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5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薛祖洋 醫師
冠縣人民醫院
二級甲等
兒科
-
直腸粘膜脫垂治療 近年來,學者們對直腸粘膜脫垂的成因研究及其對直腸粘膜脫垂本質的現代概念已達成了初步共識.因此,其治療方案的選取是現今研究的一個熱點. (一)非手術治療 幼兒直腸脫垂多可自愈,故以非手術治療為主.即隨著小兒的生長發育,骶骨彎曲度的形成,直腸脫垂將逐漸消失.如糾正便秘,養成良好的排便習慣.排便時間應縮短,便后立即復位.如脫出時間長,脫垂充血,水腫,應取俯臥位或側臥位,立即手法復位,將脫垂推入肛門,回復后應做直腸指診,將脫垂腸管推到括約肌上方.手法復位后,用紗布卷堵住肛門部,再將兩臀部用膠布固定,暫時封閉肛門,可防止因啼哭或因腹壓增高而于短期內再發.若患病時間較長,使用上述方法仍不見效,可用注射療法.方法:將5%石炭酸植物油注射于直腸粘膜下或直腸周圍一圈,分4~5處注射,每處注射2ml,總量10ml.注射途徑可經肛門鏡在直視下將藥物注射到粘膜下層,使粘膜與肌層粘連;或經肛周皮膚,在直腸指診下做直腸周圍注射,使直腸與周圍粘連固定. (二)手術治療 成人不完全脫垂或輕度完全脫垂,若括約肌張力正常或稍弱,可行類似三個母痔切除術或膠圈套扎治療,也可使用硬化劑注射治療.若括約肌松弛,可考慮做肛門環縮小術或括約肌成形術.成人完全型直腸脫垂的治療以手術為主,手術途徑有經腹部,經會陰,經腹會陰及骶部4種.手術方法較我,但各有其優缺點及復發率,沒有哪一種手術方法可用于所有的患者,有時對同一患者需要用幾種手術方法.過去手術只注意修補盆底缺損,復發率較高,近年來對直腸脫垂的腸套疊學說進行研究,手術注意治療直腸本身,現多使用下列手術. 小兒直腸粘膜脫垂 中國醫學認為:小兒氣血未旺,皆易脫肛.5歲以下兒童發生直腸脫垂非常多見,由于小兒體質嬌嫩,發育不完全成熟,元氣不實,骶骨彎曲未長成,直腸粘膜下組織也較為疏松,直腸缺乏骶骨的支持,而且直腸與骨盆幾乎筆直,即垂直的狀態,比較活動,不利于固定,而且增加了肛門括約肌的負荷量,兒童時期又易患營養不良,百日咳,腸炎,腹瀉等疾患.長期腹內壓增大,失去對直腸的牽拉固定作用,就易發生直腸脫垂,這就是小兒易患直腸脫垂的主要原因.臨床上還常見到小兒排便,排尿坐盆時間過久而誘發本病.小兒隨著骨盆的發育,骶骨彎曲形成,多數直腸脫垂患者??勺杂?故一般應用非手術治療. 老人直腸粘膜脫垂 祖國傳統醫學認為,老人氣血已衰,易患脫肛即老人直腸粘膜脫垂.老年人患直腸粘膜脫垂則多因年老體弱,氣血不足,中氣下陷,氣虛不能收攝而引起."虛"是老年人發病的主要原因.由于老年人全身組織衰退,肌肉松弛,加上一些慢性疾病,如便秘,氣管炎,咳嗽,前列腺肥大,排尿困難等.頻繁增加腹壓,同時隔肌下降,壓迫腹腔臟器推壓乙狀結腸和直腸向下移位,又由于老年人體弱無力,括約肌松弛,骨盆直腸窩,坐骨直腸窩脂肪量減少,這也是老年人易發生不完全性直腸脫垂的原因之一.故對老年人患直腸脫垂的治療,既應重視局部的致病因素,更應重視全身整體的狀況. 直腸粘膜脫垂病人的飲食護理 直腸粘膜脫垂指的是胃壁粘膜通過幽門脫垂至十二指腸的球部.這種病主要與胃竇部炎癥有關;多見于30-66歲的男性病人.直腸脫垂病人多數因中氣不足,虛證居多.平時宜多食木耳,茄子,山藥,芡實,雞肉,羊肉,無花果,香菜等食物以增加營養,補其不足. 常用食療處方: (1)配方:黃芪30克,豬大腸頭1只.制法:將新鮮豬大腸頭洗凈,反復清洗并除味后備用.然后將黃芪洗凈用紗布包好,與備用的豬大腸頭一起放入冷水中煮,使大腸頭煮爛,棄藥渣,加鹽,酒等佐料后食用.適用于小兒直腸脫垂患者. (2)配方:黃鱔1條,瘦豬肉60克,黃芪30克.制法:黃鱔去內臟洗凈與瘦豬肉,黃芪煮熟,加鹽,糖,黃酒適量,去黃芪后食用.適用于成人直腸脫垂者. (3)配方:大米,小米各60克.制法:大米,小米洗凈加水煮至半熟,再加入豆漿1斤,攪勻煮熟,可食用.功用:健脾胃,補虛損.適用于老幼直腸脫垂者. 最后,一旦出現幽門梗阻和大出血時,要考慮采取手術治療.
