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5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軒存旺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全科
-
zhaoyalin,你好!首先祝你身體健康!我來給你談談“老年癡呆”的護理問題。老年癡呆是一類慢性、進行性精神衰退疾病,其病程隱蔽,緩慢進展。一般根據疾病程度分為輕度癡呆(不太影響日常生活)、中度癡呆(需少許監護和照顧)和重度癡呆(需經常監護和照顧),其比例為40:30:30,以輕度癡呆較多,中度以上需照顧者占癡呆總數的60%。又按日本統計,老年性癡呆中臥床不起者高達33%,為一般老人(3%)的10倍,其中大部分屬重度癡呆。目前,對老年癡呆無特效藥物,做好調護工作十分重要。其調護應從以下幾方面入手:1)重視病前調護,預防或減緩癡呆的發生。 老年癡呆是緩慢發生的疾病,多數病人說不出明顯的發病日期,而且目前尚無特效藥物治療。因此應積極防治導致癡呆的各種危險因素,如不良的生活方式和飲食習慣、情緒抑郁、環境污染等。老人在離退休后,應積極參加社會活動,廣交朋友,培養興趣,從事力所能及的腦力和體力活動,與子女生活在一起,不脫離家庭,不脫離社會。 2)幫助料理病人的日常生活。 癡呆老人在衛生、飲食、大小便、起居等日常生活方面自理能力差,需要家屬督促或協助。安排病人合理而有規律的生活,要求他們按時起床和就寢,進餐,使之生活接近正常規律,保證足夠的休息和睡眠時間。 維持良好的個人衛生習慣,可減少感染的機會。個人衛生包括皮膚、頭發、指甲、口腔等的衛生,要求早晚刷牙、洗臉,勤剪指甲,定期洗頭、洗澡,勤換內衣、被褥。給予衛生指導,采取措施制止不衛生行為,如隨地大小便、撿地上東西吃等。根據天氣變化及時添減衣被,居室常開窗換氣,被褥常曬太陽。長期臥床者要定期翻身、拍背,預防褥瘡等護理。對病情較重的病人,要協助料理生活,照顧營養飲食、衣著冷暖和個人衛生。 白天盡量進行一些有益于身心健康活動,如養花、養魚、畫畫、散步、太極拳、編織等,另外,也可讀報、聽廣播、選擇性看一些文娛性電視(忌看恐怖、驚險及傷感的節目),使病人充分感受生活的樂趣,保持輕松、愉快的心情。 病人往往有睡眠障礙,要為病人創造入睡條件,周圍環境要安靜,入睡前用溫水洗腳,不要進行刺激性談話或觀看刺激性電視等。不要給老人飲酒、吸煙、喝濃茶、咖啡,以免影響睡眠質量。對嚴重失眠者可給予藥物輔助入睡,夜間不要病人單獨居住,以免發生意外。3)加強病人的功能訓練。培養和訓練癡呆老人的生活自理能力。 必須強調,幫助病人料理個人生活,并不是什么都去幫病人做,也不是看著病人自己去做就不管了,其含義是進行督促、檢查和指導,其目的是為了保障病人生活上的需求,訓練生活自理能力,延緩智能衰退。人的大腦、軀體、四肢的功能都是用則進、不用則退。對輕度癡呆的老人,要督促患者自己料理生活,如買菜做飯、收拾房間、清理個人衛生,鼓勵患者參加社會活動,安排一定時間看報、看電視,使患者與周圍環境有一定接觸,以分散病態思維,培養對生活的興趣,活躍情緒,減緩精神衰退。對中、重度癡呆老人,家屬要花一定時間幫助和訓練患者的自理生活能力,如梳洗、進食、疊衣被、人廁,并要求其按時起床;家人或照顧者陪伴患者外出,認路、認家門;帶領患者干些家務活,如擦桌子、掃地;晚飯后可讓患者看一會兒電視。堅持一段時間后,有些患者生活可以基本自理。注意,切不可圖省事,一切包辦,那樣反而會加速癡呆的發展。 家屬應多與病人交流,鼓勵病人廣交朋友和參加社會活動。加強思維、記憶、計算能力等訓練。有言語障礙者進行口語鍛練和訓練。