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5 歲常心慌心跳心率快睡眠差,心電圖正常咋辦
我今年55歲,最近經常覺的心慌心跳,心率快,經常在90~100之間,睡眠很差,心電圖又檢查不出什么大問題,怎么辦呢?
-
回答5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張靜 主任醫師
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胸科醫院
三級甲等
急診科
-
55 歲出現心慌心跳快、睡眠差但心電圖正常,可能是由心律失常、甲狀腺功能異常、植物神經紊亂、貧血、心臟神經官能癥等原因引起。 1.心律失常:部分心律失常在不發作時心電圖可能無明顯異常。可通過 24 小時動態心電圖監測明確。治療上,輕者可先觀察,重者可能需使用抗心律失常藥物,如美托洛爾、普羅帕酮、胺碘酮等。 2.甲狀腺功能異常:甲狀腺激素分泌過多或過少都可能影響心率和睡眠。需通過抽血化驗甲狀腺功能確診。治療藥物有甲巰咪唑、丙硫氧嘧啶(甲亢),左甲狀腺素鈉片(甲減)。 3.植物神經紊亂:常因精神壓力大等導致。治療以調節神經為主,如谷維素、維生素 B1 等。 4.貧血:貧血會使心臟代償性加快跳動。可通過血常規檢查明確,治療藥物有硫酸亞鐵、富馬酸亞鐵等。 5.心臟神經官能癥:多與心理因素有關。治療以心理調節為主,必要時使用鎮靜安神藥物,如地西泮。 出現這種情況,應引起重視,建議及時到正規醫院心內科進一步檢查和治療,明確病因后采取針對性措施。同時要注意休息,避免勞累和情緒激動。
2025-03-07 06:41
-
-
回答4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楊東銀 醫師
安都衛生院
一級
內科
-
根據你的病情,可診斷為頸椎間盤突出一,非手術療法 (一)牽引 1.適應證頸椎牽引常作為神經根型,頸型和交感型頸椎病的首選療法.但脊髓型頸椎病脊髓受壓較明顯者和有明顯頸椎節段性不穩者不宜采用. 2.頸椎牽引的方法一般用頸枕牽引帶作頸椎牽引. (1)姿位:體位可采取坐位或臥位,為了方便,多取穩當的靠坐位,使頸部自軀干縱軸向前前傾約10°-3O°,避免過伸.要求患者充分放松頸部,肩部及整個軀體肌肉.牽引姿位應使患者感覺舒適,如有不適即應酌情調整.在椎動脈型患者前傾角宜較小,脊髓型頸椎病患者宜取幾近垂直姿位,忌前屈牽引. (2)牽引重量與持續時間:常用的牽引重量差異很大,可自患者自身體重的1/10至1/5,多數用6-7kg,開始時用較小重量以利患者適應.每次牽引近結束時患者應有明顯的頸部受牽伸感覺,但無特殊不適,如這種感覺不明顯,重量應酌情增加.每次牽引持續時間通常為20-30分鐘.牽引重量與持續時間可作不同的組合,一般牽引重量較大時持續時間較短,牽引重量較小時持續時間較長. (3)牽引頻度與療程:一般每日牽引1-2次,也有每日3次者,10-20天為一療程,可持續數個療程直至癥狀基本消除. (4)如坐位牽引療效不著,或患者癥狀較重或體弱不耐久坐時,可采用仰臥位牽引.用枕墊保持適當姿位,牽引重量一般為2-3kg.持續牽引2小時后休息15分鐘,然后再作牽引,每天牽引總時間可達1O-14小時. (5)利用電動牽引器械可進行間歇牽引,被認為有利于放松肌肉,改善局部血液循環.一般是牽引2分鐘,放松或減小牽引重量1分鐘,反復進行半小時左右. (二)推拿 1.作用與適應證中醫學認為頸椎病系因頸項長期勞累,氣血失和,加上外感風寒,阻滯經絡所致,推拿治療可以調和氣血,桂風散寒,疏筋通絡,從而達到解痙止痛的作用.推拿適用于除了嚴重頸脊髓受壓的脊髓型以外的所有各型頸椎病. 對于脊髓型頸椎病,傳統不主張進行推拿治療,認為有可能加重脊髓損害,但國內已有安全有效的牽引和推拿治療的報道,因此,輕型脊髓型頸椎病不一定禁忌推拿治療,只是手法宜溫和,免除旋扳手法. 2.方法頸椎病的推拿手法應剛柔結合,切忌粗暴,常用手法程序如: (1)在頸背部反復作掌揉,探法和一指禪推法,然后在頸肩部的督脈,手三陽經的部分俞穴如風池,風府,肩內俞,肩井,天宗,缺盆等穴作點,壓或拿法,再在斜方肌與提肩胛肌處行彈撥法.若為神經根型,手法治療應包括肩,肘,手的主要穴位;若為椎動脈型,應包括頭,臉部的百會,太陽等穴位.