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徐春華 副主任醫師
南昌大學第一附屬醫院
三級甲等
神經外科
-
腦膜瘤是常見顱內良性腫瘤,伽馬刀是其治療方式之一,具有特定優勢,包括治療部位、效果等。一旦身體出現不適,應立刻就醫,遵從醫生的指示進行治療,不宜自行開藥。
2018-11-25 15:05
1.適用范圍:伽馬刀適用于顱內各部位腦膜瘤,如矢狀竇旁、顱底、眼眶等。
2.治療優勢:顱底和眼眶腦膜瘤手術難度大易殘留或有并發癥,伽馬刀能長期控制且保留神經功能。
3.治療原理:通過射線照射抑制腫瘤細胞生長。
4.治療效果:可有效控制腫瘤生長,提高患者生活質量。
5.注意事項:治療前需綜合評估患者病情,治療后需定期復查。
伽馬刀為腦膜瘤治療提供了新選擇,但具體治療方案需根據個體情況制定。
-
-
回答4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尹君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耳鼻喉科
-
急、慢性膽囊炎,目前皆以切除膽囊療效最好。 (一)非手術療法:亦可作為術前準備,包括:a.臥床休息、禁食、腹脹者胃管減壓;b.補液,糾正水、電解質與酸堿平衡失調;c.解痙止痛;d.靜脈聯用有效抗生素,如慶大霉素、氨芐青霉素、氯霉素、先鋒霉素等;對80%-85%的早期病例有效。 (二)手術療法 1.急性膽囊炎:一般主張經12~24小時積極的內科治療,待癥狀緩解再擇期手術。 2.慢性膽囊炎:無論有無結石,因膽囊已喪失功能,且為感染病灶,均應擇期手術切除。
2016-01-06 13:44
-
-
回答3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申蘭闊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全科
-
膽囊壁增厚有非規則局限型和規則均勻型兩種.非規則局限型膽囊壁增厚又稱為膽囊隆起樣病變,見于膽囊腺瘤,膽囊癌及膽囊息肉等.規則均勻型膽囊性增厚見于兩種情況,一是膽源性疾病,如急,慢性膽囊炎,膽囊結石等〔1~3〕;二是非膽源性疾病,如肝硬化,低蛋白血癥,急性病毒性肝炎,慢性心功能不全,慢性腎功能衰竭等〔4~6〕.以下就影響膽囊壁厚度的因素作一討論.3.1膽囊壁的厚度與血漿白蛋白水平研究組平均血漿白蛋白水平均有不同程度降低,經統計學處理顯著低于對照組,雖低蛋白血癥組平均血漿白蛋白水平最低,但膽囊壁增厚程度不為最大,這表明膽囊壁增厚與血漿白蛋白水平密切有關,但不是膽囊壁增厚唯一因素.血漿白蛋白水平降低導致膽囊壁增厚,可能與血漿膠體滲透壓下降有關.膽囊壁增厚與血漿白蛋白水平降低是否呈正相關,尚有待進一步探討.3.2膽囊壁增厚與門靜脈腔徑,門靜脈高壓的關系216例肝硬化患者手術及病檢均證實有門靜脈高壓,肝硬化組血漿白蛋白水平高于低蛋白血癥組,但前者膽囊壁增厚明顯高于后者,這表明除低蛋白血癥外,門靜脈高壓是構成膽囊壁增厚的重要因素,門靜脈高壓的重要超聲征象之一為門靜脈和胃冠狀靜脈腔增寬,迂回,肝硬化組門靜脈腔徑顯著性高于其它組.因膽囊靜脈匯入門脈系統,門靜脈高壓可導致毛細血管靜水壓上升,故門靜脈高壓可致膽囊壁水腫增厚.3.3膽囊壁厚度與膽囊大小本文研究組與對照組膽囊大小差異無顯著性(P>0.05),表明研究組膽囊壁增厚與膽囊大小無關,并非膽囊收縮可致膽囊壁增厚.本文未證實急性病毒性肝炎早期膽囊壁不完全性收縮導致膽囊增厚.