熒光。治療上:1.消除可能的誘因,包括忌酒、停用可能加重病情的藥物。避光、防曬,使用遮光劑。2.遲發型皮膚卟啉病可口服羥氯喹治療,必要時也可采用放血療法。3.紅細胞生成性原卟啉病可口服β胡蘿卜素降低光敏感。也可嘗試NB-UVB照射提高對光的耐受。具體的治療方法要根據個人情況而定的,建議你去正規的醫院進行咨詢并進行治療。
2016-01-05 12:28
-
其他網友提過類似問題,你可能感興趣
針對上述提問,推薦就醫問藥相關內容,希望幫助您更好解決問題
什么是卟啉病? 卟啉是血紅素生物合成的中間代謝產物,與鐵鰲合成血紅素再與珠蛋白結合成血紅蛋白,其間經過一系列特異性酶的作用。卟啉病(porphyria)又稱紫質病,系由血紅素生物合成途徑中特異酶缺乏所致的一種卟啉代謝紊亂代謝病,可分為先天性和后天性兩類。 主要累及神經系統和皮膚,臨床主要有光敏性皮膚損害、器質性肝病及神經系統功能障礙等三大癥狀群。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