接著用旋扳手法.最后以抹法,叩擊,拍法作結束. (2)施行旋扳手法時,先囑患者向一側旋轉頸部,施術者兩手分別置于病人的下枕部和枕后部順勢同時稍用力旋轉頭頸.此時必須注意:1)旋轉角度不可過大.2)不可片面追求旋頸時可能發出的"咔嗒"聲.3)脊髓型及椎動脈型頸椎病不作旋扳手法. (三)理療 理療能改善局部血液循環,放松痙攣肌肉,緩解癥狀.方法可選用高頻(微波,超短波),低中頻電療(如TENS,間動電療,電腦中頻),超聲波,磁療等. (四)運動療法 1.運動療法的作用頸椎病的運動療法主要是做醫療體操練習,頸椎病醫療體操的目的與作用主要有兩方面:(1)通過頸部各方向的放松性運動,活躍頸椎區域血液循環,消除淤血水腫,同時牽伸頸部韌帶,放松痙攣肌肉,從而減輕癥狀;(2)增強頸部肌肉,增強其對疲勞的耐受能力,改善頸椎的穩定性,從而鞏固治療效果,防止反復發作. 2.適應證和禁忌證各型頸椎病癥狀基本緩解或呈慢性狀態時,可開始醫療體操以促進癥狀的進一步消除及鞏固療效.癥狀急性發作期宜局部休息,不宜增加運動刺激.有較明顯或進行性脊髓受壓癥狀時禁忌運動,特別是頸椎后仰運動應禁忌.椎動脈型頸椎病時頸部旋轉運動宜輕柔緩慢,幅度要適當控制. (五)神經阻滯療法 椎間孔阻滯(硬膜外腔阻滯)和椎旁交感神經阻滯術,是有效的治療方法,反復單次阻滯或置管連續注藥,都能收到很好的效果.單次阻滯每周兩次,5次為一療程.硬膜外腔置管者可每日注藥一次,每5次為一療程. 星狀神經節阻滯術,對治療交感型頸椎病有特效(一般配合椎間孔,頸部痛點阻滯).常于第一次阻滯治療后即可收到立竿見影的效果,但多不能維持長久的療效,故須反復施術以鞏固效果,至少須連續治療2~4個療程. (六)藥物治療 頸椎病癥狀顯著時常用藥物作輔助治療以促進癥狀緩解,常用藥物有解痙鎮痛藥,非甾體類消炎止痛藥,神經營養藥及血管擴張藥等.中藥也常應用. (七)心理治療 (八)膠原酶治療:膠原酶治療椎間盤突出癥是由美國神經外科專家Sussman發明,并于1981年12月通過了美國FDA的三期臨床.在1983年西德召開的國際學術大會上首次報告了膠原酶治療腰椎間盤突出癥的效果,優良率高達80%,隨后在美,英,法,德等國家下開展了此項治療技術,并逐漸推廣到世界各國. (九)經皮腰椎間盤切吸術(PLD)經皮穿刺內鏡椎間盤切除術(PED)經皮激光腰椎間盤減壓術(PLDD)等也取得了一定療效. (十)日常生活活動指導 1.枕頭與睡眠:枕頭中央應略凹進,高度為12~16cm,頸部應枕在枕頭上,不能懸空,使頭部保持略后仰.習慣側臥位者,應將使枕頭與肩同高.睡覺時,不要躺著看書,也不要長時間將雙手放在頭上方. 2.避免做頸部過伸過屈活動:脊髓型頸椎病患者,在洗臉,刷牙,飲水,寫字時,要避免頸部過伸過屈活動. 3.某些日常活動應該停止:在患病期間,應停止做某些過度活動頸椎的活動,如擦高處的玻璃. 二,手術療法: 對頸椎間盤突出癥診斷明確,神經根或脊髓壓迫癥狀嚴重者應采取手術治療. 頸前路減壓術適用于中央型和旁中央型椎間盤突出癥患者.采用環鋸減壓摘除損傷的椎間盤并行椎體間植骨融合術效果較好.對原有退變者應同時去除增生的骨贅,以免殘留可能的致壓物. 頸后路減壓術適用于側方型頸椎間盤突出癥或多節段受累,伴椎管狹窄或后縱韌帶骨化者.單純的椎間盤突出可采用半椎板及部分關節突切除術,通過減壓孔摘除壓迫神經根的椎間盤組織.若伴有椎管狹窄或后縱韌帶骨化則可采用全椎板減壓術. 頸椎間盤顯微切除術有后側和前側兩種入路,在治療頸椎軟椎間盤突出中,其入路選擇仍有較大爭議.Aldrich采用后外側入路治療單根神經根受損的外側型髓核脫出,取得良好療效,術中小關節突切除的范圍依神經根和突出椎間盤的關系而定.該法的優點是:(1)操作簡便:(2)切口小,創傷小;(3)并發癥少,危險性小.但此術僅適用于單純頸椎間盤突出,而對于合并頸椎管狹窄癥及后縱韌帶骨化癥患者,由于減壓范圍有限,手術效果差,不宜采用此法. 頸椎間盤溶核術由法國的Bonafe和Lazorthes提出并首先作了研究.適用于需要手術的頸椎間盤突出癥.尤其年輕患者,經非手術治療數周無效則可選用此法.雖有不少學者報道該法療效不亞于外科手術治療,但諸多因素限制其廣泛應用:(1)該法采用頸前路穿刺途徑,而頸前方解剖結構密集,如血管神經束,氣管食管束等,增加了穿刺的難度和危險性;(2)使用木瓜凝乳蛋白酶有損傷脊髓的潛在危險性.
