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壓力性尿失禁?
患者性別:女患者年齡:34詳細病情及咨詢目的:什么是壓力性尿失禁?有什么辦法治療嗎?這跟從事站立的體力勞動有關嗎?子宮下垂能引起尿失禁,向咳嗽.跑步大笑就會尿出來,怎么治?看醫生需要檢查那幾項?本次發病及持續的時間:4年病史:無
-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王曉榮 主任醫師
南昌大學第四附屬醫院
三級甲等
泌尿外科
-
該病指的是在打噴嚏或者用力咳嗽、腹壓增高時尿液不受控制從尿道口溢出的情況,這個一般多發于女性,由分娩、尿道損傷、盆腔炎等原因引起。治療上有藥物、手術以及物理治療三類。藥物主要是腎上腺素,但是不宜長期使用,生活中可進行盆底肌肉康復訓練,改善括約肌能力,情況嚴重者采取手術。
2018-08-21 23:09
-
-
回答6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王海龍 醫師
邢臺市威縣第二人民醫院
二級甲等
內科
-
張力性尿失禁是指患者的腹腔內壓力突然增加時,尿液即不由自主地由尿道口流出來,可以在任何年齡的婦女中發生。其程度可以分為3種:輕度僅在咳嗽及打噴嚏時發生不自主排尿;中度是指在日常活動后發生;重度則是在站著就會出現。
2016-01-09 04:48
-
-
回答5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王慶松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全科
-
(一)非手術治療非手術治療仍以盆底肌肉鍛煉(pelvicfloormuscleexercises,PFME)、電磁神經刺激、藥物和生物學反饋等治療為主。會議有關于射頻對SUI治療有效的報道。非手術治療的危險性和并發癥均較小,即使部分患者治療效果不佳,也可減輕尿失禁的癥狀。多數學者認為,聯合治療優于單項治療。盆底肌肉鍛煉仍是被推崇的簡單而有效的治療方法。一項以尿動力學診斷SUI的前瞻性研究發現,每周進行兩次盆底肌肉鍛煉,共4周,結果1/3的患者完全可以尿自禁。Morkved對經尿動力學檢查證實的SUI患者進行單盲、隨機的對照研究,患者經4個月盆底肌肉鍛煉,以尿墊試驗的漏尿量≤2g為尿自禁標準,結果1年后隨診,53%的患者仍可尿自禁。證實盆底肌肉鍛煉是有效的治療方法,其療效可維持1年以上。一項體外應用電磁神經刺激療法,對SUI、急迫性尿失禁和混合性尿失禁患者治療6周的前瞻性隨機對照研究,以尿墊試驗為評價標準,結果體外電磁神經刺激療法對3種尿失禁患者均有一定療效而無副作用,尤其老年患者療效更明顯。另有一項對29例SUI患者,采用Galileo2000振療儀進行電磁神經刺激治療的前瞻性隨機研究,結果采用電磁神經刺激治療,與采用電磁神經刺激與盆底肌肉鍛煉聯合治療的療效相比較,聯合治療的有效率高,明顯提高了患者的主客觀指標。韓國也有類似的報道。在藥物治療SUI方面,α1腎上腺素能受體激動劑通過會陰部運動神經α1腎上腺素能2受體發揮作用,可提高膀胱頸內口的收縮,提高尿道壓力而達到尿自禁。國際4個雙盲研究中心,對1913例SUI患者采用以藥物治療與安慰劑的對照研究,并對療效和副反應進行了薈萃分析。藥物治療組SUI的發生頻度明顯低于安慰劑組。另外,一般藥物作用發生在用藥4周內,雙盲研究組的療效可維持3個月,而開放研究組的療效可持續1年。