通過交談,病人的言語、思維等能力得到訓練。癱瘓的病人要加強肢體功能康復訓練,防止關節攣縮、肌肉強直。 鼓勵活動,保障睡眠。可根據病人平時愛好,鼓勵其多活動,但活動量不宜過大,外出活動時要有人伴隨,以防撞車、撞人、跌倒或與人爭執。每天應保證有6至8小時的睡眠,夏天盡量午睡。4)飲食護理。 一日三餐應定量、定時,盡量保持病人平時的飲食習慣,老年癡呆患者多數因缺乏食欲而少食甚至拒食,直接影響營養的攝入,對這些病人,要選擇營養豐富、清淡宜口的食品,葷素搭配,食物溫度適中,無刺、無骨,易于消化。保證其吃飽吃好,對吞咽有困難者應給以緩慢進食,不可催促,以防噎食及嗆咳。對少數食欲亢進、暴飲暴食者,要適當限制食量,以防止其因消化吸收不良而出現嘔吐、腹瀉。 5)注意安全護理。 對中、重度癡呆患者要處處事事留意其安全。不要讓患者單獨外出,以免迷路、走失,衣袋中最好放一張寫有病人姓名、地址、聯系電話的卡片或布條,如萬一走失,便于尋找。行走時應有人扶持或關照,以防跌倒摔傷、骨折,對居住在高層樓房的癡呆老人,更應防止其不慎墜樓。洗澡時注意不要燙傷。進食時必須有人照看,以免嗆入氣管而窒息死亡,吃魚注意被魚刺卡住。,病人所服藥品要代為妥善保管,送服到口,看服下肚。睡床低,必要時可加柵。不要讓患者單獨承擔家務,以免發生煤氣中毒、火災等意外。老人的日常生活用品,放在其看得見、找得到的地方。家里的藥品、化學日用品、熱水瓶、電源、刀剪等危險品應放在安全、不容易碰撞的地方,防止病人自殺或者意外事故發生。最好時時處處不離人,隨時有人陪護。 6)改善家庭環境。 家庭設施應便于病人生活、活動和富有生活情趣。家庭和睦溫暖,使病人體會到家人對他的關心和支持,鼓勵病人樹立戰勝疾病的信心,避免一切不良刺激。 7)注意預防和治療軀體疾病。 癡呆老人反應遲鈍,不知冷暖及危險,很容易發生軀體疾病,患病后又不能主訴身體不適。所以對老年癡呆患者要密切觀察,注意其飲食、起居、二便變化,如發現有異常,應及時送往醫院進行檢查和治療。如未及時發現而致病情加重,患者可能因合并軀體疾病而死亡。以上回答如果滿意,請不要辜負我的一片好意,及時點擊“采納為答案”。
2016-01-08 20:09
-
-
回答4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孔書雪 醫師
河北省邢臺市威縣人民醫院
二級甲等
內科
-
1衣著為患者準備的衣服質地要好,特別是內衣要柔軟舒適,最好是選純棉的,以免化學纖維對老人皮膚造成不適或意外著火的情況下粘在身上,同時衣服要寬松,外衣最好選用無需熨燙的面料,盡量不使用拉鏈,最好用按扣或布帶代替拉鏈,防止拉鏈拉傷患者。2飲食患者要多吃含維生素、礦物質的食物,如谷物、瘦肉、豆類、海產品等,各種水溶性及油溶性維生素平常適當攝取,可提高人體免疫力。另外,各類礦物質,如:鋅、鐵、鈣、磷等,也有延緩老化的功用,飲食上不要吃得太多及太油膩或太精致,不要攝取過多的動物性脂肪。餐具最好選擇不易破損的不銹鋼制品,自己能進食的,最好把幾種菜肴放到一個托盤里,食魚肉時要把骨刺提前剔除。不要讓老人用尖銳的刀、叉進食。如果患者視力較差,要把餐桌放在明亮顯眼的地方,進食食物要切成小塊,方便患者入口。不要讓患者吃黏性食品,液體和固體食物也要分開。盛有過燙的食物的器皿一定要遠離患者,以免燙傷。吃飯時,經得患者同意給患者帶上圍嘴布防止把衣服弄臟,需喂食患者要坐起,一次不要喂太多,速度不宜太快;給患者足夠的咀嚼時間,使患者進食的食物得到充分的消化和吸收。3居住居室要寬敞、整潔、設施簡單、光線充足,室內無障礙如門檻等,以免絆倒患者。地面要防滑,床邊有護欄,刀、剪、藥品、殺蟲劑等要收藏好,煤氣、電源等開關要有安全裝置,不要讓患者隨意打開。