宮頸癌如何治療?
問題描述:我媽媽今年66歲,絕經20年,去年9月份有白帶很多,自己陸續治療到現在,(我們子女的都不知道)近段時間偶爾流血,下身不適,18號那天去南寧區醫院檢查初步診斷宮頸癌,初檢查醫生用什么鴨嘴檢查器的,流出來很多血,血帶點黑的,還有點濺飛出來,醫生初步診斷是宮頸癌晚期,之后做B超,超聲描述:子宮大小41X45X31mm,外型正常,宮內膜分離14mm,欠規則型,內部透聲好邊界尚清晰,宮肌壁未見明顯腫塊回聲,宮腔內見節育環,位置正常,子宮頸前后頸約33mm,內部回聲欠均,宮頸內膜分離約5mm.邊緣處可見1--2個強光斑,雙側卵果顯示不清,雙側附件未見明顯腫塊塊回聲.超聲提示:子宮宮腔積液?積血?,宮腔內見節育環,位置正常.宮頸稍增大,宮頸內膜鈣化灶,宮頸管內積液?積血?,雙側附件未見明顯腫塊.今天(21號)細胞病理檢查報告出來:鏡下染色體:HE10X40,還附個圖,不知道怎么描述.后面醫生意見以及診斷如下:(宮頸)涂片:高度鱗狀上皮內病變或磷癌細胞,建議;陰道鏡活檢.(在拿化驗報告中醫生說宮頸都爛完了,直接去住院放療延長生命)請問在下的各位醫生,做兒女的真不知道該怎么辦,望醫生給個好建議,我們應該怎么做,怎么治療好點,減少病人痛苦,期待您的回答,謝謝,謝謝....
-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李冬梅 副主任醫師
牡丹江市中醫醫院
三級甲等
兒科
-
你好,建議你采用萎縮腫瘤血管的中草藥治療效果比較好,見效快,對晚期惡性腫瘤及宮頸癌都有獨特的治療效果,而且安全,對身體不會產生任何毒副作用。能使患者在短的時間內(15-20天)就能看到治療效果,治愈的希望也是比較大。祝早日康復!祝您健康。
2018-11-21 16:34
-
-
回答6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史東岳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全科
-
你好,宮頸癌的治愈率與發現時的病期早晚有密切關系,I期宮頸癌治愈率可達90%,而晚期治愈率僅在30%左右。可見早期發現、早期治療是降低死亡率的關鍵。建議放療最好配合中醫動態的療法服用中草藥進行綜合治療全面調養,提高免疫力,殺死殘余癌細胞。
2016-01-08 16:50
-
-
回答5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張建國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中醫科
-
宮頸癌I期、II期A可以手術治療,IIB-IVA可以放射治療,大多均可達滿意療效,手術可以到二級甲等醫院以上的醫療單位一般均可,放射治療必須到有放療設備(還應有后裝治療機)醫院去治療。宮頸癌患者要有信心,千萬不要認為得了癌癥都沒有治愈希望。
2016-01-08 12:56
-
-
回答4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尹君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耳鼻喉科
-
你好,采用廣泛性子宮切除術和盆腔淋巴結消除。切除范圍包括全子宮、雙側附件、陰道上段和陰道旁組織以及盆腔內備組淋巴結。手術要求徹底、安全、嚴格掌握適應征、防止并發癥。
2016-01-08 09:48
-
-
回答3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軒存旺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全科
-
不規則陰道出血,出血可于任何時間出現,行激素治療者除外.如果行激素替代治療的絕經后婦女出現陰道出血,類似于月經,則預示著子宮癌的可能.因此,若有任何不正常的陰道出血或出血量多,應及早到醫院診治.決定最佳的治療方式前必須考慮很多因素,包括腫瘤大小,病患年齡及整體健康狀況還有早期晚期等等.一般的子宮頸癌惡性程度高,70%的患者在確診時已屬晚期.子宮頸癌治療的方式包括外科手術切除,中醫藥,放射線治療及化學治療等方法.對Ⅱ,Ⅲ,Ⅳ期的患者均不宜手術治療.手術后也容易轉移或復發.子宮癌的發生和早婚,早產,多產,性衛生差,炎癥和宮頸糜爛等因素有密切關系.因此,計劃生育,衛生宣教,婦女保健,婦女疾病普查及積極治療宮頸炎和宮頸不典型增生,都能起預防子宮癌發病的作用.
2016-01-08 08:48
-
-
回答2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孔書雪 醫師
河北省邢臺市威縣人民醫院
二級甲等
內科
-
你好,治療宮頸癌關鍵在于治療方法,目前治療宮頸癌的主要方法是手術、放化療以及生物免疫治療。具體選用何種方法,應根據患者年齡、全身狀況、癌腫的局部范圍以及轉移情況而定。生物免疫治療是優于手術、放療和化療的最新的腫瘤治療技術,也是目前最成熟、運用最廣泛的腫瘤生物治療技術,可以直接殺傷腫瘤細胞,防復發和轉移,提高自身免疫力,提高生活質量。
2016-01-08 00:41
-
其他網友提過類似問題,你可能感興趣
針對上述提問,推薦就醫問藥相關內容,希望幫助您更好解決問題
什么是染色體異常? 染色體是組成細胞核的基本物質,是基因的載體。染色體異常(chromosome abnormalities)也稱染色體發育不全(chromosome dysgenesis)。美籍華人蔣有興(1956)查明人類染色體為46條,Caspersson等(1970)首次發表人類染色體顯帶照片。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