一項比較α1腎上腺素能受體激動劑和盆底肌肉鍛煉治療效果的研究發現,藥物治療者的療效優于盆底肌肉鍛煉者。藥物治療(鹽酸米多君25mg,每天3次)的主要副反應為惡心、口干、疲乏和頭痛等。惡心的發生率為23%,于用藥2天即出現惡心癥狀者為64%,其中82%為輕、中度惡心。藥物治療的副反應明顯高于盆底肌肉鍛煉者。會議尚有關于應用雌激素替代治療的少量報道。(二)手術治療SUI的手術治療是費用較昂貴的治療方法,但其治愈率高、可明顯提高患者術后的生活質量,因此認為,對女性SUI患者實行手術,是值得花費的治療方法,是一線治療方法。對于女性SUI,恥骨后膀胱頸懸吊術(Burch手術)和懸吊帶手術仍認為是有效的手術方法,對單純SUI的治愈率為85%~90%。恥骨后膀胱頸懸吊術仍以開腹或腹腔鏡兩種途徑進行。懸吊帶除了用合成材料制成的以外,尚有采用自體筋膜和尸體筋膜的報道。尿道中段懸吊術治療女性SUI的療效,已得到普遍認同,因其使用不同材料的吊帶、選擇不同手術途徑而有不同的名稱,如無張力陰道尿道中段懸吊術(tensionfreevaginaltape,TVT)、前路經陰道懸吊帶術(intravaginalsling,IVS)、經閉孔懸吊帶術(transobturatortape,TOT)和濕必克(suprapubicandarc,SPARC)懸吊術等。美國還有在懸吊帶處安裝可調節松緊裝置的報道,對術后癥狀復發的患者,可再進行微創手術,進行懸吊帶松緊度的調節。但此裝置價格昂貴。目前應用最多的的懸吊帶術為TVT術。前幾年文獻報道,腹腔鏡下Burch手術的治愈率優于開腹手術。此次會議有多篇文章的長期隨訪報告提出,開腹手術和腹腔鏡下Burch手術的治愈率均為90%左右。一項對310例SUI患者實施Burch手術的研究報道,552%患者術前造影顯示膀胱頸呈漏斗狀,術后6個月造影,仍有123%患者的膀胱頸呈漏斗狀;并發現術后膀胱頸持續呈漏斗狀者,復發和發生尿急迫癥狀的危險性增加。因此認為,術后膀胱頸是否呈漏斗狀,是1個重要的預測手術結局的參數。歐洲和澳洲一些國家的前瞻隨機性的研究結果表明,TVT術和Burch手術的結局均良好。但TVT術費用低,手術切口感染、泌尿系感染及術后尿排空困難等并發癥,均低于Burch手術。雖然TVT術和腹腔鏡下Burch手術均為微創手術,但70歲以上患者的兩種手術后病率仍較高。且腹腔鏡下Burch手術難度較大,手術者需經一定時間的培訓。會議報道不同懸吊帶術與TVT術比較的文章較多。一項對200例SUI患者進行TVT術和IVS術效果比較的多中心、隨機對照研究,TVT術和IVS術的主觀治愈率分別為90%和84%,客觀治愈率分別為87%和78%,兩者比較,差異無顯著性(P>005);術后尿墊試驗及尿急迫發生率也無差異。TOT術中懸吊帶經一側閉孔穿進至另一側閉孔穿出的操作,為Delorme在2001年首次報道,該術式損傷血管和神經的機會較少,但有損傷膀胱和尿道的危險。避免膀胱和尿道的并發癥的重要方法,是術中分離組織應充分。關于報道TOT術最大樣本的1篇多中心研究,為165例患者的療效觀察,975%的患者無發生術中并發癥;術后平均隨訪5個月,主觀治愈率為822%,癥狀明顯改善為68%,治療無效為95%。另一項對61例SUI患者比較TOT術與TVT術療效的前瞻性隨機研究報道,兩種手術治愈率相似。TOT術的手術時間平均為15min,較TVT術的平均時間短;膀胱損傷和術后尿排空困難的發生率也明顯低于TVT術。SPARC懸吊術是以恥骨上為穿刺點,使懸吊帶從陰道穿出,自上而下的途徑,泌尿科醫生更為熟悉。