訓練腦癱的方法有哪些,平時訓練腦癱孩子的...
訓練腦癱的方法有哪些,平時訓練腦癱孩子的時候是不是需要根據孩子的癥狀不同,訓練的方法也不同?要怎么去安排呢?
-
回答5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張士舜
石家莊華光中醫腫瘤醫院
一級
伽瑪刀中心
-
1.家長要有細致的觀察力,孩子有一步微小的進步,家長也要觀察出來,并及時給予表揚和鼓勵,鼓勵孩子繼續努力訓練,由微小的進步發展到大的進步,往往有的孩子出現微小進步,家長觀察不出來,總認為沒效果,就調整訓練方案,結果進步更慢。 2.訓練活動太難,家長期望太快,太多的進步,家長應該認識到出現一點進步,一定要滿足,應及時鼓勵孩子繼續努力?! ?.病情太重,家長未能執行訓練計劃,影響進步速度。 4.選擇容易做的訓練活動,如:抬腿邁步,一個正常孩子抬腿邁步是很容易的事,一個腦癱孩子學抬腿邁步就很難,作為家長一定要時刻想到,他是個有病的孩子,不要要求太高,太快的訓練活動,每一個動作都要反反復復的練習,否則進步就慢,如一個正常孩子不會坐不會走,必須先學會坐。
2016-01-08 13:49
-
-
回答4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任立存 主治醫師
淮北口腔醫院
其他
內科
-
1、翻身訓練。對不會翻身的小兒,在其仰臥時,將翻動側的下肢屈曲,并輔助屈曲腿帶動身體旋轉或握住翻動側上肢使其伸展、內收,帶動軀干翻轉。2、爬行訓練。學會爬行是行走的先決條件之一。小兒需雙上肢伸展支撐,下股以膝關節支撐使軀干與大腿成90度。姿勢保持穩定后,可在小兒面前放置帶有聲響、顏色鮮艷的玩具,誘導其向前交替伸手抓取,同時可向前推動小兒足底,輔助其前進。3、坐位訓練。使患兒端坐在靠背椅上,雙腿用布墊分開,胸前放小桌以便于患兒雙手活動。對于因痙攣而坐位困難者,訓練人員坐在患兒前方,握住其前臂,雙腿輕壓在患兒雙膝上,使患兒下肢分開并伸直,抬頭直腰,保持坐位。
2016-01-08 10:51
-
-
回答3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孔書雪 醫師
河北省邢臺市威縣人民醫院
二級甲等
內科
-
你好,腦癱發病多在出生前或嬰兒期,病因有:產傷、新生兒核黃膽,腦缺氧;早產等。從起床、患肢平衡、站立、行走進行訓練指導,逐步增加活動范圍和次數,最后幫助進行上下樓梯訓練,讓患肢得到運動,利于功能的恢復。
2016-01-08 10:04
-
-
回答2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王慶松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全科
-
腦癱是一種常見的腦部神經系統的疾病,腦癱患者時間越長,對患者的危害就越大,建議患者盡快進行治療。患者可以試試使用神經組織修復的方法進行治療,這種療法能激活自體免疫力,實現組織的自我修復,治療作用持久,防止復發。
2016-01-08 04:40
-
-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崔立靜 醫師
中原油田醫療衛生服務中心光明醫院
一級
內科
-
當小兒坐在床面上時,應誘發其向前方、側方伸手取物,逐漸出現各方向的保護性反應,以增強坐位的穩定性。對不會翻身的小兒,在其仰臥時,將翻動側的下肢屈曲,并輔助屈曲腿帶動身體旋轉或握住翻動側上肢使其伸展,內收,帶動軀干翻身。學會爬行是行走的先決條件之一。小兒需雙上肢伸展支撐,下肢以膝關節支撐使軀干與大腿成90°。姿勢保持穩定后,可在小兒面前放置帶有聲響、顏色鮮艷的玩具,誘發其向前交替伸手抓取,同時可向前推動小兒足底,輔助其前行。指導建議:神經組織修復療法是由特殊的神經組織治療、康復、理療聯合的綜合療法,以特殊神經組織治療為核心,以康復理療來鞏固療效,是一種綜合、整體、系統的全新療法。能夠全面激活修復壞死、病變的神經組織,內外兼治雙向作用,快速根除神經系統疾病,徹底攻克了神經疾病難題,是當前唯一能徹底治療神經系統疾病的特效療法。
2016-01-07 21:00
-
其他網友提過類似問題,你可能感興趣
-
Q: 寶寶拇指內收一定是腦癱嗎? -
Q: 孩子被診斷為腦癱半年,該如何應對? -
Q: 患有腦癱能否通過手術進行治療 -
Q: 孩子診斷腦癱半年了該如何應對? -
Q: 腦癱患者能否通過手術進行治療? -
Q: 寶寶尖足不翻身偶爾看手會是腦癱嗎 -
Q: 腦癱患者膝蓋疼痛如何有效治療? -
Q: 腦癱能否預防及預防方法有哪些? -
Q: 腦癱能否不經治療自行康復? -
Q: 孩子腦癱且膝蓋發炎發燒應如何處理
針對上述提問,推薦就醫問藥相關內容,希望幫助您更好解決問題
什么是腦癱? 小兒腦性癱瘓簡稱小兒腦癱,是一組在小兒早期即發病的非進行性癥侯群,表現為非陣發性的中樞性隨意肌功能受累,如肢體痙攣、姿勢控制異常和不隨意運動等,并可同時伴有癲癇、智力低下、語言和視覺障礙等。其發病率在我國尚無精確報道,圍外報道為1.5‰~5‰活嬰。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