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5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史東岳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全科
-
您好,造成術后傷口愈合緩慢的原因較多,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 ①全身因素:患者全身營養不良、貧血、維生素缺乏等疾病,造成傷口愈合緩慢。 ②其他伴發疾病:如患有肺結核、蟯蟲病、糖尿病、慢性腸炎、克隆氏病等,導致傷口愈合緩慢。 ③局部傷口處理不當:術后引流不暢、術后假愈合、術后傷口異物刺激、術中切除組織過多、術后換藥不當、術后坐浴欠當,都可造成傷口愈合緩慢。促進傷口愈合的方法:1、保持居室環境清潔,盡量減少探視,避免與患流感人員接觸,防止傷口感染。2、合理膳食,提高免疫力。攝取富含營養的食物,如:魚、肉、蛋、奶、新鮮蔬菜、水果。3、保持傷口清潔,避免細菌感染。傷口周圍的皮膚可用生理鹽水或清水清潔。4、在拆線前,定期換藥并檢查傷口愈合情況。5、適度活動,減少術后并發癥。傷口不影響活動,適度活動可促進血液循環,避免功能退化,防止發生感染。6、保護傷口,在咳痰時用手保護傷口以減輕疼痛減少傷口移動。
2016-01-08 21:18
-
-
回答4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孟慶福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全科
-
疝氣,即人體組織或器官一部分離開了原來的部位,通過人體間隙、缺損或薄弱部位進入另一部位。俗稱“小腸串氣”,有臍疝、腹股溝直疝、斜疝、切口疝、手術復發疝、白線疝、股疝等。疝氣多是因為咳嗽、噴嚏、用力過度、腹部過肥、用力排便、婦女妊娠、小兒過度啼哭、老年腹壁強度退行性變等原因引起。
2016-01-08 19:59
-
-
回答3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王慶松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全科
-
較小的臍疝,如直徑小于1.5cm,多數在2歲內可隨著發育腹壁增強能自愈。鑒于嬰兒臍疝很少發生嵌頓,可先予非手術治療,用膠布貼敷療法,即取寬條膠布將腹壁兩側向腹中線拉攏貼敷固定以防疝塊突出,并使臍部處于無張力狀態,而臍孔得以逐漸愈合閉鎖。每周更換膠布1次,如有膠布皮炎,可改用腹帶適當加壓包扎。如患兒已逾2歲而臍疝仍未自愈,應手術治療。手術具體方法是在臍疝下方1~2cm處作相應的弧形切口,游離皮瓣,呈露兩側腹直肌前鞘。切開腹白線和疝囊,如無完整的疝囊則切開腹膜。回納腸管,切除疝囊,于疝環處縫合腹膜切緣。橫形縫合腹橫筋膜,再縱形縫合腹白線以縫閉臍環和修復腹壁薄弱區,最后將保留臍孔的皮瓣按原位縫合。
2016-01-08 18:38
-
-
回答2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許宗彥 主治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內科
-
謝謝好心人,我的傷口是爆竹傷,現在已經好了。
2016-01-08 15:26
-
-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李華卿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中醫科
-
你好,疝氣有一定的復發幾率,但是復發后的表現和以前疝氣是一樣的,需要捫到可復性包塊才可以確定。建議去醫院普外科檢查確定是否復發,這種情況自己注意下吧
2016-01-08 10:01
-
其他網友提過類似問題,你可能感興趣
針對上述提問,推薦就醫問藥相關內容,希望幫助您更好解決問題
什么是臍疝? 發生于臍部的腹外疝統稱為臍疝(umbilal hemia),女性多于男性,成人中以肥胖者居多;新生兒比成年人多。嬰兒臍疝多為易復性疝,常干哭鬧、咳嗽、排便或排尿困難時于臍部出現圓形腫塊,安靜、平臥時可消失,很少發生嵌頓,用手指可清楚地捫及臍環的邊緣,并有咳嗽沖擊感。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