2016-01-08 22:15
-
-
回答3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谷印亮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理療科
-
交感神經功能亢進系由各種原因所致的交感神經興奮性增強而引起效應器官表現出的一系列綜合癥狀.主要表現為心跳呼吸加快血壓升高血糖升高周圍血管舒縮障礙多汗瞳孔擴大眼裂增寬,眼球突出眩暈灼性神經痛等.病因和機理全身病變:缺氧窒息感染大出血等時機體外于應激狀態,全身交感神經系統興奮,交感—腎上腺髓質系統同時發揮作用,使全身交感神經末稍釋放腎上腺素增多βα受體興奮產生β效應和α應.局部病變:間腦病變:顱咽管瘤垂體瘤丘腦腫瘤炎癥損傷中毒血管性疾病等.脊髓病變:腫瘤外傷血腫炎癥脊髓空洞癥等縱隔及頸部疾病:縱隔腫瘤主動脈弓瘤肺尖病變頸肋咽后腫瘤甲狀腺腫大頸椎病等.周圍神經刺激性疾病:肱骨骨折肩肘關節脫位多發性神經炎骶髂關節炎腰椎畸形盆腔腫瘤等.
2016-01-08 14:03
-
-
回答2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王海龍 醫師
邢臺市威縣第二人民醫院
二級甲等
內科
-
頸椎間盤突出癥分保守治療和手術治療兩種,各有其適應癥.(1)保守療法:對于神經根受壓者及脊髓受壓較輕者,首選綜合性保守療法,絕大部分病例可獲得較為滿意的療效.(2)手術治療:對保守治療無效或脊髓受壓嚴重者,可采用手術治療.建議通過正規詳細檢查后進行手術治療,療效比較明顯恢復比較好.
2016-01-08 06:20
-
-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張俊相 住院醫師
威縣婦女兒童醫院
二級甲等
外科
-
你好,手指發顫,麻木,疼痛是頸椎病引起的.你這是屬于交感型的頸椎病.中年人是頸椎病的好發年齡,頸椎病,頸間盤突出,壓迫神經根就會出現頸部的疼痛,僵硬,活動受限并伴有上肢的無力,麻木,疼痛等癥狀.如果是間盤突出壓迫到了椎管內的脊髓,就會出現脊髓受壓的癥狀,在頸部活動不適的同時,常出現下肢的麻木,無力,走路感覺踩棉花,無法抬腳,跨越障礙物等癥狀.頸椎病的治療也分為保守治療和手術治療兩大類.主要的依據就是病人的臨床癥狀,就是疾病影響你生活的程度,CT和MRI可以結合參考明確是哪個階段的突出,椎管內壓迫等問題如果你現在癥狀不重,不影響你生活,你就可以先選擇保守治療.所有不做手術的方法都成為保守治療的方法,主要有中西醫結合藥物口服,膏藥外敷,牽引,正骨,針灸推拿按摩,熱療等等.日常生活中也要注意頸部不能長時間保持一個姿勢,多活動活動頸部.不能在頸部勞累的情況下工作,注意保暖,頸部不能受涼,晚上睡覺要選擇高度合適的枕頭等等這些都是非常重要的.
2016-01-08 00:01
-
其他網友提過類似問題,你可能感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