急性病毒性肝炎組門靜脈腔徑正常,血漿白蛋白水平略高于研究組的其它兩組,但膽囊壁增厚程度(除肝硬化組外)大于低蛋白血癥組,原因可能是:(1)病毒直接作用及病毒在膽系上皮復制;(2)肝細胞內受損,蛋白及膽酸的合成障礙,膽汁不能正常排泌;(3)肝細胞受損溶質泵失能,Na+-K+-ATP酶活性降低,致大部分水和鹽被囊壁吸收,使膽囊壁充血水腫,滲出增多〔6〕.3.4膽囊壁厚度的動態觀察低蛋白血癥組177例,其中手術后所致75例,慢性心功能不全,慢性腎功能衰竭所致分別為57例,45例,經治療后血漿白蛋白水平恢復正常再復查,膽囊壁厚度恢復正常者分別為75例,48例,39例,敏感性分別為100%,84.21%,86.67%.216例肝硬化門靜脈高壓者經門腔靜脈分流術后4周復查,其中180例門靜脈腔徑,血漿白蛋白水平均恢復正常,15例門靜脈腔徑恢復正常,血漿白蛋白水平未恢復正常,12例血漿白蛋白水平恢復正常,門靜脈腔徑未恢復正常,9例門靜脈腔徑,血漿白蛋白水平均未恢復正常.除上述180例膽囊壁厚度完全恢復正常外,其余15例,12例,9例膽囊壁厚度均未完全恢復正常,但除9例門靜脈腔徑與血漿白蛋白水平均未恢復者外,而15例,12例中有一項恢復者,其膽囊壁厚度較前減輕.急性病毒性肝炎93例經治療后復查,膽囊壁厚度完全恢復正常75例,該75例血漿白蛋白水平肝功能均恢復正常,乙肝全套除HBsAg陽性外,余均轉為陰性.另18例,血漿白蛋白水平雖恢復正常,但GPT增高,乙肝全套檢查均為小三陽,膽囊壁厚度未恢復正常.隨著門靜脈高壓的改善,低蛋白血癥的糾正以及病毒性肝炎臨床實驗室指標恢復正常,膽囊壁厚度亦逐漸恢復正常,說明非膽源性疾病所致膽囊壁增厚是可逆的.膽囊壁規則均勻增厚而臨床癥狀不支持急,慢性膽囊炎等的診斷,應考慮非膽源性疾病所致,此時超聲應著重探查有無肝硬化征象,檢查門靜脈腔徑,胃冠狀靜脈腔徑,肝靜脈及下腔靜脈腔徑,雙腎大小實質光點回聲強弱及有無腹水等,并結合臨床實驗室檢查,如血漿白蛋白水平,GPT,血氨水平,肝炎全套等,如無上述各項檢查陽性指標,應探查膽囊管以上膽管有無梗阻所造成“空膽囊”,如膽囊體積明顯縮小,應考慮有無膽囊纖維性增生應盡量避免進食高膽固醇類食物,如動物的肝,腎,肉類,蝦蟹等,多吃蔬菜,魚類,每日脂肪攝入量應限制在45克以內,主要限制動物性脂肪,可補充適量植物油(具有利膽作用).膽固醇應限制在每日300毫克以下.碳水化合物每日應保證300~30克.蛋白質應適量,過多可刺激膽汁分泌,過少不利于組織修復.其次提供豐富的維生素,尤其是維生素A,維生素C及B族維生素以及維生素E等.還要補充適量膳食纖維,可刺激腸蠕動,預防膽囊炎發作,大量進飲料有利膽汁稀釋,每日可飲入1500~2000毫升,另外少量多餐,可反復刺激膽囊收縮,促進膽汁排出,達到引流目的.必須注意忌用刺激性食物和酒類,食物溫度適當,過冷過熱食物,都不利于膽汁排出.因膽囊管細長又彎曲,如果膽囊結石>0.5cm則很難排出,且因目前排石,溶石藥物療效均不理想.故有癥狀的膽囊結石患者,應及時作開腹膽囊切除術,或到專科醫院行腹腔鏡膽囊切除術.
2016-01-06 08:04
-
-
回答2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史東岳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全科
-
不需要治療,建議養成飯后散步的習慣,及清淡飲食,一個月后有望改善.
2016-01-06 04:23
-
其他網友提過類似問題,你可能感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