2016-01-08 01:09
-
-
回答4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肖起濤 主治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內科
-
你好!請問做什么檢查確定是直腸的粘膜增生的?大便困難是否有便秘?一般的直腸粘膜增生不會引起排便困難的,因此建議做進一步檢查或結合病史癥狀決定真正的病因,才能解決問題.影響排便的原因一般有:直腸病變(如直腸炎,直腸腫瘤,嚴重的痔瘡等);其它疾病的影響(如女性的子宮病變壓迫直腸,腹肌無力等);神經方面的問題(包括植物神經紊亂,腰部神經病變等).直腸粘膜增生是不需要手術的,除非形成炎性息肉,才有必須切除.因此建議就醫做進一步診斷,明確病因,才能進行有效的和有針對性的治療.上述分析和指導意見供你參考.
2016-01-07 18:10
-
-
回答3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李華卿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中醫科
-
不是淋巴瘤,如果是淋巴瘤做腸鏡,就回發現的,你的情況就是因為直腸的炎癥引起,淋巴組織增生的.不用在檢查了.只要定期復查腸鏡就可以了.以上是對“直腸黏膜增生”這個問題的建議,希望對您有幫助,祝您健康!
2016-01-07 12:55
-
-
回答2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谷魁廣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內科
-
您好,患有直腸黏膜增生這種疾病很容易引發大便困難的,建議您一定要重視起來這種疾病,一般臨床上建議最好及早手術進行治療比較穩妥,術后尊醫囑以藥物進行鞏固治療就可以的!
2016-01-07 08:29
-
-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郭立軍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內科
-
你說的是直腸息肉吧.直腸息肉泛指直腸粘膜表面向腸腔突出的隆起性病變,包括有腺瘤(其中有絨毛狀腺瘤),兒童型息肉,炎癥息肉及息肉病等.從病理上來看,其內容不一,有的是良性腫瘤,有的是炎癥增生的后果.但由于肉眼看來大體相似,因此這一含意籠統不清的病名“息肉”一直被習慣采用.直腸是息肉常見的所在,更由于易于發現和處理,因而受人重視.近年來認為結,直腸癌起自息肉,及早切除息肉能降低癌的發生,因此息肉作為癌前病變,更受到重視.直腸息肉臨床表現: 1.便血:為鮮血,被蓋于糞便表面而不與其混合.直腸下端的帶蒂息肉排便時可脫出肛門外.2.息肉合并潰瘍感染時,可有粘液血便和里急后重感.3.直腸指檢:直腸中,下段的息肉,指檢可觸及柔軟,光滑,活動的結節.4.直腸鏡檢:腺瘤性息肉呈圓形,表面粘膜淡紅且有光澤.絨毛乳頭狀腺瘤為分葉狀,形似菜花,軟如海綿的大息肉.炎性息肉蒂長色紅.增生性息肉多呈丘狀隆起結節.5.若發現多個息肉時,作乙狀結腸鏡或纖維鏡檢,排除多發息肉及結腸息肉病.直腸息肉治療: 1.單個息肉可行切除加病檢同時進行. 2.多發息肉或息肉較大有惡變征可經肛門肛窺腸鏡進行病理活檢以除外惡變. 3.低位或長蒂脫出息肉可用肛窺,直乙鏡,套扎或經肛門直接切除. 1.血便或排便時有息肉脫出肛外.2.直腸指診或腸鏡發現息肉. 直腸息肉治療原則: 1.電灼法:在腸鏡直視下電灼切除息肉.2.套扎法:用套扎器將膠圈套住息肉蒂根部.3.切除法:蒂粗或基底寬之息肉可在鞍麻下手術切除.
2016-01-07 06:1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