患者生活環境要固定,看護者不宜經常更換。家人要經常督促和協助患者搞好個人衛生。對于有異常行為的患者,應反復進行強化訓練。如患者有隨地大小便現象,家人就應掌握患者大小便規律,定時督促患者上廁所。訓練患者有規律地生活,活動時間不宜過長,周圍環境要相對清靜;當患者有過高或不合理要求時,要勸阻或分散其注意力。如果患者做出令人尷尬的事情,只要言行不危害他人,就不要刻意糾正,最好的方法是用別的事情轉移其注意力。重癥患者要做好口腔以及會陰部、皮膚的清潔護理。要經常給臥床患者翻身、拍身、曬被褥,每天定時通風。另外,給患者做一些肢體關節的被動活動,保持肢體的正常功能,防止關節畸形和肌肉萎縮。癡呆患者最需要的是安全的環境,生活中要尊重患者的人格,不傷害患者的自尊心,也不要嘲笑患者的病態,經常用撫摸動作和親切的話語給予關心和愛護,經常給患者講故事、讀報紙等。4行為對病情重者做到24h有人陪伴,對輕者在其活動最多的時間里加強看護。囑患者不要單獨外出,以免迷路走失。給患者口袋里放一個有患者和家屬的名字、年齡、家庭住址、聯系電話以及患者所患疾病的安全卡,以防意外。癡呆患者也需要適當鍛煉游樂、曬太陽、散步、做游戲都是幾種很好的鍛煉方式,但運動量要循序漸進。在日常生活中,向患者說一些關愛的語言,建立信賴的關系,鼓勵患者所做的事情。根據患者的具體情況,適當讓他們做一些洗碗、掃地、遞東西、買東西等簡單家務,使他們在頭腦中建立新的條件反射,以維持各種功能。為了減慢記憶功能喪失進程,每天要多次訓練,以刺激患者記憶,如讓患者說出看護者的姓名、住址,認識標記等。充分利用看電視、聽音樂、看報紙、讀雜志的機會,給予視聽方面的外界刺激;經常有意識地讓患者回憶、判斷來鍛煉患者大腦思維活動能力。總之,老年癡呆癥的護理,是一項需要充滿愛心的長久護理,要把他們當成“老小孩”來關照。科學的護理能提高患病老人的生活質量,讓他們能快樂地安享晚年,這是值得全社會乃至全人類共同研究的話題。
2016-01-08 16:29
-
-
回答3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楊東銀 醫師
安都衛生院
一級
內科
-
你好,患了老年性癡呆癥可看看中醫,一般可吃些中草藥補陽還五湯,還可吃些健腦的西藥,奧拉西坦等
2016-01-08 12:07
-
-
回答2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高潔萱 主治醫師
太原市第二人民醫院
二級甲等
方便門診
-
照顧有老人癡呆癥的老人的確是一大難題,每個老人和家庭都有些分別需要,不同程度的又有不同的照顧.癡呆病人的精神與行為障礙會讓照料者付出高昂的代價,所以我們應該將其與認知損害放在同等重要的位置。 我國絕大多數的老年癡呆患者均由家庭照護,應該說這是一項長期的艱巨的工作。在護理老年癡呆病人過程中,人們常面臨幾個主要難題:癡呆患者多有較高的依賴性,如無法完成穿衣、洗漱及使用餐具等動作;交流困難,如患者無法明白你正在說的是什么,或無法表達自己的感受與想法;缺少反饋,癡呆患者缺少對活動興趣反饋,照護者也無法知道患者想什么及他對照護者干預的感受;照護者關心照護癡呆患者卻被患者疑為是對他侮辱,如癡呆患者可能將幫助他脫衣服的行為,當作是照護者企圖偷他的東西,并有憤怒的表現等等。老年癡呆病人的家庭治療護理是通過改善對待其態度和方式,間接改善對病人的病態行為,有效的處置而極大地改善癡呆病人的生活質量,進而延長癡呆患者的生存期限。 避免四種情況 須知,任何護理不當都有可能導致癡呆病人精神或行為問題惡化,所以我們在護理老年癡呆病人時要避免以下四種情況: 1.突然地改變患者的生活習慣與環境。 2.