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3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李強 醫師
濰坊市人民醫院
三級甲等
普內科
-
便秘大部分是因為缺少膳食纖維而引起的。最好的辦法對付便秘,就是增加食物纖維的攝入量。其他如缺乏液體或機體失水。提醒大家,治療便秘要從原因下手:多攝入膳食纖維,多飲水。再服用9株濃縮液,治療便秘,效果好。
2016-01-09 10:42
-
-
回答2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肖起濤 主治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內科
-
您好;您的情況應該是脾虛腎虛造成的。有點神經衰弱。你可以用點壯腰建腎丸,谷維素,柏子養心丸和六味地黃丸來治療就可以啦。要注意休息,保持良好的心情。要多吃大棗,核桃,山藥,蜂王漿,阿膠等食物。晚上要用紅花,當歸,柏子仁,桂枝,葛根加鹽來泡腳就可以。
2016-01-08 20:21
-
-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劉浩慶 醫師
肇慶市大旺開發區醫院
一級
全科
-
脾胃功能失調,臨床以食欲減退,食后腹脹為主要表現的證.常見于胃脘痛,腹脹,嘔吐,噯氣,泄瀉,便秘,以及西醫的慢性胃腸炎,胃十二指腸潰瘍,慢性肝炎等疾病. 脾胃共同主持對飲食物的消化,吸收,但性能上各有特點.胃主受納,脾主運化;胃氣主降,使飲食物及其糟粕得以下行,脾氣主升,則飲食物之精華得以營養全身;胃喜潤惡燥,脾喜燥惡濕.這種納與化,升與降,潤與燥,相輔相成對立統一.脾胃不和,即是這種對立統一的失調.臨床凡能引起脾胃功能失調的原因,如飲食不節(潔),思慮太過,勞累過度,誤吐誤下等均可導致脾胃不和證. 脾胃不和證的臨床表現,為食欲減退與食后腹脹同時并見,脘腹脹痛甚或腹瀉,噯氣,惡心,嘔吐等癥.由于脾胃受納,運化功能失常,故食欲減退與食后腹脹同時并見;因升降失調,脾氣不升反而下陷,則見泄瀉,甚則小腹脹墜,脫肛等.胃氣不降反而上升,則可見噯氣,惡心,嘔吐等;潤燥失宜,胃陽不足,胃失通降,可見食欲減退,嘈雜易飲,干嘔,呃逆,甚至噎膈,大便干結;脾虛濕困可見食后飽脹,倦怠乏力,舌淡胖或舌邊有齒痕,苔少或無苔,脈細弱而數等癥. 脾胃在生理,病理上是相互影響的.一般而言,消化不良,食后腹脹,大便溏薄,其病變主要在脾;食欲不振或嘈雜易饑,其病變主要在胃.脾胃同病,以健脾和胃為主要治法.可選枳術丸,健脾丸等方劑.脾胃互為表里,(中醫的脾,胃與西醫生理解剖學上的脾,胃不盡相同,它除了具體的臟腑實體外,更指消化功能而言)胃主納食,脾主運化.一納一運完成消化過程.脾胃不和就是指納食和消化(這里指輸送)不能協調,出現食則胃脹或常見大便不實.應健脾消食可服參苓白術散合保和丸
2016-01-08 16:24
-
其他網友提過類似問題,你可能感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