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每晚 1-2 點無睡意,假期亦如此,是病態嗎?如何改善?
我家孩子現在每晚都是晚上1-2點鐘還沒有睡意,早晨有不想起床。嚴重影響著孩子的學習和日常生活。我們剛開始以為是學習所致,但在假期里每晚還是如此,曾采取多種方式(鍛煉身體、做深呼吸)都不見效果,家人非常著急,但還是如此。這是否是一種病態?能否有食療的方法或其他非藥物治療的方法?
-
回答5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朱慧麗 主任醫師
暨南大學附屬第一醫院
三級甲等
神經內科
-
孩子這種睡眠狀況可能是生物鐘紊亂、心理因素、環境影響、飲食不當或潛在疾病等原因導致。可通過調整作息、心理疏導、改善環境、調整飲食及必要時就醫等方式改善。 1. 生物鐘紊亂:孩子長期晚睡可能形成了不良的生物鐘。應逐步提前孩子的上床時間,睡前避免使用電子設備。 2. 心理因素:學習壓力、焦慮等心理問題可能影響睡眠。家長要多與孩子溝通,幫助其緩解壓力。 3. 環境影響:臥室噪音大、光線強等都不利于睡眠。要營造安靜、黑暗且舒適的睡眠環境。 4. 飲食不當:晚餐過飽或過晚、睡前吃刺激性食物等。調整飲食結構,晚餐適量,避免睡前吃東西。 5. 潛在疾病:如神經衰弱、甲狀腺功能亢進等。若調整后仍無改善,應及時就醫檢查。 孩子睡眠問題需要綜合考慮多方面因素,家長要有耐心,逐步幫助孩子調整,必要時尋求專業醫生的幫助。
2025-03-09 21:17
-
-
回答4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趙蕾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內科
-
失眠是指難以入睡、睡后易醒或徹夜不眠的疾患,中醫稱”不寐“。失眠的原因是思慮太過、勞役失調、素質不強、病后體虛、驚恐郁怒、情緒緊張、飲食不節、胃氣不和或貧血、高血壓、動脈硬化、神經官能癥等慢性疾病使陽不交陰、心失所養,引起大腦中樞神經的興奮和抑制過程平衡失調,而形成失眠。臨床表現分為起始失眠,即入睡困難,到后半夜才能睡著。間斷失眠,即睡不安穩,容易驚醒,常有惡夢。終點失眠,即入睡容易,持續時間不長,后半夜驚醒后不能再睡。個別日久失治,病癥嚴重者可能發展為精神失常。治療失眠宜補益心脾、滋陰降火、疏肝瀉熱、養心安神、心情舒暢、神安則自寐。1:藥物療法處方:花生葉(干品)50克用法:日1劑,水煎沸10分鐘,取濃液200毫升,睡前溫服。療效:服藥3~5天,有效率89%2:處方:桑白皮、陳皮、赤芍、桃仁擱12克,柴胡、通木、半夏、蘇子各10克,香附、大腹皮、甘草各15克,青皮14克。用法:水煎,日1劑服2次。療效:用藥6劑,有效率達100%
2016-01-08 08:46
-
-
回答3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賀濤 主治醫師
河北省邢臺市威縣人民醫院
二級甲等
內科
-
中醫治療失眠的具體方法種類繁多,內容豐富,且各具特色。這里,我們根據國家標準《中醫臨床診療術語》的療法分類,選擇一部分常用的中醫治療方法,做一簡單介紹。一、藥物療法指通過口服藥物,經由消化器官吸收,以達到扶正祛邪、調節機體氣血陰陽,使機體康復的治法。常用的治療方法有汗、吐、下、和、溫、清、補、消八法。口服藥物的劑型有湯劑、丸劑、散劑膏劑、丹劑、酒劑、片劑、糖漿、茶劑、沖劑等不同劑型。本法是在臨床各科應用范圍最廣的治療方法。二、針灸療法用針刺、艾灸的方法在人體經絡及經外腧穴施以一定的手法,以通調營衛氣血、調整經絡、臟腑功能而治療相關疾病。針刺又可分為體針、頭針、面針、眼針、耳針、足針、溫針、火針、三棱針、梅花針等多種針法;灸法可分為艾條灸、麥粒灸、疤痕灸、隔姜灸、隔蒜灸、藥餅灸等。針灸療法的應用范圍極其廣泛。
2016-01-08 07:29
-
-
回答2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谷魁廣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內科
-
失眠的癥狀表現都是不一樣,所以對癥治療
2016-01-08 07:14
-
-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吳志全 主治醫師
河北醫科大學附屬平安醫院
二級甲等
兒科
-
每天早晨8時以前,取綠茶15g用開水沖泡2次,飲服,8點以后不再飲茶;同時將酸棗仁炒熟后研成粉末,每晚臨睡前取10g用開水沖服。連續服用3~5天,即可見效。茶葉能提神醒腦,其所含的生物活性物質咖啡因能興奮高級神經中樞,使人精神振作,思想活躍,消除疲勞,所以對失眠者白天精神萎靡、昏昏欲睡的狀況有調整作用。酸棗仁有養心安神、抑制中樞神經系統的作用,對促進失眠者在夜間進入睡眠抑制過程有良好的效應。一張一弛,一興一抑,效果顯著。失眠者不妨一試。如果您入睡難、不能熟睡、早醒、頻做惡夢、睡后精力沒有恢復、容易被驚醒、對燈光敏感、睡覺時胡思亂想等;
2016-01-07 19:14
-
其他網友提過類似問題,你可能感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