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5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孟慶福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全科
-
食管癌的是一種常見的消化道腫瘤,發病原因有化學因素如亞硝胺,卻反某些微量元素如鐵鋅等等,還有就是缺乏維生素,煙酒熱食物及遺傳因素等等.主要的表現就是進行性吞咽困難,先是難咽干的食物,繼而流質,最后是水和唾液也不能下咽,持續的胸痛或背痛為晚期癥狀,診斷的話主要是做胃鏡檢查并取病理組織塊檢查,這樣可以確診,治療上主要是手術治療為主.而胃炎主要是胃部不適,可有發酸噯氣,一邊拿的人都會有淺表性胃炎的,因為食物刺激也可以導致輕度胃炎的.但是如果時間長了就可以出現胃潰瘍,如果是萎縮性胃炎的話還可能導致胃癌的發生,所以要注意是哪種胃炎,至于您說的噯氣,一般情況下食管癌是沒有的,而胃炎可以有,如果做一個胃鏡那就什么都清楚了.以上是對“請問食道癌與胃炎在噯氣上的特點!”這個問題的建議,希望對您有幫助,祝您健康!
2016-01-09 15:47
-
-
回答4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黃飛龍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婦產科
-
您好:胃炎的常見臨床表現多為反酸,噯氣,固定節律性的疼痛,多與進食有關.詳細如下:1.上腹痛:疼痛多不規律,與飲食無關,一般為彌漫性上腹部灼痛,隱痛,脹痛等,極少數患者表現為絞痛并向背部放射,易誤診為心絞痛.2.噯氣:因胃酸缺乏,胃內發酵產氣等因素使胃內氣體積存,導致噯氣發生.3.腹脹:因食物滯留,排空延遲,消化不良,進食不易消化的食物,導致腹脹發生.4.食欲不振:慢性淺表性胃炎多有食欲減退或時好時壞.5.惡心與嘔吐:炎性胃粘膜受理化,生物因素刺激,以及胃動力學障礙,胃逆蠕動影響,出現惡心,嘔吐.6.便秘與腹瀉:大多數患者有便秘癥狀,腹瀉相對較少.食道癌的常見臨床表現為無特異性反酸,噯氣,最為特征性癥狀為進行性吞咽困難,具體如下:食道癌早期癥狀有吞咽事物梗咽感,胸骨后疼痛或悶脹不適,食管內異物感,咽喉干燥與噪縮感,食物通過緩慢感及滯留感;中晚期有吞咽困難,疼痛,吐黏液,頸部鎖骨上腫塊,聲音嘶啞,出血等癥狀因此,根據兩者在臨床表現,很難得到準確的診斷,最有意義的鑒別兩者的方法為行胃鏡檢查.
2016-01-09 12:36
-
-
回答3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史東岳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全科
-
你好,你說的情況食道癌在早期是沒有感覺的,你說的情況是到中晚期才會有進行性的吞咽困難的情況,噯氣與吃飯的關系是不大的,可以隨時出現,需要及早做胃鏡明確情況.
2016-01-09 06:11
-
-
回答2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劉浩慶 醫師
肇慶市大旺開發區醫院
一級
全科
-
食道癌按其病理發展狀況可以分為早,中,晚三期,具有各類癥狀表現如下:一,食道癌早期癥狀食道癌早期癥狀具體表現為:唾液增多,吞咽食物梗噎感,胸骨后疼痛或悶脹不適,食管內異物感,咽喉部干燥發緊,咽下食物不利或輕微疼痛,食物通過緩慢感及滯留感,飲水也有相同感覺.另外,一些病人還有背沉,噯氣等癥狀.二,食道癌中晚期癥狀食道癌中晚期癥狀表現為:患者吞咽出現困難,固體食物不能順利咽下,或用湯水沖后咽下,繼之半流質飲食也同樣受阻,最后進流質飲食咽下也有困難,繼而出現胸痛或背部疼痛,吐粘液,頸部,鎖骨上腫塊.當腫瘤直接侵犯或轉移灶壓迫喉返神經時出現聲帶麻痹,導致聲音嘶啞,出血,氣急,干咳.另外,當全身性出現廣泛的癌細胞轉移,就會誘發黃疸,腹水,肝功能異常,呼吸困難,咳嗽,頭痛,昏迷等癥狀,嚴重者會出現食道阻塞或完全梗阻,導致全身衰竭.因此,早期發現,早期診斷,早期治療是治愈食道癌的關鍵所在.胃炎常見的癥狀是胃部疼痛和飽脹感,尤其在飯后癥狀加重,而空腹時比較舒適.每次進食量雖不多,卻覺得過飽而不適,常伴有噯氣,反酸,燒心,惡心嘔吐,食欲不振,消化不良等現象.由于進食少,消化不良,可產生營養不良,消瘦,貧血和虛弱.一些病人還伴有神經系統癥狀如精神緊張,心情煩躁,失眠,心悸,健忘等,這些現象反過來又可加重慢性胃炎的胃部癥狀,形成惡性循環,使病情復雜,不易治愈.
