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張潤 主治醫師
南方醫科大學珠江醫院
三級甲等
神經外科研究所
-
患者好,老年癡呆的患者癥狀因人而異,大多數老年人會表現為認知和記憶功能不斷惡化,日常生活能力進行性減退,并有各種神經精神癥狀和行為障礙。患有老年癡呆需要馬上進行醫學治療,采用物理加中醫的方法不會對老人的身體產生傷害,臨床比較有效。身體若有不適,請及時到醫院就診。
2019-01-14 09:15
-
-
回答6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吳志全 主治醫師
河北醫科大學附屬平安醫院
二級甲等
兒科
-
耐心傾聽老人的訴說,對老人的嘮叨不要橫加阻止.不能使用傷害感情的語言和行為,不能因為患病老人固執,摔打東西,外出迷路等原因而對其進行人格侮辱,或采用關,鎖的方法來,盡可能不讓患病老人直接接觸電線,電器開關,熱水瓶,煤氣瓶等日用品;妥善保管老人所服的藥品,送服到口;老人的睡床要低,必要時可加柵欄.盡量保持老人平時的飲食習慣,在烹調上多翻花樣,飲食應葷素搭配,無刺,無骨,易于消化.幫助或督促患病老人洗臉,刷牙,漱口,洗澡,勤換衣服,勤剪指(趾)甲,根據天氣變化及時添減衣被.盡量讓老人自己多做些力所能及的事,以鍛煉和維持其自理能力.另外,由于患病老人喪失了適應新環境的能力,要盡量避免移動家具和遷居.平時可根據老人的愛好,鼓勵其多活動,但活動量不宜過大,外出活動時要有人看護.
2016-01-08 14:13
-
-
回答5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肖起濤 主治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內科
-
主要的癥狀是記憶力缺損,可以中西醫結合治療,但是治療比較困難老年癡呆癥其實可以通過飲食,運動與生活方式加以預防.除了低卡路里飲食外,以下幾點值得注意:維生素e:雖然并無研究明確顯示維生素e可以增加記憶力,但維生素e為抗氧化劑,可以阻止神經細胞被自由基破壞,同時,有研究指出,老年癡呆癥患者連續服了兩年維生素e,延緩8個月的退化,每日可補充400單位的維生素e,有助于預防老年癡呆癥.
2016-01-08 13:06
-
-
回答4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楊東銀 醫師
安都衛生院
一級
內科
-
由病程緩慢的進行性大腦疾病所致的綜合征.特征是多種高級皮層功能紊亂,涉及記憶,思維,定向,理解,計算,判斷,言語和學習能力等多方面.意識清晰,情感自控能力差,社交或動機的衰退,常與認知損害相伴隨,但有時可早于認知損害出現. 1.主方加味地黃丸(吳謙《醫宗金鑒》) 處方:熟地黃15克,山茱萸12克,山藥15克,茯苓12克,牡丹皮10克,澤瀉9克,鹿角膠10克(烊化),五味子12克,枸杞子15克,遠志6克,當歸12克,巴戟天15克,大棗5枚.水煎服. 2.中成藥 (1)參茸地黃丸,每次1丸,每日服2—3次. (2)腦力寶丸,每次4丸,每日3次. 脾腎虧虛型老年表情呆板,行動遲緩,健忘,語言明顯減少,日夜顛倒,傻笑傻哭,生活不能自理,或有幻覺,妄想.也有未老先衰而見如上癥狀的.可兼見頭暈眼花,腰膝酸痛,氣短,心悸等癥.舌質暗淡,苔薄白,脈細弱. 補腎益脾,健腦生髓.老年期癡呆病人的典型癥狀是記憶力,抽象思維,定向力障礙伴社會活動能力的減退.它包括西醫的老年性癡呆,腦血管性癡呆及混合性癡呆.對老年期癡呆的防治,目前尚未取得突破性進展.加強老年期癡呆的護理對于提高癡呆患者的生存質量,延緩疾病的進程,具有重要意義. 起居應有規律,保證充足,高質量的睡眠,特別是精神興奮型患者,更應注意.失眠者可給予小劑量的安眠藥,衣著宜適中,室溫宜偏涼.抑郁型大多喜臥多寐,應調整睡眠,白天多給一些刺激,鼓勵病人做一些有益,有趣的手工活動及適當的體育鍛煉. 此類病人多有陰血不足,可給予清淡營養豐富的食物,如桂圓大棗湯,瘦肉,雞蛋,魚等.而對那些形體肥胖者,則宜給予清淡飲食,多食新鮮蔬菜,水果,如芹菜,豆芽,黃瓜,香蕉,桔子等. 老年癡呆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語言功能障礙,護理人員要有足夠的耐心,利用一切護理,治療機會,主動與患者交流.經常用手按摩頭部的穴位,以提神醒腦,進一步可教病人進行計算,書寫.
2016-01-08 03:29
-
-
回答3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孟慶福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全科
-
手指操簡單,方便,易行,尤其對老年人較為適合.從中醫觀點來看,手上集中了許多與健康有密切關系的穴位,聯系著全身的內臟,適當地刺激這些經絡穴位,有助于保持健康,某些癥狀也可以得到改善.經常以手指為中心進行各種活動,可以使大腦皮層得到刺激,保持神經系統的青春活力,對老年癡呆可起到預防作用.第一,飲食均衡,避免攝取過多的鹽分及動物性脂肪.一天食鹽的攝取量應控制在10克以下,少吃動物性脂肪及糖,蛋白質,食物纖維,維他命,礦物質等都要均衡攝取.第二,適度運動,維持腰部及腳的強壯.手的運動也很重要,常做一些復雜精巧的手工會促進腦的活力,做菜,寫日記,吹奏樂器,畫畫等都有預防癡呆的效果.第三,避免過度喝酒,抽煙,生活有規律.喝酒過度會導致肝機能障礙,引起腦機能異常.一天喝酒超過0.3升以上的人比起一般人容易得腦血管性癡呆.第四,預防動脈硬化,高血壓和肥胖等生活習慣病.早發現,早治療.第五,小心別跌倒,頭部摔傷會導致癡呆.高齡者必要時應使用拐杖.第六,對事物常保持高度的興趣及好奇心,可以增加人的注意力,防止記憶力減退.老年人應該多做些感興趣的事及參加公益活動,社會活動等來強化腦部神經.第七,要積極用腦,預防腦力衰退.即使在看電視連續劇時,隨時說出自己的感想便可以達到活用腦力的目的.讀書發表心得,下棋,寫日記,寫信等都是簡單而有助于腦力的方法.第八,隨時對人付出關心,保持良好的人際關系,找到自己的生存價值.
