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閆峰 主治醫師
哈爾濱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院
三級甲等
骨科
-
老年人結腸息肉如果用藥物治療的話效果不是很好的,同時,還是要看什么樣的息肉,結腸息肉有癌變傾向的一般建議選擇內鏡切除治療。息肉切除后要注意飲食,多吃吃水果、蔬菜和全谷等,不要吸煙,不要喝酒,不要過度疲勞,要加強體育鍛煉,且要有良好的心態等等。
2018-08-22 13:12
-
-
回答4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谷印亮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理療科
-
大腸息肉的治療主要根據其所在部位,是否有蒂大小及惡性潛能來選擇治療方式。近年來由于纖維結腸鏡的逐漸廣泛應用,已使位于乙狀結腸以上的息肉的處理有了很大進步使開腹探察手術大為減少。原則上對于良性息肉或黏膜內癌甚至有蒂的浸潤癌,其侵犯尚未超越息肉頸部均可進行局部切除。但文獻也有報道局灶性浸潤癌也可發生在有蒂息肉的遠端。雖距蒂部尚遠,也偶有發生淋巴轉移者。在進鏡中發現小于0.5cm息肉時立即鉗除,因退鏡時往往不易找到病變。對大于0.5cm、小于2.0cm的息肉,應根據形態及是否帶蒂進行圈套切除。對長蒂大息肉切割部與息肉根部應留0.5cm距離采用邊凝切、邊用力收緊圈套器健康搜索的方式,短蒂息肉在頭蒂交界處,圈套后應提拉使根部形成尖幕狀,然后再凝切。電凝切除時使鏡頭與息肉保持2.0cm以上的距離并使息肉離開周圍腸壁,注意圈套器尖端火罐網不要與腸壁接觸,一定要收緊圈套器。如病變過大,不能懸空在腸腔中可使息肉頭部廣泛接觸腸黏膜,采用密切接觸法不致燒傷正常腸黏膜。對于摘除多少顆息肉為宜,有人提出一次圈套切除3~8顆凝除20顆我們認為一次摘除多少顆息肉根據病人具體情況息肉是否有蒂及其大小等因素綜合考慮。因為電凝切除息肉后是否發生出血或穿孔,不決定于切除顆數多少,只要在凝切較密集的息肉時在凝切息肉病變之間留有一定的正常腸黏膜,適當增加摘除息肉顆數?是可行的。
2016-01-07 00:42
-
-
回答3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邢學法 主治醫師
冠縣辛集中心衛生院
一級
外科
-
1.位于距肛門25cm以內大腸息肉,可以自肛門或乙狀結腸鏡處理,根據息肉是否有蒂采用不同方式。 (1)有蒂息肉:可用圈套器自息肉蒂部電灼切除。根據病理切片檢查,若為良性或黏膜內癌,或是浸潤癌而尚未超越息肉頸部,可以不再進一步處理,若為浸潤癌已侵及蒂部,但切除標本之切緣未見癌,也可不再進一步處理。 (2)廣基息肉:應先進行活組織檢查,如為良性或息肉較小時,可經乙狀結腸鏡整個電灼切除。如息肉較大或黏膜內癌,應作包括息肉在內的腸壁全層切除,位于距肛門12cm以上的息肉則應開腹手術切除。若為浸潤癌的廣基息肉,應按大腸癌手術原則處理。 2.距肛門25cm以上的大腸息肉,可以經纖維結腸鏡處理。根據息肉是否有蒂,采用以下不同處理。 (1)有蒂息肉:用圈套器自息肉蒂部電灼切除。如有以下情況應按大腸癌手術原則處理。①切斷線僅貼癌時;②切片中見到淋巴管內有癌栓時;③未分化癌時。 (2)廣基息肉:活組織檢查為良性,息肉較小,可以經結腸鏡將息肉整個電灼切除。若息肉較大,或為浸潤癌時均應開腹手術治療。 3.位于距肛門25cm以上而又不能進行纖維結腸鏡檢查者,應行開腹探查。 4.擇優方案發現息肉即行電鏡下息肉電凝電切術為擇優治療方案。 5.康復治療對息肉病人行電切術后,定期復查,警惕癌變。
2016-01-06 17:34
-
-
回答2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張俊相 住院醫師
威縣婦女兒童醫院
二級甲等
外科
-
您好,對腸息肉的形成和治療,中醫和西醫有不同的看法。中醫主張內調,認為通過調養,消除於氣,息肉自然會下去;西醫主張手術切除,通過微創手術(腸鏡下切除)進行切除,但是這種方法不能去根,有很多人切了后還會再長,手術后需定期檢查。要治療腸息肉還得從改善自身的體質開始,從源頭上根治腸息肉。多吃堿性食品,改善自身的酸性體質,同時補充人體必須的有機營養物質,這樣才能恢復自身的免疫力。
2016-01-06 12:24
-
其他網友提過類似問題,你可能感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