歲主要癥狀:腦癱兒,WEST綜合癥發病時...
歲主要癥狀:腦癱兒,WEST綜合癥發病時間:2個多月大時化驗檢查結果:曾經治療情況和效果:四歲女兒是腦癱兒,一天到晚哭,怎么辦?
-
回答2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賀濤 主治醫師
河北省邢臺市威縣人民醫院
二級甲等
內科
-
目前國內治療腦癱比較有效的方法是靶向修復療法,鑒于小兒正處于神經系統發展和完善過程,因此,對腦發育不良患兒需要早發現和早診斷,及時把握治療時機,使腦發育不良得到最大限度地修復,年齡越小,治療效果越好。想了解更多這方面知識的話,您也可以點擊在線進行咨詢,我們一一為您解答。
2016-01-06 23:53
-
-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薛祖洋 醫師
冠縣人民醫院
二級甲等
兒科
-
您好!腦性癱瘓,又稱大腦性癱瘓,腦癱.腦癱是指出生前,出生時或出生后的一個月內,由于大腦尚未發育成熟,而受到損害或損傷所引起的以運動障礙和姿勢障礙為主要表現的綜合征,還常常并發有癲癇,智力低下,語言障礙等表現.基本與小兒腦癱同義.病變常損傷錐體束和錐體外系.該病與腦缺氧,感染,外傷和出血有直接關系,如妊娠早期患風疹,帶狀皰疹或弓形蟲病,妊娠中,晚期的嚴重感染,嚴重的妊娠高血壓綜合征,病理性難產等可致新生兒腦性癱瘓.下列癥狀有助于腦癱的早期診斷:(1)小兒出生不久常少哭,少動,哭聲低弱,過分安靜.或多哭,易激惹,易驚嚇或反復出現肉跳.您的小孩就是屬于多哭這一類的.(2)生后喂哺困難,如吸吮無力,吞咽困難,口腔閉合不佳.(3)動作不協調,不對稱,隨意運動很少.(4)經常出現肌張力異常,姿勢和動作模式異常.(5)運動發育遲滯.例如,3~4個月小兒俯臥位不能豎頭;4個月后仍不能用前臂支撐負重;雙手常握拳,不能將手伸入口中吸吮;6~7個月仍不能翻身和獨坐片刻;扶站時以足尖著地或雙腿屈曲不能負重,或兩下肢過于挺直,交叉等.無特殊治療方法,哭鬧更是沒有很好的辦法.除癲癇發作時用藥物控制以外,其余癥狀多為對癥處理.應早期實行智力,心理的教育和訓練.1,宜采用綜合性治療,包括智力和語言訓練,理療,體療,針灸,按摩,支架及石膏矯形.2,矯形手術僅適用于痙攣型,智力尚可,年齡在5歲以上,非手術治療無效者.手術目的是減少痙攣,改善肌力平衡,矯正畸形,穩定關節.手術方法可分4類:①后根神經切斷術;②神經切斷術:支配痙攣肌肉的神經分支切斷術;③肌腱手術;④骨關節手術.家中有腦癱的小孩,最先學會的就是要足夠的耐心,與患兒建立良好的護患關系,定專人進行護理,只有互相信任和尊重,患兒才能真實而詳細地反映自己存在的心理問題,積極配合治療,提高治療效果.多與患兒交流溝通,鼓勵患兒多與他人交往,不要理會社會上對腦癱患者的誤解及歧視,消除恐懼心理,鍛煉社交能力,教育患兒通過鍛煉照樣可以自食其力,長大后要做一個身殘志堅的人.幫助患兒克服依賴心理,不要什么事都替患兒去做,能自己做的盡量讓患兒自己去做,培養其獨立意識,使其生活能夠自理,減輕家長負擔.與患兒交流要耐心,細心,語調輕柔,語速放慢,使用簡單明確的語言及耐心,充分地傾聽,盡量解答患兒提出的問題.多安慰和鼓勵患兒,少批評,患兒有了某些進步,要及時給予表揚和鼓勵.正確地教育和引導患兒,盡量克服心理障礙,使患兒的身心都向健康的方向發展.腦癱患兒的康復是一個長期乃至終生的過程,光靠訓練人員的訓練是遠遠不夠的,家長的幫助在腦癱患兒的康復中起了非常重要的作用,特別是認知功能差的患兒一定要指導家長配合訓練人員在業余時間對患兒進行教育和訓練,這樣才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2016-01-06 07:07
-
其他網友提過類似問題,你可能感興趣
針對上述提問,推薦就醫問藥相關內容,希望幫助您更好解決問題
什么是腦癱? 小兒腦性癱瘓簡稱小兒腦癱,是一組在小兒早期即發病的非進行性癥侯群,表現為非陣發性的中樞性隨意肌功能受累,如肢體痙攣、姿勢控制異常和不隨意運動等,并可同時伴有癲癇、智力低下、語言和視覺障礙等。其發病率在我國尚無精確報道,圍外報道為1.5‰~5‰活嬰。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