2016-01-08 00:02
-
-
回答2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賀濤 主治醫師
河北省邢臺市威縣人民醫院
二級甲等
內科
-
老年癡呆根據其病因主要分為腦變性疾病引起的癡呆——阿爾茨海默病性癡呆,腦血管病引起的癡呆,混合型癡呆三大類.進入老年癡呆專題老年癡呆治療治療AD的藥物主要分為二類;1,增加腦內膽堿能神經系統功能,主要為膽堿酯酶抑制劑和M-膽堿受體激動劑.2,作用于神經傳遞系統的細胞保護劑,以延緩腦神經元變性過程,從理論上講,阻斷β-淀粉樣蛋白(ABP)形成,抑制ABP的神經毒性和保護或修復神經元,達到防治AD的目的.目前美國FDA批準上市的僅兩種治療AD的藥物,即1993年9月批準的他克林(tacrine)t1997年3月批準的E-2020(donepezi)均為膽堿酯酶抑制劑.其它:①鋁蟹合劑(aluminumchelatingagent),如deferoxamine,可減少鋁的吸收及腦組織鋁濃度,耐受性好,已有一些臨床及實驗證據.②非固醇類(NSAIDS)和固醇類抗炎藥對一些患者的病情有減輕作用,是候選治療策略之一.③性激素的應用,支持者認為老年婦女停經后,用雌激素替補療法,對老年婦女癡呆有一定作用.④改善腦代謝藥:如銀杏葉提取物可改善神經元代謝,對神經遞質有陽性影響;大量腦復康可延緩AD病人的病情發展,對命名和遠近記憶有改善.⑤鈣離子拮抗劑:如尼莫地平等,近年研究表明各種原因造成的細胞尚超載,鈣穩態失衡是造成細胞死亡的最后總通路.⑥基因治療:利用重組技術將正常基因替換有缺陷的基因,以達到根治基因缺陷的目的,目前尚不能實現.輸入外源性神經生長因子,可有效地防止中樞膽堿能神經系統損害,動物學習和記憶改善;已有首例用神經生長因子治療AD的報道;腦內注射后1個月,系列詞語記憶改善,但其他認知功能無變化.⑦中醫中藥治療:自古就有文獻記載,一般多從腦,心,腎等不同臟腑及氣,血,痰,瘀,火,郁等病機論治.近年日本對AD應用當歸芍藥散,鉤藤散及黃連解毒湯等從郁,風,熱,毒等角度進行研究,認為對AD有一定改善學習記憶功效.⑧針灸療法:已在探索.頭針取雙側語言區,暈聽區,耳針取心,腦及質下及內分泌穴;體針取豐隆,間使,大椎,腎俞,人中,內關,風池等穴,一般強調辯論選穴.家庭護理一,掌握和運用與病人相處的方式方法l.語言溝通家人在與病人講話之前要先說明自己是他(她)的什么人,這樣便于溝通;對病人說話要慢慢說,而且要說得很清楚,千萬不要大聲喊叫,這樣可能刺激病人的情緒,導致病情惡化;不要命令病人做什么事情,對病人說話句子要簡短,清晰,不要把他們弄糊涂了;要有耐心,千萬不要著急.跟病人說話,如果他們一次沒有聽懂,可以慢慢重復兩三遍,直到他們明白為止.2.非語言溝通我們的行為舉止表情要保持自然,不要夸張;與病人交談時,要看著他們的眼睛,保持適當距離,因為靠得太近,他(她)會感到害怕,離得太遠,他(她)又聽起來費勁;我們如果要接近他(她),動作盡量輕,而且要從正面走近,不要從后面接近,這樣很容易嚇到他(她),導致情緒失控;微笑,親切的目光和表情,這些都給病人以鼓勵.二,起居照顧l.要有專人按時安排病人吃飯,服藥,休息和外出活動,最好設置一個時間表.如果家人沒有時間負責的話,要向請來的護理人員或者保姆交代清楚.2.將藥品放在一個固定的地方,并貼上標明藥品名稱,用法,劑量的標簽.3.在衣柜和抽屜上貼上標簽,上面寫明里面的物品名稱.衣柜和抽屜中的東西要碼放整齊,便于患者需要時及時找到.4.在顯而易見的地方,貼上提示字條,以免病人外出時忘記關掉家用電器的電源,煤氣閥門和大門等.5.給病人帶上標記家庭地址,電話和回家路線用的卡片,以備不時之需.如病人外出時發病,可以依據卡片勾起回憶,好心人也能夠將病人護送回家.6.將重要電話號碼做成卡片放在顯眼的位置,還要在電話號碼的旁邊貼上該號碼使用者的照片,因為研究發現有些患者認識人的能力衰退得不太嚴重.
2016-01-07 21:57
-
其他網友提過類似問題,你可能感興趣
針對上述提問,推薦就醫問藥相關內容,希望幫助您更好解決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