2016-01-09 04:19
-
-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楊東銀 醫師
安都衛生院
一級
內科
-
食道癌(shidaoai)又叫食管癌(shiguanai),是發生在食管上皮組織的惡性腫瘤,占所有惡性腫瘤的2%.全世界每年約有22萬人死于食道癌,我國是食道癌高發區,因食道癌死亡者僅次于胃癌居第二位,發病年齡多在40歲以上,男性多于女性,但近年來40歲以下發病者有增長趨勢.食道癌的發生與亞硝胺慢性刺激,炎癥與創傷,遺傳因素以及飲水,糧食和蔬菜中的微量元素含量有關.1.吞咽食物時有硬噎感,疼痛,胸骨后悶脹不適,食管內有異物感,是食管癌的首發信號. 2.咽食物時有哽噎感這種癥狀最常見.有些患者甚至可以清楚地回憶第一次發生的時間.這些癥狀不經治療可以自動消失,數天或數月后再次出現,以后發生的頻率和哽噎感的程度逐漸增加. 3.胸骨后疼痛和下咽時食管有疼痛感這種癥狀也較為多見.進食時胸骨后或食管疼痛,呈燒灼感,針刺感,牽拉感或摩擦感.大口吞咽粗糙或熱的食物時疼痛感加重,小口吞咽稀的或溫冷食物時則疼痛較輕.疼痛的部位一般較實際長癌的部位高一些.食管下段癌,疼痛可以發生在上腹部.幾天后或服藥治療后疼痛可緩解.在進食不當或情緒波動時疼痛又會出現.這種情形會反復. 4.食管內異物感患者自覺某次吃進的食物粗硬劃破食管,有食物貼附在食管壁上,咽不下去. 5.食物下行緩慢并有滯留感食物通過食管時患者感到不如以前暢快,食物下行緩慢,甚至在某處停留一下.這種感覺與食物性質并無關系,有時飲水也會出現這種感覺. 6.咽喉部有干燥和緊縮感可伴有輕微疼痛,有時與患者情緒波動態有關. 7.胸骨后有悶脹感患者常不能具體形容這種感覺,只說胸悶不舒服.胃炎即為胃粘膜的炎癥根據粘膜損傷的嚴重程度,可將胃炎分為糜爛性胃炎和非糜爛性胃炎,也可根據胃累及的部位進行分類(如賁門,胃體,胃竇).根據炎性細胞的類型,在組織學上可將胃炎進一步分為急性胃炎和慢性胃炎.然而尚無一種分類方法與其病理生理完全吻合,各種分類尚有重疊.急性胃炎是指各種原因引起的胃粘膜的一種急性炎癥反應.引起急性胃炎的原因很多,有化學原因,物理原因,融物原因和毒素原因等.急性胃炎患者常有上腹疼痛,惡心,噯氣,嘔吐和食欲減退等.其臨床表現常輕重不等,但病均急驟,大都有比較明顯的致病因素,如暴飲暴食,大量飲酒或誤食不潔食物,受涼,服用藥物等.由藥物和應激因素引起的胃炎,常僅表現為嘔血和黑便,一般為少量,呈間歇性,可自止,但也可發生大出血.另有一些患者臨床上無癥狀,僅在胃鏡下觀察有急性胃炎的胃粘膜炎癥改變.1982年,國內胃炎會議上將急性胃炎分為急性單純性胃炎,急性糜爛性胃炎,急性腐蝕性胃炎和急性化膿性胃炎四種,尤以前兩種為多見.
2016-01-08 21:43
-
其他網友提過類似問題,你可能感興趣