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粘膜顯急性及慢性炎,可見壞死及滲出,符
胃粘膜顯急性及慢性炎,可見壞死及滲出,符合潰瘍,局部可見少量異性腺體,可疑為癌,到底是不是胃癌?胃粘膜顯急性及慢性炎,可見壞死及滲出,符合潰瘍,局部可見少量異性腺體,可疑為癌,到底是不是胃癌?
-
回答3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李增沛 主治醫師
南陽市第一人民醫院
三級甲等
五官科
-
你好,根據你的咨詢考慮急性胃炎引起的癥狀,需要積極活檢病理確診。一般情況下感染胃炎服用藥物奧美拉唑膠囊和慶大霉素注射液。另外不能吃辛辣刺激性食物。需要流質易消化飲食。醫生詢問:
2016-01-07 06:05
-
-
回答2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劉浩慶 醫師
肇慶市大旺開發區醫院
一級
全科
-
您好,(胃角)胃粘膜顯急性及慢性炎伴輕度腸化是屬于癌前病變,建議你最好是做胃次全切除術治療,平時應該少喝酒,少吃刺激性辛辣的食物,有利于胃炎的恢復.
2016-01-06 18:46
-
-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薛祖洋 醫師
冠縣人民醫院
二級甲等
兒科
-
你好,這種情況考慮屬于慢性炎癥刺激的癥狀,飲食不節導致一般臨床建議及時的保養,進一步檢查,病理檢查吧,潰瘍可能性大啊
2016-01-06 10:08
-
其他網友提過類似問題,你可能感興趣
針對上述提問,推薦就醫問藥相關內容,希望幫助您更好解決問題
什么是胃癌? 胃癌(gastric cancer)是胃上皮來源的惡性腫瘤,世界上胃癌發病率約17. 6/10萬,據統計占我國消化道惡性腫瘤的首位,在全身癌腫中占第三位。男性居多,男女患者比例為2~3:1。發病年齡多在40歲以上。據世界衛生組織2000年的統計,42%的胃癌患者在我國,其原因可能與飲食習慣、生活環境、幽門螺旋桿菌(HP)感染等因素有關。胃癌發病有明顯的地域性差別,在我國的西北與東部沿海地區胃癌發病率比南方地區明顯為高。好發年齡在50歲以上,男女發病率之比為2:1。由于飲食結構的改變、工作壓力增大以及幽門螺桿菌的感染等原因,使得胃癌呈現年輕化傾向。胃癌可發生于胃的任何部位,其中半數以上發生于胃竇部,胃大彎、胃小彎及前后壁均可受累。絕大多數胃癌屬于腺癌,早期無明顯癥狀,或出現上腹不適、噯氣等非特異性癥狀,常與胃炎、胃潰瘍等胃慢性疾病癥狀相似,易被忽略,因此,目前我國胃癌的早期診斷率仍較低。胃癌的預后與胃癌的病理分期、部位、組織類型、生物學行為以及治療措施有關。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