過于重視照護者自己的權威,如堅持讓患者按照固定的方式做某件事,或讓患者穿特別的衣物。 3.過分地苛求患者。給患者提出超過他能力的要求。忽視患者的要求,過分刻板或循規蹈矩,反復提出或詢問以“使”患者記住什么事情。 4.自己有憤怒情緒或對患者抱有厭惡感。 堅持四個原則 愛心第一 以同情、耐心、慈愛、負責、熱情的態度對待患者,保持幽默感。 尊重病人 對患者的幸福與最佳利益有著真正的關心,像尊重其他人那樣尊重患者的感情與感受。 靈活的原則 努力理解患者行為背后的原因與意義,適應患者的變化,照護者不能頑固地堅持患者要有依從性,對患者的能力不抱過高期望。 培養病人自主生活 保證患者參加每日的日常活動,至少讓患者有控制自己的生活與環境的感覺。 做到八項注意 1.創造舒適環境 要為病人創造一個和睦、舒適和清潔的家庭環境,保持一種恒定的、寬容大度的、關心體貼的氣氛。 2.關心尊重老人 要注意尊重老人的生活習慣和自尊心,不要過多指責,而要給予鼓勵。癡呆病人仍然存在與他人交流的愿望,如聽、看、表達的能力,同時也有保持親密感與距離感的需要。所以要鼓勵老年癡呆患者進行社會交往,保持一定的社交能力。 3.觀察病情變化 因病人感覺遲鈍,又缺乏主動能力,要加強觀察軀體變化,及早診斷、及早治療。 4.加強能力訓練 鼓勵病人多參加力所能及的體育鍛煉和訓練日常生活能力,如體操、太極拳、散步等;生活方面訓練自主排便或使用尿布、洗臉、穿衣等。要考慮到疾病與藥物治療會影響患者的尿量與控制小便的能力。 5.仔細照料生活 了解患者的睡眠方式,合理安排患者的作息時刻表,要充分考慮既往的興趣愛好。加強病人的營養,給予營養豐富又易于消化的食物,進食時要慢,防止噎食。同時還考慮患者辨識、處理、理解盤中食物的能力及飲食習慣。 6.防止意外發生 應妥善管理家電、煤氣等,防止病人發生意外。病人外出需有人陪伴或把病人姓名、地址、聯系方法等寫在卡片上讓病人帶在身上,以防意外走失。 7.適當行為干預 行為干預可以緩解輕度抑郁。增加或鼓勵癡呆患者做他們所樂意做的事;安排一些與患者趣味相同的人共同進行有趣的活動;鼓勵患者講述過去的、現在的愉快事情,將他們的思路轉到愉快的事件上去。一旦病人出現過激行為要采取早期干預。無論在何地,應盡可能不采取對軀體的約束措施。約束往往會增加患者恐懼的感覺,并使激越惡化。可應用觸摸方式——有時觸摸或摟抱可使激越的患者感到舒適。試著將患者帶離誘使其出現激越與攻擊行為的環境與人群,從正面緩慢地、鎮靜地接近一位激越的患者。分散患者對問題的注意力,并逐漸將他們的注意力轉移到一些無關的、愉快的事情上去——變換其所做的事情,帶他到另一個房間或離開一會兒,應避免與之爭吵。 8.其他治療方法 如音樂治療、寵物治療、藝術治療、運動治療也會減輕癡呆病人的某些精神行為
2016-01-08 09:13
-
-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許宗彥 主治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內科
-
飲食適當。既要保證足夠營養,又要限制某些對老年人不利的食品。尤其是已有高血壓和高血脂等疾病者,要少食動物脂肪鳳豆油、菜油代替豬油,對富含膽固醇的食品如動物內臟、蛋黃、魚籽、鰻魚等要加以限制。食物宜以素凈清淡為主,溏和鹽均不宜過多,還應有必要的維生素等營養物質,適量多進食蔬菜、豆制口、瘦肉和水果等。
2016-01-08 07:08
-
其他網友提過類似問題,你可能感興趣
針對上述提問,推薦就醫問藥相關內容,希望幫助您更好解決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