一項對59例SUI和混合性UI患者應用SPARC懸吊術后隨訪1年的研究報道,主觀治愈率為944%,客觀治愈率為855%;68%患者發生膀胱穿孔。研究認為,SPARC懸吊術治療SUI的療效與TVT術相似。會議還有對47例行TVT術與38例行SPARC懸吊術患者療效比較的報道,行兩種手術患者的年齡、產次及前次有無尿失禁手術史等方面相同,術后14周經尿動力學檢查評價,TVT術的治愈率為956%,SPARC懸吊術為762%(P=006);術中膀胱穿孔的發生率,SPARC懸吊術高于TVT術。新西蘭的一項研究發現,SPARC懸吊術術后尿排空困難發生較少。另一隨機研究報道,SPARC懸吊術與TVT術的術后并發癥相似。有關懸吊帶手術后的吊帶侵蝕(erosion),會議僅有1篇文章報道。TVT術后的吊帶侵蝕發生率為372%,陰道發現有吊帶侵蝕者,可經陰道取出吊帶或用陰道黏膜瓣覆蓋。三、尿失禁治療前后患者的生活質量評估尿失禁影響10%女性的生活質量。對尿失禁這一影響生活質量的疾病,生活質量調查一直是評價治療的重要方法。韓國的一項對3372例尿失禁婦女性生活質量的調查發現,性生活的評分與尿失禁的相關性顯著,與產次也明顯相關。對SUI患者分別行單純TVT術和同時行陰道膨出修補術及子宮切除術后的生活質量評分比較發現,TVT術后的患者生活質量均有明顯提高。單純行TVT術及同時行陰道膨出修補術患者的生活質量評分,低于同時行子宮切除的患者;行TVT術和同時行陰道膨出修補術的患者有較高的阻塞癥狀,認為有盆底膨出伴有SUI的患者,行陰道重建術同時行TVT術,是有效的治療方法。四、盆底損傷性疾病的重建手術治療在本次會議上,對盆底損傷性疾病、尤其是盆底支持結構缺陷而導致的盆腔器官膨出(pelvicorganprolapse,POP)的重建手術治療,也進行了專門討論。子宮切除術后穹窿膨出是臨床上一個棘手的問題。除了骶棘前懸吊術(cacrakcolpopexy),經陰道的穹窿骶棘韌帶固定術(sacrospinousligamentfixation,SSLF),也在近幾年得到了開展,穹窿骶棘韌帶固定術就是其方法之一。Levy等發明了一手指狀推針器,可以幫助減少組織分離,暴露骶棘韌帶,進而可減少手術時間、出血量及血管損傷的發生。澳大利亞的Farnsworth對93例患者行陰道穹窿膨出的經陰道后路懸吊帶術(posteriorIVS),術后主觀治愈率為84%,滿意率為80%;20%的患者須進一步用補片進行修補。吊帶的侵蝕發生率為10%。一項采用骶前懸吊術與經陰道后路懸吊帶術比較的多中心、前瞻性研究,結果47例穹窿膨出患者中,采用骶前懸吊術者在手術時間、出血量及住院時間等方面,均稍優于采用經陰道后路懸吊帶術者;對于術后陰道前壁膨出的復發率,骶前懸吊術也低于經陰道后路懸吊帶術。腹腔鏡下骶骨懸吊術對穹窿膨出的治愈率,會議報道為88%~100%。歐洲的一項關于穹窿膨出實施腹腔鏡下骶骨懸吊術的隊列研究報道,對25例患者分別使用普理靈吊帶及以豬小腸黏膜為網片的臨床結局進行比較,結果發現,使用普理靈吊帶及豬小腸黏膜網片的手術成功率均為100%。使用豬小腸黏膜網片的患者有2例感染,使用普理靈吊帶的患者有1例遠期感染和1例吊帶被侵蝕。對陰道后壁膨出,有學者提出了一種新的術式———陰道直腸隔重建術,并對19例患者進行了術后評估。認為該術式對膨出的陰道后壁進行了較好的解剖恢復;在平均隨訪了307個月后,治愈率達95%;術后性生活質量比術前有明顯提高。盆底器官膨出行修復手術后,對復發因素進行分析發現,年輕且為重度盆底器官膨出的患者,行重建術后的復發率較高。一項關于女性盆底結構重建的研究報道,在450名表現為陰道前壁膨出及SUI的前盆腔缺陷患者,施行恢復陰道解剖的重建手術,僅04%的患者發生了骨髓炎。說明修復手術效果肯定、安全,可減少開腹手術的術后病率.摘自中華婦產科雜志2004年11月第39卷第11期
