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3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楊東銀 醫師
安都衛生院
一級
內科
-
你好.這是雷諾現象.是一種周圍循環疾病.典型表現是寒冷或情緒緊張等刺激下,突然發生于指(趾)小動脈的痙攣.出現幾個或幾節手指或腳趾發白,接著變為青紫,保暖后變潮紅.除了一小部分原發雷諾現象,這種情況常伴發于結締組織病,特別是系統性硬化癥,混合性結締組織病,系統性紅斑狼瘡等,雷諾現象有助于這些疾病的早期診斷.平時要注意保暖,別用涼水洗手洗衣服.尤其要戒煙.可以選擇鈣離子拮抗劑,前列腺素E等治療.
2016-01-07 00:57
-
-
回答2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李增沛 主治醫師
南陽市第一人民醫院
三級甲等
五官科
-
雷諾氏病又稱雷諾氏綜合征和雷諾氏現象,是血管神經功能紊亂所引起的肢端小動脈痙攣性疾病.以陣發性四肢肢端(主要是手指)對稱的間歇發白,紫紺和潮紅為其臨床特點,常為情緒激動或受寒冷所誘發.本病少見,多發生于女性,尤其是神經過敏者,男女比例為1:10.發病年齡多在20~30歲之間.在寒冷季節發作較重.本病主要為肢端小動脈的痙攣,其原因未完全明確,可能與下列因素有關:1,中樞神經系統功能失調,使交感神經功能亢進;2,血循環中腎上腺素和去甲腎上腺素含量增高;3,病情常在月經期加重,妊娠期減輕,因此有人認為與內分泌有關;4,肢體小動脈本身的缺陷,對正常生理現象表現出過度反應所致;5,也有人認為,初期是肢端小動脈對寒冷有過度反應,其后由于長期的血管痙攣,使動脈內膜增生,血流不暢,若再有使肢端小動脈血流減少的各種生理因素,即可作用于病變動脈而引起發作;6,患者常有家族史,提示可能與遺傳有關;7,免疫和結締組織病,如系統性紅斑狼瘡,硬皮病,結節性多動脈炎,皮肌炎,類風濕性關節炎,多肌炎,混合性結締組織病,乙型肝炎抗原所致的血管炎,藥物所致的血管炎以及Sjogren綜合征等;8,阻塞性動脈病變,如閉塞性動脈硬化,血栓栓塞性脈管炎等;9,物理因素,如震動性損傷,直接的動脈創傷,寒冷損傷等;10,某些藥物所致,如麥角,鉛,鉈,砷等中毒,聚氯乙烯,β-阻滯劑,細胞毒藥物,避孕藥等;11,影響神經血管機制的因素如頸肋,前斜角肌綜合征,胸廓,出口綜合征,拐杖使用不當壓迫腋部,腫瘤壓迫臂叢和鎖骨下血管,頸椎炎或髓核破裂,周圍神經炎,脊髓空洞癥或脊髓癆等;12,血液中冷凝集素增多或冷球蛋白血癥,真性紅細胞增多癥,陣發性血紅蛋白尿等;13,有些與偏頭痛和變異性心絞痛有關.病理:雷諾氏綜合征的病因,目前仍不明確.多數學者認為與寒冷刺激,神經興奮和內分泌功能紊亂,結締組織疾病等因素有關.基本變化分為三期:痙攣缺血期,擴張期和充血期.病變初期,指,趾脈無顯著病理變化可見.后期可見動脈內膜增生,彈力膜斷裂和肌層增厚等變化,使小動脈管腔狹小,血流減少.少數患者最后可有血栓形成,管腔閉塞,伴有局部組織的營養性改變,嚴重者可發生指(趾)端潰瘍,偶有壞死.根據指動脈的病變狀況,本征可分為梗阻型(62.6%)和痙攣型(37.4%)兩大組.梗阻型有明顯的掌,指動脈梗阻,多由免疫性疾病和動脈粥樣硬化所伴隨的慢性動脈炎所致.由于有嚴重的動脈梗阻,故室溫時指動脈壓明顯降低.梗阻型對寒冷的正常血管收縮反應就足以引起發作.痙攣型無明顯掌,指動脈梗阻,在室溫時指動脈正常,在臨界溫度時(18~20℃)才引起發作.痙攣型有異常的腎上腺能受體改變,血小板上α2-受體活性明顯增加,致使血管對冷刺激的敏感性增高.本病的發作過程,先是指(趾)動脈發生痙攣或功能性閉塞,其后毛細血管和小靜脈亦痙攣,因而局部皮膚呈現蒼白.動脈痙攣較小靜脈痙攣消退快,而造成毛細血管內血液淤滯,缺氧,出現紫紺.血管痙攣解除后,局部循環恢復,并出現反應性充血,故皮膚出現潮紅,然后轉為正常色澤.
2016-01-07 00:49
-
-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劉保福 主治醫師
威縣常屯衛生院
一級甲等
婦產科
-
比較象雷諾氏綜合征,是血管神經功能紊亂所引起的肢端小動脈痙攣性疾病.以陣發性四肢肢端(主要是手指)對稱的間歇發白,紫紺和潮紅為其臨床表現.多見于女性青年,常在寒冷刺激或情緒激動時發病.建議先到醫院做相關檢查,確診后再做治療.平時應該多注意全身尤其是四肢的保暖,盡量避免接觸冷水.戒煙酒,保持良好的心態,忌情緒波動過大,飲食宜清淡.
2016-01-06 22:14
-
其他網友提過類似問題,你可能感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