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便后肛門出血是什么原因?
我一直有便秘,最近更歷害了,都要好幾天才會大便一次,每次都是很干燥,有點像算盤籽,昨天也是很用力才拉出來,便后很疼痛,擦的時候紙上有帶血鮮,大便后肛門出血疼痛是什么問題?
-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孫占娟 主治醫師
連云港市第一人民醫院
三級甲等
風濕免疫科
-
患者好,你好你的情況很有可能是肛裂。肛裂導致的大便后有血,血色鮮紅,滴出或手紙擦后有血跡,且便后有肛門劇烈痛疼。肛腸疾病不能自行痊愈,患者一旦出現了便血的相關癥狀,不要抱著僥幸心理覺得疾病會自己好,應該要及時到專業肛腸醫院做檢查,然后才能選擇正確的治療方式,達到治療效果,以免延誤病情導致加重。
2018-12-20 11:05
-
-
回答6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張俊相 住院醫師
威縣婦女兒童醫院
二級甲等
外科
-
男,21歲,大便后肛門出血,大便干燥出血是肛裂引起的,主要要調節飲食,平時多吃水果蔬菜,清淡點,忌辛辣,多喝水.干結的幾天可以多吃點香蕉,蜂蜜水,紅薯之類易于排便的.肛裂暫時可以不用治療,注意清潔衛生.
2016-01-07 11:50
-
-
回答5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尹君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耳鼻喉科
-
出血的原因,由于您大便干燥,年齡很輕,出血在大便之后,所以一般考慮是痔瘡可以調節飲食,吃點通便的水果,嚴重的話,可以應用點開塞露,幫助排便,不要時可以到醫院做個小手術把痔瘡直接切除
2016-01-07 08:58
-
-
回答4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劉保福 主治醫師
威縣常屯衛生院
一級甲等
婦產科
-
如果出的是鮮紅色血,附于大便表面,可能是痔瘡,不痛為內痔,痛為外痔,另外小消化道出血也會引進血便,建議你系統查一下.
2016-01-07 08:44
-
-
回答3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趙蕾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內科
-
病因癥狀便血又名“血便”,“下血”,“瀉血”,以血便或便后下鮮為特征.多見于上消化道潰瘍出血,胃腸息肉,小腸出血,腫瘤,肛周疾病下血,以及一些血液病,急性傳染藥,寄生蟲等.此處指的是由于痔瘡破損,肛裂,肛竇炎,直腸結腸粘膜損傷引起的便血.大便軟而成形或硬結,鮮血附著于糞便表面,有的先血后便,有的先便后血,血色大多鮮紅,也有的黯紅混濁.血量多時淋漓不盡,大便后肛口疼痛加重.中醫認為便血是腸中積熱(夾濕),或者脾氣虛損,不能統攝血行所致.可用清腸熱,止血和補氣攝血方法治療.成藥自療法(1)云南白藥,每次0.3克,每日2-3次.溫水吞服.(2)脾約麻仁丸,每次9克,每日2次,溫水吞服.(3)臟連丸,每次9克,每日2次,溫水吞服.
2016-01-06 15:22
-
-
回答2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賀濤 主治醫師
河北省邢臺市威縣人民醫院
二級甲等
內科
-
你好!!痔瘡引起的出血常與糞便不相混,且血色鮮紅,也可有便血,滴血,手紙上染有血跡等現象.但我們并不能根據這些情況就斷言——便鮮血就是痔瘡出血.除了痔瘡外,還有以下疾病會引起便鮮血1.大腸癌可引起便鮮血.大腸癌初期發生的便血可表現為有少量的鮮血覆蓋在糞便表面.隨著病情的發展,便血量會逐漸增多,同時也可發生大便變細,腸梗阻等現象.據統計,大腸癌是引起便鮮血最為常見的病癥.2.潰瘍性結腸炎可引起便鮮血.此病引起的便血,血色或鮮或暗,大多與糞便混在一起.糞便中也可有粘液,膿液.此病患者常有腹痛,腹瀉等癥狀.3.大腸息肉可引起便鮮血.大腸息肉有單發的,也有多發的.此病的便血特點是,便血呈間歇性發生,血色鮮紅,量不多,且不與糞便相混.有的患者在排便時有肉狀小腫物(息肉)脫出肛門外,便后又會縮回到直腸內.4.肛裂,肛管粘膜損傷可引起便鮮血.肛裂是小兒最常見的便血原因.患兒在便血的同時,還有排便后疼痛的癥狀.成人的肛裂則多是由長期便秘引起的.肛裂引起的便血血色新鮮,排便時可在糞便表面或手紙上見到少量血跡,也可能有鮮血滴下.5.結腸血管發育不良可引起便鮮血.因結腸血管發育不良而導致的便血,出血量較多,而且血色鮮紅.以上5種疾病都可能引起便鮮血,所以便鮮血不一定就是得了痔瘡.建議您盡快去醫院接受腸鏡檢查,以免延誤診治.
2016-01-06 12:51
-
其他網友提過類似問題,你可能感興趣
針對上述提問,推薦就醫問藥相關內容,希望幫助您更好解決問題
什么是干燥綜合征? 干燥綜合征又稱干燥綜合征(sicca syndrome),是一種以外分泌腺高度淋巴細胞浸潤為特征的自身免疾病。由于其免疫性炎癥反應主要表現在外分泌腺體的上皮細胞,故又稱自身免疫性外分泌腺體上皮細胞炎或自身免疫性外分泌病。臨床癥狀除有唾液腺和淚腺受損、功能下降而出現口干、服于外,尚有其他外分泌腺及腺體外其他器官受累而出現多系統損害的表現。其血清中存在多種自身抗體和高免疫球蛋白。在我國人群的患病率用不同的診斷標準為0.29%~0.77%,在老年人群中患病率為3%一4%。本病女性多見,男女比為1:9~1:20°發病年齡多在40~50歲,也見于兒童。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