2016-01-08 21:28
-
-
回答4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黃飛龍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婦產科
-
什么是尿失禁?尿失禁就是在不由自主的情形下,尿液自尿道漏出來.引起尿失禁的病因很多,尿失禁可以由于:先天性泌尿器官畸形,神經性疾患,如腦疾患,脊髓疾患,精神病,糖尿病。
2016-01-08 21:02
-
-
回答3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尹君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耳鼻喉科
-
運動療法:所謂盆底肌肉康復訓練,是通過增強盆底肌肉和尿道肌肉的張力,提高肌肉對壓力作用的反應性收縮力,從而改善尿道括約肌功能。這種訓練簡單易行、無創無痛、效果好且沒有副作用。一般至少堅持1~2個月才開始有效果,而且至少需要持續一年以上的時間。通過尿道排出。正常排尿需要大腦、膀胱、尿道、盆底肌肉的共同作用。任何原因造成儲尿期的膀胱壓力過高或尿道阻力下降,都會造成尿失禁!建議你到醫院仔細詢問檢查一番!如果確定為單純壓力性尿失禁,可以做個尿道中段懸吊術,效果很好。并且手術比較簡單,恢復也快。
2016-01-08 16:28
-
-
回答2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孔書雪 醫師
河北省邢臺市威縣人民醫院
二級甲等
內科
-
尿失禁可分為充溢性尿失禁、無阻力性尿失禁、反射性尿失禁、急近性尿失禁及壓力性尿失禁5類。, 充溢性尿失禁是由于下尿路有較嚴重的機械性(如前列腺增生)或功能性梗阻引起尿潴留,當膀胱內壓上升到一定程度并超過尿道阻力時,尿液不斷地自尿道中滴出。這類患者的膀胱呈膨脹狀態。, 無阻力性尿失禁是由于尿道阻力完全喪失,膀胱內不能儲存尿液,患者在站立時尿液全部由尿道流出。, 反射性尿失禁是由完全的上運動神經元病變引起,排尿依靠脊髓反射,患者不自主地間歇排尿(間歇性尿失禁),排尿沒有感覺。
2016-01-08 14:15
-
其他網友提過類似問題,你可能感興趣
針對上述提問,推薦就醫問藥相關內容,希望幫助您更好解決問題
什么是壓力性尿失禁? 尿失禁是排尿障礙性疾患的常見癥狀,本質上是膀胱儲尿功能障礙的表現。尿失禁并非一個獨立的疾病,而是某些疾患累及膀胱、尿道功能的結果。尿失禁的定又是指腹壓增高時(如咳嗽、大笑、提重物、體位改變等)引起的不自主漏尿現象,其過程中無膀胱逼尿肌的收縮,屬尿道原因引起的尿失禁。國際排尿控制研究協會推薦的定又為:尿失禁系一種可以得到證實的、不自主的經尿道漏尿現象,并由此給患者帶來社會活動不便及個人衛生方面的麻煩。這一定義強調了漏尿的客觀性,并將非尿道的漏尿(尿道陰道瘺、膀胱陰道瘺等)排除在外。其發病率在中老年婦女中頗高。國內外文獻報道在15%~45%之間。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